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气味标记、领地意识调控与家庭多犬共处
金毛犬,那可是备受大家喜爱的犬种,它们有着一身柔顺的金色毛发,看起来特别威风又可爱。金毛性格温顺,对人很友善,很多人把它当作家庭伴侣犬。在养殖金毛的时候,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呢。
在家庭多犬共处的场景中,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我有个朋友的例子,他家养了两只金毛。一开始没太注意,后来发现两只金毛老是互相闻来闻去,然后还会因为争夺某些地方而有点小摩擦。这其实就是金毛气味标记影响下领地意识的表现。金毛会通过尿液等方式留下自己的气味标记,这是它宣示领地的方式。在多犬环境下,这种标记就容易引发矛盾。
在不同地区,金毛的行为可能也会有差异。像南方一些湿热地区,金毛相对比较活跃,它们的领地意识可能会因为高温而变得更强烈。而在北方干冷的环境里,金毛可能会更倾向于躲在温暖的地方,不过一旦感觉到自己的领地受到威胁,也会马上做出反应。我听说北方有个养犬场,养了好多金毛,一到了春天,天气稍微暖和一点,金毛之间就更容易因为领地问题起争执。这是因为冬天过后,金毛的身体机能在慢慢恢复,它们对自己的领地意识开始重新强化。
金毛的气味标记其实就是一种信息素的作用。有科学家做过研究,说狗身上有几十种不同的信息素,这些信息素能传达很多信息,像身份、情绪还有领地归属等。对于金毛来说,它的尿液、肛门腺分泌物等都是信息素的来源。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信息素喷雾。有些主人会用到信息素喷雾来调节金毛的行为。有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他家好几只狗,一见面就打架。后来听别人建议用了信息素喷雾,情况就有了改善。喷在屋子里的角落啊,狗窝周围啊,就像给空间里传递了一种友好平静的信号。不过这个东西也不能乱用,得按照说明来。
我再讲一个家庭养殖金毛的故事。有个南方家庭,住在小公寓里,养了一只金毛。那只金毛每次出门都会在电梯口或者其他它觉得是“自己地盘”的地方抬腿撒尿做标记。这可把主人愁坏了,小公寓哪有那么多地方让它这么标记啊。主人就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定点带它出门上厕所,每次在固定的地方让它撒尿,然后给它奖励。慢慢地,这只金毛在外面乱标记的情况就减少了很多。
我们再来对比几种绿植。比如绿萝,它特别好养活,对光照要求不高,在南方湿热的屋里,只要偶尔浇浇水就行。还有龟背竹,它叶子很有特色,喜欢散光环境,在室内养着特别好看,而且它比较耐阴,适合放在光线不太好的角落。和绿萝比起来,龟背竹生长速度会慢一点。再比如散尾葵,它能让室内的湿度提高一些,不过在北方干冷的冬天,如果不注意保湿,它的叶子容易干。这和金毛在不同环境的适应有点像,都需要适应环境才能健康成长。
如果是在农村散养金毛,情况又会不同。我邻居家在农村,他家养了一只金毛自己看院子。那只金毛每天就在院子里和附近跑来跑去,会标记自己院子范围内的领地。不过到了秋收季节,村里很多人来帮忙,金毛一开始很不适应,对陌生人的气味很警惕,到处标记警告。主人就带着金毛慢慢和这些帮忙的人接触,给它一些熟悉的安抚,过了大概半个月,金毛就适应了。
金毛的领地意识在3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有点明显了。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对它进行适当的社会化训练。比如带它去不同的地方,让它接触不同的人和狗。我有个同事,他从金毛3个月大小的时候就开始带它去公园玩,在公园里让它和其他狗狗玩耍互动,也接触各种人群。这样养出来的金毛就没有那么强的领地意识,性格也很开朗。
在养殖金毛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如1年之后,金毛已经熟悉了家庭环境,它的领地意识相对稳定。这个时候如果家庭新添一只小动物或者新成员,还是要注意金毛的反应。我有个朋友,他养了一年金毛,后来家里添了个小猫。刚开始金毛对新猫很不友好,总是想标记领地赶走小猫。朋友就先把金毛和小猫分开在不同的房间,然后逐渐让它们接触,先是在门口互相闻闻,再慢慢相处。大概过了两个月,它们就相处得很好了。
对于多犬家庭或者多宠家庭,在1年多的时候可能还会遇到新的问题。比如有一段时间,家里的一只宠物生病了,生病的宠物会有一些不同的气味或者行为改变。这时候其他健康的宠物可能会把它当成外来者,产生领地意识的反应。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类似的案例,有个多狗家庭,其中一只狗感冒了,鼻子总是湿湿的,有另一种气味。结果其他的狗就开始对这个生病的狗不太友好,总是咬它。主人就给生病的狗洗得干干净净,还给其他狗单独的空间适应,慢慢地情况就好了。
从这些例子来看,金毛在家庭养殖中的领地意识和气味标记是很需要主人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环境,无论是小公寓散养还是大院子家养,或者是养殖场多狗共处的情况,都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场景和时间等元素来调整养殖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想想,如果在山区散养金毛,它会受到哪些特殊的环境因素影响呢?这值得我们每个金毛主人或者想要养金毛的人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