解放军启动高原演练,或有两大用意,在边境威慑印度只是次要的?

子曰议事吖 2023-08-22 14:17:25

在中国和印度陆地接壤的边境地带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属于高原地区,海拔可轻易突破4000米,是人类所面对的最恶劣的陆地环境之一。如何在这种条件下做到守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实现寸土不失,始终是中国军队的一大重要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对各类新装备和新战法的研究与探索,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重点工作。而今,解放军陆军在高海拔地带的一次演练行动,或就有着“威慑印度”和“为第四代坦克探路”的双重用意。

解放军96A型坦克在高原地带演练

据央视军事频道报道,解放军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开展了坦克部队进攻战斗演练,地点为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地带。从新闻视频来看,该旅所辖装甲部队装备了国产96A型主战坦克。值得关注的是,这并不是一次单纯的主战坦克战术战法训练,而是多兵种协同行动。

侦察部队释放无人机并回传目标信息

在演练过程中,侦察兵部队首先放飞无人机,对目标情况加以掌握并传输给各车组。装甲部队在行进间对目标进行多轮打击后,无人机再度回传打击效果,并由装甲侦察车加以评估,再度将情况和数据传给各坦克车组。而主战坦克车长和炮长则根据这些数据,及时地对主炮射击参数加以调整,保证每轮射击都有极高的首发命中率。很显然,现代乃至未来的陆地装甲作战已不再是传统的“坦克vs坦克”、“装甲车vs装甲车”,更不是什么“甲弹对抗”,而是“体系化与体系化之间的对抗”。

国产轮式装甲侦察车

在这一体系中,坦克是消灭目标的直接工具,但其离不开无人侦察机和装甲侦察车的加持,将这些装备节点串联起来的,则是国产加密数据链和加密通讯系统。有了侦察部队的协助,尤其是侦察无人机这种“站得高,看得远”的装备后,坦克车组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获得了成倍的增长,进而实现首发命中率的极大提升和以少胜多。

炮塔内整合了无人机的KF-51坦克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世界各国尚未就战后第四代坦克的技术标准完全达成一致,但至少有一项性能标准已获得多国的认可,那就是高态势感知能力。在德国的KF-51“黑豹”、美国的“艾布拉姆斯X”和德法合研的EMBT等带有技术验证意味的第四代坦克原型车上,基本都已将无人机或巡飞弹整合到了坦克的身上,且会有专门的车组成员负责操纵这些无人机或巡飞弹。

德法合研的EMBT主战坦克

也就是说,对于操纵坦克的驾驶员、车长和炮长来说,“坦克外面的世界”不再是只能从驾驶室的视野镜、炮塔的瞄准镜和周视镜等观瞄设备去看,而是能以无人机或巡飞弹做到对车外360度和更远距离目标的无死角查看。这种态势感知能力的提升,对坦克技术和战术的进步绝对堪称是革命性的。

99A后的下一代国产坦克或也将装备无人机

如此想来,此次第77集团军某旅的高原装甲进攻演练,不仅是通过在敏感地区开展军事行动的办法做到“对印度的日常性威慑”,恐还有为国产第四代坦克和新战法探路的意味,这或许是更重要的目的。相信在我们的国产第四代主战坦克的身上,也会出现先进的车载巡飞弹的身影。

0 阅读:1

子曰议事吖

简介:看名人,品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