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病所结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处,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

白芍
2、膏方取法,不外于汤丸,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
3、膏药热者易效,凉者次之,攻者易效,补者次之。
4、膏中用药味,必得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之品为引。
5、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不药补亦可。

熟地黄
6、按其位,循其名,核其形,就病以治病,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也。
7、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
8、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9、大凡上焦之病,以药研细末,㗜鼻取嚏发散为第一捷法,不独通关、急救用闻药也。

皂角
10、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清·吴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