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底,在河北鹿泉市火车站。
一名长相清秀却一脸忧愁的女子弯下腰来,与坐在轮椅上的男子紧紧相拥。
“进哥,你回家要好好休养复健,我安顿好工作就过去找你。”

张秀桃和朱光进
张秀桃轻轻在朱光进耳边,留下临行前送别的话语。
朱光进深深地看了张秀桃一眼,“嗯”了一声后,便在父母的陪伴下进入车站。
他以为从此劳燕分飞,却没想到这位“死心眼”女孩会在未来,因他成了“最美军嫂”。

2002年,24岁的朱光进,已经躺在病床上失去自理能力3年了。
三年的病情折磨,把他军人的骄傲与坚强意志都磨灭了。
18岁就入伍当兵的朱光进,曾经是部队里一名文书人员。
1999年,在部队组织的一次军事演习中,他不幸发生意外,从高处摔下导致颈椎粉碎性骨折,胸部以下失去知觉。

为了能重新站起来、继续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朱光进积极配合治疗。
然而时间一天天流逝,他的身体却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反而由于卧床多时肌肉渐渐萎缩。
面对如此情况,他越来越寡言少语,整个人都冷冰冰的。
甚至有时还会对照顾他的医护人员发脾气,护士们谁都不想接到这块“烫手山芋”。
虽然张秀桃的到来,让他对生活重燃希望。
但正因为爱,所以朱光进不想耽误她的美好人生。
为了不占用国家资源,也为了远离张秀桃,朱光进向组织申请回老家江西鄱阳县休养。

分离之后,朱光进与张秀桃都没有想象中的开心,心情反而更加沮丧。
没有张秀桃的日子,朱光进好像突然少了照亮他生活的一束光。
每天躺在床上,他都在回忆两人相处一年来的一点一滴。
而回到河北老家的张秀桃心中也像缺了个角,虽然找到了一份新工作,生活也开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但她在闲下来的时候还是会想起远方的他。
为了了解朱光进的情况,张秀桃在书信中诉说自己的思念。
书信来往成了两人努力生活的新盼头,每当收到对方的来信,心情都会格外激动。
虽然相隔甚远,但知道对方还是想念自己,总算是对当下生活的慰藉。

得知女儿与一位伤残军人交往甚密,张秀桃的父母都表示出明确的反对态度。
“你刚毕业,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始,可千万不能因为一段不值得的爱情而断送了前程啊。”
“你们怎么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啊?他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才因公负伤的,这样的英雄不是应该受到拥戴吗?”
“他是英雄没错,但我们只是平凡人,不要做那种军人情结的梦。”
张秀桃的父母动员了家里的所有亲戚来给她做思想工作。
然而张秀桃就是死心眼的认定,像朱光进这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才值得托付终生。

2004年11月,张秀桃突然发现已经有一阵子没有收到朱光进的来信了。
虽然他一直刻意疏远自己,但从未间隔怎么久都没有消息。
张秀桃禁不住胡思乱想,她联系了朱光进母亲:
“阿姨,进哥最近怎样?发生什么事了吗?我好久没收到他的来信,有点担心他。”
朱母打心底心疼这个善良的女孩,她深知张秀桃对儿子一往情深。
但自己儿子的情况,就连她做母亲的舍不得再继续拖累张秀桃了。
可是儿子最近的情况确实不是非常理想,甚至有轻生的倾向,她也是左右为难。

“孩子,最近家里是发生了一些事,光进的姐姐怀孕了,所以我比较忙,每天都是两边跑。”
“这是好事呀,进哥怎么都没来信告诉我这喜讯啊?”
再三斟酌之后,朱母决定告诉张秀桃实情:
“光进最近心情不好,他看我每天都忙着照顾他们姐弟俩,觉得自己拖累了家人,还说不想活了。”
听到这话的张秀桃,心陡然失了一拍:
“什么?这……阿姨,麻烦您先照顾好他,我这几天就过去。”
挂断电话后,张秀桃马上向医院递交了辞职报告,并买了最快一班的车票赶赴鄱阳。

当她一路打听,终于来到鄱阳县鄱阳镇朱家桥村朱光进的老家时,深深地感受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看着张秀桃风尘仆仆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朱光进有一瞬间不敢相信。
“你怎么来了?”
“你不是一直躲着我吗?我就追来了。”

看着张秀桃重逢后兴高采烈的样子,朱光进发自内心的开心过后又由衷的心疼起来。
想起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再到心心相惜的过程,虽然只有一年,朱光进却觉得像是认识许久的熟人。
2002年8月1日,河北医科大学大三在读学生张秀桃来到河北鹿泉市部队医院参加实习。

1982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赵县的张秀桃,这一年刚满20岁,浑身充满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别看张秀桃是医学生,但她小时候体弱多病,身为乡村医生的父亲为了她的身体健康挠破了头皮。
所以从小到大父亲经常在张秀桃耳边唠叨:
“你长大后还是去学医吧,才能照顾自己的身体。”
高考顺利被河北医科大学录取的张秀桃既圆了自己的求学梦,也了了父亲的一桩心事。
因此面对自己的第一次实习,张秀桃格外重视,也准备认真积累医护经验,为走进社会服务医患做准备。

当时实习老师安排给张秀桃的护理对象,正是24岁的受伤军人朱光进:
“你每天主要负责进行排尿和膀胱清洗。”
张秀桃的脸倏地一下就红了,还是黄花闺女的她没想到一来就面对这么大的挑战。
但头脑里一想到实习老师提醒过的“朱光进长年瘫痪在床,脾气偶尔会比较暴躁自弃”便心生惋惜。
“他就是一个病人,需要被照护的病人,心理比较脆弱的病人,要用专业的眼光去看待。”
为自己鼓气加油之后,张秀桃走进朱光进的病房。

“您好,我是新来的护士,来为您做护理。”
一声温柔的声音响起,朱光进抬起眼皮看到一张陌生的面孔,礼貌性地点了点头。
每次护理张秀桃都会格外小心翼翼和认真,虽然这是她的工作,但在朱光进眼里,她做得比之前的护士仔细。
随着两人慢慢熟悉起来,张秀桃在护理的时候都会跟朱光进闲聊。
两人从最开始的你问我答,到后来会聊到生活中的一些趣事。
不知不觉间,两人之间似乎增添了一丝暧昧的关系。
虽然朱光进自己不愿意承认,但自从张秀桃走进他的生活后,他的思想与观念都有了改变,人也渐渐走出瘫痪的阴霾。

他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也不再自卑自弃,张秀桃的劝导说得没错:
“每天醒来都能见到新一天的阳光,还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呢?”
这一天张秀桃一进病房就感觉朱光进的不同:
“奇怪,我怎么感觉你今天与往日相比有所不同。”
“真的吗?你看出来了?我决定了,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身体能一点一点慢慢康复起来。”
“太好了。”
看着明显开朗起来的朱光进,张秀桃感觉干活都更有动力了。
然而后来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两人原有的所有希冀。

2003年4月,河北陆续出现病患,鹿泉市部队医院也被划入隔离医院名单内。
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下达让所有实习生回校的命令,张秀桃也只能离开医院。
张秀桃走后,朱光进的生活似乎一夜之间又回到了一年前。
没有张秀桃的开导,他要自己战胜自己、战胜病魔。
彼时的医院李又频频传出受非典影响的悲伤消息,此时的朱光进感觉自己掉入黑暗的世界里,没人顾得上他。
心情影响身体,朱光进的病情开始恶化。
尿道堵塞的情况愈发频繁,尿血的情况时有发生,但他却拒绝吃药治疗。

医院的专家组织紧急会诊,得出的结果是:
“如果不接受有效的治疗,照此下去最多只有5年寿命。”
这一刻,朱光进万念俱灰,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他:
“这就是你的命,不要对未来抱有太大的希望,能过一天是一天吧。”
听说朱光进病情加重的张秀桃却心如刀割,她害怕再也见不到他,更害怕他不知道自己的心意。
按捺不住对朱光进的担心,张秀桃给他寄来了第一封信。
信中既有真情实意的关心,也有情真意切的想念。

就在朱光进准备放弃自己的时候,张秀桃的来信让他一颗心又活蹦乱跳起来。
他认真地回复张秀桃的一言一句,但他感觉到张秀桃的关心不止于友情。
他不敢相信也不敢奢望,所以他一直假装暧昧的情愫并不存在。
只是,当张秀桃辞掉工作不远千里来找自己,朱光进再也无法自欺欺人了。

张秀桃就这样没名没份地留在朱光进的身边。
照顾他的起居饮食、吃喝拉撒,没有工资,回报的只有朱光进对她的感情。
每天朱光进醒来,只有90多斤重的张秀桃就凭个人之力将体重150多斤的朱光进从床上抱到轮椅上。

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她又将他抱回床上。
有一天晚上,张秀桃重心不稳,抱着朱光进一起摔倒在地。
钻心的痛让她内心大喊“不妙”,但还是使出吃奶的力先把朱光进抱上床。
为了照顾朱光进,张秀桃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锻炼成无所不能的女金刚。
为了给朱光进按摩经络,她找老中医拜师学艺。
之后每天早晚花两个小时为朱光进做肢体康复性按摩,她的所有手指关节都因为长时间的用力而变形。

为了增加收入给朱光进做治疗,张秀桃瞒着朱家人悄悄到附近打零工做苦力活。
但她从未喊过一声苦,朱光进与父母都不忍看到她这么付出,便劝她:
“与其在光进身上耗费精力和时间,不如回去找份工作过稳定的生活。”
张秀桃却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只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父母。
2009年的一天,张秀桃第一次跟朱光进发脾气:
“你为什么一直不肯和我结婚呢,不领结婚证,我们就不是合法夫妻。”
朱光进低下头,眼里含着泪,沉默了片刻后他轻轻说出自己的心声:

“6年前医生曾经说过我活不过5年,我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在过。”
“我不想拖累你,既然给不了你幸福,就不能将你拖入深渊。”
张秀桃并不在意:
“你都说了医生说的是5年时间,现在早就过了5年的期限了,你还担心什么呢?”
“哪怕你只有一天的生命,我这辈子也认定你了,我只嫁给你。”
在张秀桃的坚持下,两人在2009年元旦领取了结婚证,并在朱家人的见证下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
在张秀桃的用心照顾下,朱光进婚后身体日渐好转,已经能借助电动轮椅在家附近活动了。
2011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新生命的到来让朱光进直言要为了妻儿努力再活50年。

然而这一年对于张秀桃来说是悲喜交加,临近2012年春节的时候,张秀桃接到母亲病危的信息。
为了爱情7年未回老家的张秀桃紧赶慢赶到医院,还是没有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
她成为了最美军嫂,却做不成孝顺女儿。
张秀桃与朱光进的爱情经过媒体的宣传后,鄱阳县政府同情她的遭遇。
2011年,她被安排到卫生院工作。
2012年,张秀桃与丈夫开始帮助身边的重度残疾人士。

张秀桃更是将在医院进修认识的22岁高位截肢女子及其母接回家,亲自指导照护。
2015年,张秀桃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一年后,她与残疾人士朋友共同筹办了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和志愿服务队,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及技能培训。
后来,朱光进夫妇的目标就是筹集资金投入到帮助残疾朋友康复与再就业的规划中。

20多年的不离不弃,她让他拥有了一个完美的家庭,让他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最美军嫂”的名头她没有那么在意,可在众人看来,这只是对事实的阐述罢了。

她不仅帮助了自己的丈夫,还和丈夫一起,帮助身边的残疾人士重燃生存的希望。
如此大爱,令人敬佩。
衷心地祝福张秀桃与朱光进白头到老,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参考资料:
张秀桃家庭:幸福小家守护“大家”------江西女性
军嫂张秀桃:有一种爱叫作执着------中国军网
照顾残疾爱人18年 帮助众多残疾人重获新生 她被称作“最美军嫂”------都市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