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如同一出无休止的肥皂剧,让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中国商品开征了高额关税,并且在技术领域上紧缩政策,这种局面不仅没有随着拜登上台而缓和,反而进一步升级。这不禁让人想问:美国这是要闹哪样?
说起来,美国可真是不含糊,不仅扩大经济封锁范围,还干脆连大蒜都禁止进口了。网友对此调侃不断,有人戏言“没有中国大蒜,美国餐桌还能香吗?”这让外交部也忍不住发表看法,直指这样的做法不可理喻。与此同时,在美国各地商场中,“Made in China”的标签好像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来自越南、印度等国的产品。不过你以为事情就这么简单?我跟你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所谓的新来源,其实不过是从第三国转手过来的,比如墨西哥就是个好例子,那里的不少商品其实还是中国制造,只不过换了个马甲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即使有一些美国消费者支持减少购买“中国制造”,他们难道真的能割舍掉物美价廉的诱惑吗?事实证明,他们可能忽略了一点:中国商品可是凭借着性价比打天下呢!于是乎,一个新现象出现——市场上的“Made in PRC”标签开始增多,要知道PRC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哦。但许多消费者对此并不敏感,大概心里想着:“管它是什么标签,好用才是硬道理!”
然而,再怎么努力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也无法否认其强劲需求。不少专家认为,中美两国如果能找到合作共赢的方法,也许这个长久以来折腾人的贸易战会迎来一个新的拐点。当然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目前来看,实现双赢似乎还遥不可及。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美国虽采取各种措施遏制“中国制造”,但有些商品仍通过别的国家绕了一圈后进入美国市场。从表面上看,两者好像正在渐行渐远,但实际上却没什么本质变化。“PRC”作为新生事物,不失为一种策略性的应对方式,使得这种貌似脱钩之势显得名存实亡。这样看来,这场充满悬念与挑战的大戏,还远未到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