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DeepSeek聊聊建筑设计行业

建日筑闻 2025-02-19 14:59:30

© LEON NEAL/GETTY

DeepSeek 于 2025 年 1 月 20 日 的 R1 模型发布,并于 1 月 27 日通过市场表现和媒体传播达到爆发点。DeepSeek在金融、医疗、代码生成等垂直领域表现出色,为用户提供了精准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然而对于建筑设计行业而言,DeepSeek 目前更像是一个信息的搜集器、一个建筑设计学生或是从业者对于当下行业现状的发问渠道:“DeepSeek 锐评建筑师”、“DeepSeek 讨论建筑师转行”、“当我问 DeepSeek 建筑学还有未来吗”……当然也有建筑设计师已经开始尝试着将其作为辅助创作的便捷工具。

ArchDaily 持续关注着人工智能发展对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我们在 2017 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自动化的文章。从那时起,人工智能的发展迅速崛起,在很多时候不知不觉地嵌入到我们作为建筑师的日常工作中。2023 年我们“对话” ChatGPT,‍‍‍‍‍‍‍‍‍‍ 和它“交流”了当年的设计趋势。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想和 Deepseek “聊聊”它对当下建筑设计师的困境、未来几年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感兴趣的建筑设计行业相关讯息的见解和看法。有些问题在网上已有网友问过,在这里也不妨看看面对不同的交流者,它的回答会有什么异同。为保证文章长度和明畅性,对话的排版已经过编辑,此外超链接、图片和文本样式为编辑人工添加调整,正文的回答内容全由 Deepseek 提供(请对以下内容持保留态度,欢迎读者至文尾为 DeepSeek 评分)。

Ibdadesign - Dubai © Marc Goodwin

01.2025 年,建筑设计行业的“关键词”是什么?

2025年建筑行业的“关键词”将围绕技术革新、可持续发展和行业转型展开,这些关键词反映了行业对环保、科技和用户需求的关注。2025年的建筑行业将呈现技术裂变与生态重构的双重变革,行业边界逐渐模糊,建筑正从静态空间进化为活的生态系统。掌握跨学科整合能力的企业将主导新赛道,传统建筑公司面临转型生死局。

2025年建筑行业的“关键词”将围绕技术革新、可持续发展和行业转型展开。以下是核心趋势的预测:

1. 零碳建筑

- 碳中和目标倒逼行业革新,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成标配。

- 光伏一体化外墙、地源热泵技术大规模应用,建筑变身能源生产单元。

2. 数字孪生

- BIM技术向全周期数字孪生进化,实体建筑与虚拟模型实时交互。

- 城市级数字孪生平台涌现,实现基础设施智慧运维。

3. 机器人建造

- 3D打印突破结构限制,现场部署建筑打印机器人集群。

- 无人机群自动巡检,钢结构焊接机器人普及率达60%以上。

4. 生物基材料

- 菌丝体建材、碳固化混凝土商业化应用。

- 竹木复合结构替代30%传统钢筋混凝土构件。

5. 韧性城市

- 气候适应性设计成强制规范,海绵社区与防洪建筑系统普及。

- 可拆卸模块化建筑应对极端天气灾后重建。

6. 元宇宙营造

- AR施工指导覆盖90%工地,VR设计评审成行业标准流程。

- 数字资产NFT化,虚拟建筑产生实际经济价值。

7. 循环营造

- 建筑废料资源化率突破85%,可逆式设计实现建材多次循环。

- 建筑产品即服务(BaaS)模式兴起,所有权向使用权转移。

8. 神经建筑

- 脑电波监测技术优化空间设计,环境与人体生物节律深度耦合。

- 自调节智能表皮普及,建筑可感知并响应用户情绪变化。

9. 超级装配

- 模块化率突破70%,高层建筑实现全装配化施工。

- 太空建筑技术反哺地面,轻质高压舱体技术民用化。

10. 碳金融驱动

- 碳资产成为项目核心指标,绿色REITs基金主导投资市场。

- 区块链技术实现碳足迹全链追溯,碳积分交易重塑行业生态。

2025年的建筑行业将呈现技术裂变与生态重构的双重变革,行业边界逐渐模糊,建筑正从静态空间进化为活的生态系统。掌握跨学科整合能力的企业将主导新赛道,传统建筑公司面临转型生死局。

© roboticsandautomationnews

02.相比全球建筑设计行业,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有什么不一样的发展趋势?

2025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在全球趋势的基础上,展现出一些独特的发展方向,主要受政策、文化、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影响。以下是相比全球建筑设计行业,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不同发展趋势:

1. 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

中国城市化率已较高,未来重点将从新建转向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尤其是老旧小区改造、历史街区保护和工业遗产再利用。欧美国家城市更新起步较早,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规模和政策支持力度更大,且更注重文化传承与现代化结合。

2.社区参与与共享空间:

随着社会结构变化,建筑设计更注重社区参与和共享空间设计,尤其是在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型社区建设中。全球社区参与设计较为成熟,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更具政策驱动性和实验性。

3.超大尺度与高密度开发: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超大尺度建筑和高密度开发(如超高层建筑、综合体项目)仍是重要趋势,尤其是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全球其他地区更倾向于中小尺度和低密度开发,尤其是在欧洲和北美。

4.乡村振兴与乡村建筑:

中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筑设计和改造成为重点,注重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现代功能结合。全球乡村建筑发展较为分散,而中国的乡村振兴是国家级战略,具有系统性和规模性。

5.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通过“一带一路”项目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输出中国设计理念和技术,同时吸收国际经验。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在2025年的发展趋势既与全球趋势同步,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政策驱动、文化自信、超大尺度开发、乡村振兴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这些趋势反映了中国在快速现代化进程中,对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和技术创新的综合追求。

招商银行总部大厦 施工现场照片 / Foster + Partners,CCDI 悉地国际‍ © 张超

东游玉米驿站 / 随坪一里 © 吴清山

03.“零碳建筑”作为2025年建筑设计行业的关键词,有没有哪些实例?具体是怎么做到零碳的?

确实存在一些“零碳建筑”实例,这些零碳建筑通过节能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和高效水资源管理等多种策略,实现了低碳或零碳目标。它们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为未来建筑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以下是几个典型案例及其实现方式:

1. 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BedZED)

位置:伦敦,英国

特点:贝丁顿社区是全球首个零碳社区,通过综合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实现方式:

节能设计: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三层玻璃窗和自然通风系统,减少供暖和制冷需求。

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和生物质能发电,满足社区电力需求。

水资源管理:通过雨水收集和灰水回收系统,减少水资源消耗。

BedZED © Françoise Labbé

BedZED © Martina Fererra

2.  美国布利特中心(Bullitt Center)

位置:西雅图,美国

特点:被誉为“全球最绿色的商业建筑”,获得了“生活建筑挑战”认证。

实现方式:

太阳能发电:屋顶安装大量太阳能光伏板,满足建筑全部电力需求。

高效节能:采用地源热泵、高效照明和自然通风系统,大幅降低能耗。

水资源管理:通过雨水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实现水资源自给自足。

Bullitt Center © Bullitt Center

Bullitt Center © Bullitt Center

Bullitt Center © Bullitt Center

3. 像素大楼(Pixel Building)

位置:墨尔本, 澳大利亚

特点:澳大利亚首个碳中和办公建筑,获得多项绿色建筑认证。

实现方式: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涡轮机发电,满足建筑能源需求。屋顶种植植被,提供隔热效果,减少能耗。通过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减少水资源消耗。

Pixel Building © John Gollings,Ben Hosking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