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拉开了中美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序幕。
中美双方一同签署了《上海公报》,这是两国签署的第一份联合公告,也是二战以来中美新关系的开始。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代表的美国,和社会主义的代表国家中国鉴定协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味着全球之间不同阵营之间的关系开始了破冰之旅。
然而这个突如其来的新闻却让很多世界强国心生警惕。且不说和中国关系从亲密走向冷漠的前苏联,作为中国的邻居,在二战期间曾经侵略过中国的日本同样感受到了压力。
果不其然,在收到美国总统访华的消息后,日本首相同样通过特殊渠道,向中方表达了访问和会谈的意愿。
虽然中方当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同意日本访问,但在后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同年还是促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趋势。
不过多年以后,事实证明尽管同中国恢复了外交关系。但日本在中国人民最为关心的历史问题上,却一直没有明确的有过道歉。
对于中国人民和大部分受过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国家来说,这样含糊其辞的做法,当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
可是许多日本人却认为,日本已经在“道歉”方面做的很好了,没完没了的道歉反而对日本是一种不公平的表现。
这种看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很盛行,包括在我国总理朱镕基访日的时候,也有记者当面问出了:“日本究竟要道歉到什么时候?”这样的问题。
朱镕基
面对这个咄咄逼人的问题,朱总理严肃客观的作出了令人折服的回答。向日本国民和全世界的媒体,展现出一个中国领导人的睿智。
在中国人民的眼中,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是否真正算是道过歉?
毗邻之渊源
中日两国的往来自古密切,这是由地缘关系决定的。早在我国的汉唐时期,当时的东瀛就曾多次派出使臣,到我国来学习和访问。
当时的中国富裕强大,所以作为仰慕天朝的小国之一,日本国的存在感并不是很强。可是随着满清末期国力衰弱,日本赶在中国之前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启了工业化时代。在工业化的助推下,日本开始了飞速发展时期。
然而资源的贫瘠和膨胀的野心,让日本国内的右翼军国主义势力也开始发展壮大。
因为自身是一个岛国,所以日本把大部分的改革收益,放在了发展现代化海军之上,而他们试炼海军的第一块试金石,就选择了当时满清的属国朝鲜。
在日本军方的计划中,朝鲜只是一个入侵中国的跳板,插手朝鲜本国事务,也成为了试探中国态度和军事实力的一个诱饵。
日本悍然侵入朝鲜的做法,自然引起了满清政府的不满,因为双方交涉无果,同时满清并没有清醒的意识到日本的实力,导致在甲午海战中满清政府溃败,中国沿海地区沦丧。
这一次的胜利不但让日本收获了大量的经济补偿和割据土地,而且还助长了对方的贪婪。自此以后,中国在几次鸦片战争中,被日本占领了台湾等多处地区,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期。
其实抗日战争爆发以前,日本就已经在东三省地区发展自己的势力,并建立了伪满洲政权。随着日军开始谋划侵占我国更多的地区,一场持续了八年的战争就此开始。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对这一段历史陌生。从抗日战争开始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漫长的八年之中,我国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国民达到了3500万人。
仅仅日军在南京屠杀的无辜百姓,就超过了30万人,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杀”。面对这样惨无人道的做法,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的。
可以说即使日本政府对于这段历史,采用鲜明的认罪态度,是否能够得到我们的原谅也应该由我国人民来决定。不过日方的态度自从二战结束以后,却经过了诡异的一系列变化。
早在1972年的时候,为了跟上美国的步伐,日本政府当时的田中首相在访华期间表达过相对端正的态度。
田中角荣
在我方的欢迎宴会中,田中在致辞中说道:“因为日方曾经的做法,给中国人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达深切的歉意。”
从表面上看来,他的说法似乎比较客气,但其中的用词仔细琢磨却显得禁不起推敲。当晚在田中首相收到毛主席接见的时候,主席就对这个问题专门和他谈起。
毛主席认为:“在中国‘添了麻烦’这个词,是用在比如不小心用水弄湿对方的裙子,这样的小事上的。如果只是这么说,恐怕不会被中国人民接受。”
田中回道:“这些用词都是日语中来自中文的部分,在日本已经能充分表达认错的态度了。”
此时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关键时期,主席听完他这带有“狡辩”性质的说法,只是笑着说看来日本人对于认错的理解,和中国人差距不小。
不得不说,虽然当时的日本政客常用一些模糊词汇来闪烁其词。但中日刚刚建交时期,日方的态度还是相对端正的。
不过随着日本八十年代经济的腾飞,对于侵华历史的认识,也在日本国内渐渐起了变化。
历史倾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成为全亚洲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此时别说是相对落后的中国,在春风得意的日本人眼中,就连美国也可以不放在眼中了。
虽然二战战败后,日本不得拥有自己的军队,可是在经济方面的巨大领先,还是给了日本国民相当大的鼓舞。
日本“黄金一代”当时早已把自己定性为亚洲第一,甚至开始讨论在美国纽约豪赌置地的计划。
然而事实证明美国人最懂得修理日本人,一份《广场协议》彻底把日本经济打入了低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日之间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这个宣言的签署不但意味着日本被美国牢牢抓在了手中,而且也意味着美日的合作已经开始威胁到中国的台海安全了。
在此之后,短短的数年时间内,日本国内对于日军侵华历史的驳斥,和“反对道歉”的声音甚嚣尘上。其实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日本曾经不止一次的挑战过中方底线。
1982年,日本不顾亚洲许多国家的反对,把14名二战战犯的灵位迁入靖国神社。而且从那以后,无论是哪一任的日本首相,都会去神社参拜。
这样的行为,丝毫看不到日本对战争的反思,反而像对待英雄一样对待战犯,毫无疑问是一种对世界公知历史定论的篡改。
另外,为了掩盖日本曾经的恶劣罪行,让后代们无法获得正确的历史知识,日本政府还暗地里多次对本国的历史教科书进行了修改。
在新的教科书中,别有用心的人特地删除了二战时期,日本侵华的相关内容,并修改了相关的措辞,淡化日本侵略行为定义,而是将之看作一场正常的边境战争。这个做法明显是想改变后代子孙对历史的认知。
对于日本政府主导的,使日本从“赎罪地位”中解脱出来的一系列做法。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坚持我方的原则,对日方的行为表达了不满。
1998年年底,当时的日本国内正是右翼言论铺天盖地的时候。此时正逢我国主席江泽民受邀赴日,就中日双方的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交流意见。
早在出行之前,江主席就已经预料到了日方可能会关于历史问题的刁钻问题。不过对于我方来说,历史问题虽然重要可是领土问题显然让我们更加关注。
而且江主席也考虑到,想让日本方面放弃修改教科书,尊重历史也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情。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预料中的一样,日方把恢复历史真相和我国的领土问题捆绑在了一起,导致江主席访日期间,双方并没有就相关问题达成令人满意的结果。
两年之后,朱镕基总理再一次受邀去往日本,毫无疑问这一次在面对日本记者的时候,恐怕仍然躲不过带有浓厚右翼意味的问题提问。
如何对待历史
2000年10月,朱镕基总理再来到日本后,日方在电视台演播厅举行了一次面对日本民众的电视访问节目。
在节目现场的台下,坐着很多看起来是普通百姓的旁听人员。这样的安排也给人一种,朱总理被问到的问题,都是日本民众自发且最感兴趣的问题的感觉。
不过在此时的访问结束后,直到朱总理回国,日方对于朱总理的这次访问,采用的都是不冷不热的报道态度。究其原因,是日方在采访前曾经暗示避免提到历史问题,但朱镕基总理最终还是不得不谈。
我方的做法并非是“食言而肥”,而是因为当时的日方问题所致。在接受电视访问期间,很多问题被抛到了总理面前,而且其中很多内容显然涉及到了历史。
比如现场有一位年轻女性,代表日本国民问出了:“曾经有一位中国朋友跟我说,对于历史的态度,中国人应该忘记,而日本人应该牢记,不知道您怎么看?”
这个问题一出,即使朱总理不想谈到历史问题,也不得不谈了。不过总理秉承着友好的态度,并没有深挖而是客观的回答道:
“历史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忘记历史的行为是一种犯罪。吸取历史教训,应该是中日两国人民避免重蹈覆辙的重点。”略微停顿,朱总理又说道:
“针对目前一些改写历史,淡化过去的观点,我认为是错误的。这样做不但无法让两国人民正确的认识历史,也不利于双方人民幸福生活,世代友好的根本利益。”提问的女孩子虽然是日本人,可是她自称是中文学生,所以朱总理没有经过翻译的原话,饱含着的深意还是让她陷入了沉思。场内的观众同样被总理的回答打动,一时间现场陷入了沉默之中。
为了缓解气氛,此时又有一个中年人提出了问题。相比较之前的委婉提问,这次的提问人显得来势汹汹,他提出了一个略带挑衅,又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个中年人问道:“虽然日本已经一再放低姿态,可是中方却一直抓着过去的过错不放,我想问一下日本究竟要道歉到几时呢?”
果然这个毫不掩饰的恶意提问,从心底里激怒了朱总理。虽然处于国家代表的角度,他不能立即发火,可是马上朱总理就对这个问题给与了合适的回答。
朱总理说道:“据我所知,截至目前所有日本相关文件里,没有向中国人民正式道歉的内容。所以不存在中国人民要求日方一直道歉。是否道歉是日本自己的问题,尽管中方希望日本认真考虑相关的问题。”
这一番有理有据,又不失风度的回答,让提问者的逼人气势为之一滞。朱总理的回答也折服了很多现场,和电视机前的日本民众。
当然这样严肃的回答,也让别有用心的媒体一时间下不来台。总理的日本之行被淡化处理,从这一点上就可以得出原因了。
随着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日本国内对于侵略历史的态度,也不时发生着改变。很多时候这个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看作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对于历史的态度,也就是某一时刻日本对于中日关系的最好体现。
尽管我们希望日方能够正视历史,中日双方在和平之路上稳步前行。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勿忘国耻,牢记曾经的屈辱砥砺前行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信条。
日本的兽军后裔此1说,那就是强盗不饶失主的再犯天罪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