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农村常见的毛毛虫“洋辣子”,为什么越来越少了?洋辣子竟然能卖200元一斤?
真是越来越搞不懂中国的吃货们了,洋辣子竟然也敢吃?
这里的洋辣子可不是某种辣椒的名称,它是一种毛毛虫,在农村待过的朋友应该都见过。胳膊碰到这种毛毛虫后,皮肤就会起红色的小疹子,又痛又痒还火辣辣的,那滋味比蜜蜂蛰了还要“酸爽”。小朋友要是碰到了洋辣子,能哭一个下午。

别看洋辣子这么厉害,其实它还是一个宝宝。洋辣子是绿刺蛾的幼虫,是害虫的一种,它们主要危害果树、茶树和桑树。洋辣子的成虫体长15~16毫米,身体除翅外为黄绿色。洋辣子幼虫刚出来的时候体长大约为4毫米,颜色比较多样,有黄白色的、有黄里透着黑的。老熟幼虫体长19~25毫米,体表为绿色或黄绿色并有黑色小点。

不管是什么颜色的洋辣子,它们的身上都长着绒毛,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绒毛其实是中空的,尖端可以释放毒素。洋辣子的毒素是多肽,比蛋白质分子还要小。这些毒素进入人体后不会造成多大影响,通常只会会造成局部疼痛。
不过有一类人需要注意,如果你身体的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属于过敏体质那就要当心了。这些多肽链毒素通过毛细血管进入人体内,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乱杀,最终出现全身症状。轻则发高烧、关节疼痛,重则休克、器官衰竭。

洋辣子的毒素是酸性的,被洋辣子碰到以后,第一时间用肥皂涂抹伤口处,然后用清水冲洗。在野外没有肥皂水可以烧一些草木灰涂在伤口上,这样疼的时间会短一些。
你敢相信吗?洋辣子竟然能卖200元一斤,很多高档餐馆会把它炒着吃。对此,洋辣子表示不能接受,我都进化的这么丑了,全身还长满了毒刺,你们这些吃货怎么敢的啊!

最先火爆全网吃洋辣子的视频是越南博主拍的,他们不知道从哪捉了一堆绿油油的洋辣子,然后放到锅里煮。最先试吃的是一个老头子,他把洋辣子放到舌头上然后吃了下去,这老头的兄弟二大爷拿着筷子夹了一只到嘴里,最后老头把锅端起来喝了洋辣子煮出来的绿水。

这些美食博主在我国有个称呼叫“AK传媒”,据说他们背后有人拿AK步枪顶着,逼着这些人吃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以此来博眼球获得流量。
越南人吃洋辣子还是太豪放了,真吃还得看中国的吃货们。
洋辣子在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结蛹,洋辣子蛹比蚕蛹小很多,和花生米差不多大,外壳比较坚硬。在东北洋辣子蛹叫“洋辣罐”,请客吃饭的东道主要是能点一盘油炸洋辣罐,那就能证明他是土豪,一盘“洋辣罐”能卖300多。

“洋辣罐”的烹饪方法和蚕蛹、知了猴差不多,放点盐油炸一下,也可以用盐炒,高端的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在吃“洋辣罐”的时候就像剥蚕豆一样,把外壳去掉吃里面的虫,成蛹后的洋辣子已经没有了毒毛,吃起来嘎嘣脆,蛋白质含量是牛肉的五倍。这东北的老铁真是会吃啊!

还真不是被吃了,洋辣子是典型的害虫,繁殖能力超级强。一只雌性绿刺蛾一次可以产几百只卵,这些卵只要被孵化出来就没有其它动物敢动这些幼虫,蜻蜓、燕子也不敢吃洋辣子,癞蛤蟆看到洋辣子都摆手表示它不吃这个。

因此,一棵树上只要发现有一只洋辣子,那么这个树就不能爬了,上面肯定有一群。一只绿刺蛾产下的洋辣子就能把树叶吃掉一半,果农们对其深恶痛绝。
这么无敌的虫子数量是怎么减少的?目前还没有定论,生物学家们只是给出了猜想。洋辣子变少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平均温度提高后,很多绿刺蛾的卵不能正常孵化。在南方地区洋辣子正在受到入侵物种红火蚁的攻击,这种小蚂蚁很喜欢捕食洋辣子,反正毒刺也刺不到它们。红火蚁的毒刺对洋辣子倒是很管用,扎一针就能让它嗝屁。

洋辣子的数量越来越少,以后吃货们想吃估计要靠人工养殖了。虽然它很恶心,是农民眼里的害虫,可是它也是大自然的杰作,天生万物必有用,我们要善于发掘他们的价值,在这方面东北的老铁和广东的靓仔们做的就很不错。
视频最后想问下其它省份的朋友,你们敢吃“洋辣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