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场的舞台上,观众发现嘉宾阵容出现了调整,杨雨被郦波所顶替,在此情况下,郦波、康震以及主持人龙洋共同参与到本场比赛的录制。
作为文化类型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呈现除了需要主持人进行比赛流程的连贯以及推动之外,更加需要嘉宾针对诗词内容进行文化方面的解读,从节目制作初衷进行考虑,嘉宾的选择显得要比主持人更加重要。
只是从观众视角出发的话,嘉宾调整对于节目口碑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因为即便是郦波亮相第三场节目的舞台,诗词大会的口碑依然处在不理想的状态。
康震也好、郦波也好,他们是以专家学者的底蕴、节目嘉宾的身份参与到诗词大会节目的录制,相较于考虑如何讨好观众,他们更加在意通过诗词内容传递更多文化上的知识。
这也就要求节目主持人需要在更大程度上来达到观众的审美要求,这是对主持人龙洋的考验,需要她以更加出彩的主持表现来保证节目呈现能够符合观众预期,能够在比赛之余呈现出电视节目所应该具备的吸引力。
显然龙洋没有完成这一点,所以节目口碑始终没有回暖。
在此情况下,即便是节目组主动调整嘉宾,即便是郦波参与到第三场节目的录制,市场观众依然不买账,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依然处在不被看好的阶段。
从家喻户晓的央视代表节目到收视率逐步下滑的“鸡肋”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制作方针对节目的调整并未能起到有效帮助,市场观众的注意力还是被其他节目所吸引,诗词大会的存在感越来越低,观众的反馈也集中在质量下滑、主持人能力不过关等问题。
显然只是调整嘉宾已经无法帮助节目重新得到观众认可,要么在主持人上进行调整,要么在比赛规则以及流程上进行调整,不然中国诗词大会只会被观众逐渐遗忘,2024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收视率下滑。
当然这是任何一档电视节目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诗词大会系列节目,《星光大道》不也面临到该局面吗?
节目制作方也好、主持人也好,其实没有必要进行自责,因为他们也享受过来自观众的认可与鼓励,只是当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之后,当节目开始走下坡路之后,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曾经的高度,基于此,倒不如将精力放在其他节目的制作上。
或许对于央视来讲,是内心的责任感敦促着即便收视率不理想依然坚持该系列节目的制作。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初衷还是想要通过节目的播出让更多观众了解诗词文化、了解古文化,甚至说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市场需要该类型节目,节目则需要更加出彩的内容来打动观众才行。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