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唐僧师徒一路西行,过五关斩六将,降妖除魔无数。可有那么一回,孙悟空费尽心思除掉了三个妖怪,当地国王非但不感激,反而号啕大哭,伤心欲绝,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怪事就发生在车迟国,被除掉的三只妖怪,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就是在车迟国呼风唤雨、备受尊崇的三位国师。据说他们能让这国家风调雨顺二十年,国王更是把他们当宝贝疙瘩供着。
结果直接被孙悟空给收拾了,但令人奇怪的是,国王不但不感谢孙悟空,反而大哭不止,他这眼泪里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可以说唐僧师徒到了车迟国,算是撞上了铁板。这国家表面看着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背地里却是道士吃香,和尚遭殃。
就因为这车迟国有三位道教的能人异士,号称虎力、鹿力、羊力大仙。这三位大仙可不是吃素的,呼风唤雨、祈福消灾样样精通,硬是把个原本干旱贫瘠的车迟国治理得像模像样。
因此国王对他们相当敬重,尊称他们为国师,事事言听计从,可谁承想这三位国师大人背地里却是妖道出身,他们仗着自己有点法术,欺压百姓,排挤佛教,还忽悠国王说能炼制长生不老丹,把个好好的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真面目,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三个妖怪给收拾了,不料想国王一看国师死了,立马就哭天抢地,按照原作里的话来说,就是“倚着龙床,泪如泉涌,只哭道天晚不住”。
国王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其实就是舍不得这三人带来的利,二十年来车迟国一直风调雨顺,国王也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这一切可不就是三位国师大人的功劳。
在国王眼里,三位国师就是活神仙,能呼风唤雨,能炼制仙丹,还能保佑他长生不老。如今神仙没了,国王自然就慌了神,就像失去了主心骨,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而且国王心里也害怕,孙悟空这猴子厉害是厉害,可下手太狠了点。三位国师说杀就杀,下场还惨烈至极,一点面子都不给。谁知道自己一不小心惹恼了他,会不会也被一棒子打死。
更要命的是,国王现在心里乱成一锅粥,完全不知道该信谁的好。他以前一直信奉道教,排斥佛教,可如今代表道教的三位国师被孙悟空打死了,佛教的代表却安然无恙,这也让他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信仰。
所以说这国王的眼泪里,包含了太多东西,但面对这样的国王,孙悟空则是骂他“昏乱”,这又是为什么?
国王在那儿哭得肝肠寸断,可孙悟空心里却一点都不同情,他觉得这国王真是被猪油蒙了心才这么是非不分。这三个妖道把持朝政,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和尚们被当做牛马使唤,多少人被活活累死、折磨死。
作为国王,当然不可能对这三人带来的灾祸没一点察觉,无非是贪图那点小利和长生不老的诱惑,现在妖怪被收拾了,倒在这儿哭天抢地,真是让孙悟空越看越生气。
孙悟空这一路上见多了被妖怪蒙蔽的苦主,这国王虽尊贵,可在他看来和那些人没什么两样,都是可怜又可恨。于是孙悟空决定给国王好好上一课,让他彻底认清现实。
接着孙悟空也不废话,直接把三妖道的尸体变成了原形:一只没了脑袋的大老虎,一只肚子被掏空的鹿,还有一堆烤焦了的羊肉,就摆在国王面前。这下子国王就算再怎么自欺欺人,也该明白了,他心心念念的国师,根本就是一群披着人皮的妖怪。
国王被吓得够呛,也冷静了不少,孙悟空的话让他不得不去面对自己一直逃避的真相,那些被拆毁的寺庙和饱受欺凌的和尚们,还有被妖言蛊惑的百姓,他们的悲惨遭遇让国王羞愧难当。
好在这国王还不算无可救药,在文武百官的劝说下,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也明白了孙悟空的良苦用心。
其实这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刚到车迟国的时候也确实做了几件好事。那时候车迟国闹旱灾,庄稼都旱死了,百姓们都要揭不开锅了,国王虽然着急,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时候三位大仙来了,他们也不废话,直接就摆开架势,做法求雨。这三位还真有两把刷子,没几天天上就乌云密布,哗啦啦下起了倾盆大雨。百姓们高兴坏了,对这三位大仙感恩戴德,简直就把他们当成了救苦救难的活神仙。
国王一高兴,大手一挥,赏赐了三位大仙无数金银财宝,还封他们做了国师,专门负责祈福消灾,希望他们能保佑车迟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这三位大仙一开始也挺满足的,毕竟走到哪儿都有人尊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日子过得十分舒坦。
可人都是贪心不足蛇吞象,更遑论妖怪,时间一长,这三位大仙的心思就变了。他们仗着国王的宠信,开始在车迟国作威作福。他们看不上那些一心向佛的和尚,觉得他们迂腐无能,只会念经打坐,对国家一点贡献都没有。
于是他们就开始想方设法地排挤佛教,拆毁寺庙,还把和尚们抓起来当苦力,修建道观。可怜那些和尚们,整天累死累活不说,还要被那些道士们打骂羞辱,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这三位大仙倒好,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都拿去修建豪华的道观,还美其名曰“弘扬道法,造福百姓”。
他们表面上是在为国王炼制长生不老丹,日日夜夜在丹炉前忙活,实际上却是在偷偷摸摸地吸收国家的“气运”。他们想把整个车迟国的福气都占为己有,让自己长生不老,永远享受荣华富贵。
等到孙悟空来到车迟国,跟他们比试法术的时候,这三位大仙的真面目就暴露得更彻底了,他们为了赢,简直是不择手段。
比如在比试求雨的时候,他们明明知道自己不是孙悟空的对手,却耍赖皮,偷偷地跑去请来了雷公电母帮忙,结果被孙悟空识破,丢尽了脸面。
还有在比试砍头的时候,虎力大仙害怕了,就偷偷地把自己的脑袋变成了老虎头,结果还是被孙悟空识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这三位大仙的悲剧说到底就是因为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被权力和欲望蒙蔽了双眼。他们把修行变成了追逐名利的工具,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其实在《西游记》原作里,这车迟国的国王也不能算是个昏君。他也是一心为了国家,平日里勤于政务,关心民生,还梦想着能长生不老,好带领车迟国一直繁荣昌盛。
可他千不该万不该轻信了那三个妖道,被他们的花言巧语迷了心窍,才会做出那么多糊涂事来。好在这国王虽然糊涂,但本性并不坏。在孙悟空的帮助下,他终于看清了三妖道的真面目,也意识到了自己犯下的错误。
在师徒四人车迟国之行的最后,国王下令把那些被三妖道霸占的寺庙都还给了和尚们,还拨款重建了那些被毁坏的寺庙。他还亲自下令,释放了所有被抓去当苦力的和尚,并对他们进行了安抚和补偿。
其实这车迟国发生的事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现实模板的。
国王对虎力、鹿力、羊力三位道士的推崇,简直就是嘉靖皇帝对道士痴迷的翻版。大兴土木修建道观、耗费人力物力炼制仙丹,这些荒唐行径,也正是影射了嘉靖皇帝穷奢极欲的生活。
作者巧妙地把现实反应到神话故事中,以一种夸张讽刺的手法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愚昧和昏庸。更值得玩味的是车迟国和尚们悲惨的遭遇,他们被剥削奴役,甚至连性命都得不到保障,这与明代中期佛教寺院的衰败一模一样。
作者塑造三妖道欺压和尚的情节,正是借此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他批判了统治者只顾个人喜好、不顾百姓死活的行为,也暗讽了那些只知道阿谀奉承、不顾国家安危的奸佞小人。
不过吴承恩还是心怀希望的,就比如他写的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三下五除二就收拾了那三个妖怪。这不就是在说,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出现一个像孙悟空这样的人物,把那些贪官污吏都给收拾了,还老百姓一个公道。
结语看了车迟国的故事,这《西游记》里的事情,还真不光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作者借着这神话故事,把现实生活中的那些贪官污吏、昏庸君主讽刺了一遍。车迟国国王最后能迷途知返,也算是万幸了。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统治者能像他一样,及时醒悟呢?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2022-05-14——孙悟空与车迟国三妖斗法的背后,还藏着明朝的弊病
《西游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死那点和尚,和死那么多灾荒之年的百姓,哪种情况死的人多?一个遍地妖魔的世界里,这三个妖怪庇佑车迟国百姓二十年,而且还是风调雨顺的二十年,这行为不比那些神佛好用吗?
三妖还是少数被弄死的妖怪,说白了就是上面没人,还和上面对着干,群众基础好有p用
三妖不要权不要钱更不吃人,保佑国家几十年风调雨顺,就是没事折腾个和尚,卧槽,这么好的国师就被打死了???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想过好日子?没门!
[静静吃瓜] 三妖?[doge] 能呼风唤雨,恩泽一方百姓。 [狗头]那是三神好么。[哭笑不得] 拜的还是三清。 [狗头] 正经道家仙。[doge]
因为这仨收了钱是真办事啊,真能下雨啊。[捂脸哭]你把他们仨弄了,回头拍拍pg走人了,这地方以后遇到旱灾就没人管了。
有好日子过,谁还信佛呢?
其实很少见到黑这哥仨的文章,一般都觉得这是比较少见的好妖怪
你可以搜狮驼岭每年吃多少人 就知道这三货在西游里面不算坏
西游世界主线是扬佛抑道很符合满清政治正确
有些人看不懂三妖只不过欺负了一下和尚毁掉了寺庙排挤之事有何大错,更何况还靠法力保佑风调雨顺明显是善事,更应该以功抵过。其实三妖耗运的是整个国的国运,用宗教手段把民间的信仰从皇权一步一步地转向他们,直到百姓不再尊崇国王,只奉国师,到时取而代之易如反掌。以现代普通人视角大多很难理解,但在当时封建社会来讲,尤其是我们华夏文明从未出现过宗教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情况,这属于大逆不道之罪,就好比大贤良师张角请大汉赴死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说到这里就应该懂了吧?这就是为什么统治者绝不能容忍的存在!所以三妖无可赦免必须身死!吴承恩或西游记作者以当时的环境来创作,这是必须要写死的缘故
只是道教佛教之争而已,但问题是国王只看国家是否风调雨顺,至于折腾些和尚就可以换来,所以就争只眼闭一只眼
没台子,
这小编屁股不正,那些和尚确实是没啥用,除了吸血
作者在讽刺兴佛灭道。
阿祖那句话,你能打有个屁用,出来混是讲势力的[得瑟]
好妖怪有什么用,看后台的
和尚会保佑国家风调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