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上学期间惹老师生气,毛主席得知原因落泪愧疚:都是爸爸的错

历史实战派 2024-09-25 09:13:07

毛主席是我们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同时也是一位感情极其丰富的慈父,格外关注子女的成长。而毛主席在子女的学习、工作、婚姻等方面也都尽职尽责。对于孩子,他从不溺爱也不搞特殊。然而李讷在上学的时候惹老师生气,毛主席得知后不仅没有教育他们,反而反思道:“都是爸爸的错。”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毛主席一生博览群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成长。他总是鼓励孩子们要多读书,将来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两个儿子在苏联留学时,毛主席也写信并寄书鼓励他们多读书。

当然,他对待家里的孩子们也都一视同仁。他鼓励女儿们多读优秀的古典诗词,随时注意性情的陶冶和培养,体现了对女儿们更深层次的爱。

李敏从小在苏联长大,对中国文化比较生疏。回国之后,毛泽东要求她尽快掌握汉字,练习毛笔字,熟读中国经典文学作品。

李敏也在后来回忆说,为了培养她,父亲下了一番功夫。

1959年,当李讷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之后,学业上感觉到有压力。毛主席也曾在给李讷的信中,为女儿指导方向。对于李讷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毛泽东也很是欣慰。

对于这个小女儿,毛泽东是最疼爱的。1940年出生于延安,是毛泽东在47岁时的孩子,格外疼爱,不忍心送到保育院,成为了家中唯一一个在父母身边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孩子。

1942年,毛泽东一家人搬到了枣园,李讷学会了跑路,经常会爬到爸爸的办公桌上乱涂乱画。胡宗南部队进占延安,李讷不得不跟随父亲颠沛流离。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李讷无学校可上。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光明,毛泽东无暇顾及女儿读书。毛泽东身边的参谋、干事抽空也会教李讷读书识字。

到了1948年春天,党中央机关迁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李讷和不少中央领导人的子女终于开始了正常的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李讷跟随父母住进了中南海,她终于能够开始享受正常的生活。于是他们一起住在了丰泽园,新婚的毛岸英哥哥和嫂子刘松林也会经常回到家里。

李讷进入北京西郊育英学校插班读小学四年级。每当周末的时候,李讷和李敏也都会在父亲的陪同下散步。

毛泽东也对两个女儿讲述历史故事,给孩子们传播知识。

当然,在成长的过程中,李讷作为毛泽东的孩子,也遭受了不少磨难。

去了学校,几乎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份,因为她总是穿得破破烂烂,同学们也都一直嘲笑着她。对此,李讷也谨记父亲的交代,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在一天朗读《东方红》,书中写道:“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老师和同学都是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唯独轮到李讷的时候,却一直卡壳。老师也很是生气,感觉她对毛主席并没有崇敬之情。李讷也很是委屈,当时的校长杨尚昆得知后立即向毛主席解释。

毛主席等待女儿回来之后,看着孩子委屈,他也很是难过,她抱着李讷愧疚地说道:“娃娃,都是爸爸的错,谁让你是我的毛泽东的女儿呢?以后在课堂中,你就像同学们一样声情并茂的朗读就行。”

李讷也听从父亲的教导,专注自己,也交到了不少好朋友。

毛泽东对于李讷来说,不仅仅是她的父亲、老师,也是她的朋友和知己。所以在父亲去世后,李讷有过一段异常孤独、困难的时刻。

她总能回想起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时光,特别是在散步的时候,父亲就会教她念诗,稍微大一点就会教她背诗。

每当父亲工作累了,也都会和李讷以及她的小伙伴一起玩。李讷常常回忆,是父亲的大手陪伴着她长大的,父亲慈祥的微笑一直刻在她的脑海中。

李敏和李讷整个50年代里都和父亲住在中南海。父亲去世后对姐妹妹俩的打击都很大,各自身体都不好,也都各自度过了多事的中年时期。老年的他们也会常常有机会见面,一起出席社会活动,共同回忆着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快乐日子,有说不完的话题。

0 阅读:1

历史实战派

简介:讲好历史故事,还原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