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了熊丙奇以前的一篇小短文,写于两个月之前。很小的一个短文,寥寥数语,平台至今还在推荐,应该是说明此文有其价值,值得推给更多的人去读一读,让更多人的从中有所领悟。
公开资料显示,熊丙奇:1972年生,企业管理专业博士,教育学者、教育评论人,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报教育类专栏作者。
熊丙奇这篇小短文,我相信很多人读完可能会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曾表达过与此有点类似的观点。谁?莫言。莫言曾经说,文学不是唱赞歌的工具。这二人:一个说的是知识分子,一个说的是文学。
莫言说文学是不是唱赞歌的工具,受到很多人的反对,比如司马南。对此,我曾说过,所有反对的人都没明白莫言所说的“工具”的含义。只有理解了“工具”的意思,才能理解莫言想要表达的意思。
关于“文学不是唱赞歌的工具”这个问题,之前我写过文章具体论述,这里不再赘述。本文重点讨论一下熊丙奇这篇小短文,我觉得此文虽然极为短小,但是很有思想深度,值得讨论的地方可不少。
第一点,关于知识分子的职责与唱赞歌问题。毫无疑问,熊丙奇的观点是正确的,知识分子的职责就是批判与质疑,而不是唱赞歌。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社会里,唯有知识分子具备批判与质疑的能力。
批判与质疑,是需要专业能力与洞察力的,而这是知识分子的优势,他们因为具备专业能力与洞察力,能够发现问题。没有专业能力与洞察力,发现不了问题,只会被迷惑,高喊“拿破仑永远正确”。
第二点,关于现在有些人见不得批评的问题。毫无疑问,熊丙奇所说的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现在网上还不少。有些人讲了真话,就会遭到攻击,给扣上各种帽子,从1450到16亿,应有尽有。
其实,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负能量,很多人是搞不清楚的。在有些人眼里,不好听的话都是负能量,而指出问题的就是不好听的话。然而“忠言逆耳利于行”,指出问题才有利于改进,有利于发展。
第三,虽然熊丙奇说唱赞歌不需要知识分子,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唱赞歌还就需要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会唱,唱得好听,普通人不会唱。普通老百姓只会说“好、好、好”,这个太单调了。
古今中外,唱赞歌的哪个不是知识分子?不是知识分子哪有会唱赞歌的?普通老百姓说那些“好、好、好”,也都得知识分子给记录下来,写在纸上,不然他们说过之后早就被人忘得一干二净了。
第四,熊丙奇说,知识分子的职责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粉饰问题,然而实际上,恰恰有些知识分子在粉饰问题,而且他们粉饰问题的能力很强,说得天花乱坠。
古今中外,知识分子总是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持批判的,一种是粉饰的。社会有一个战场,是批判的知识分子与粉饰的知识分子作斗争的战场。前者胜利,社会发展;后者胜利,社会倒退。
熊老师说的对啊
只会批判和质疑,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文艺青年的通病 !?
批评不是放空炮,不是胡说乱道,[笑着哭],所以中国的公知大部分出现在文科,出现在学校
胡言乱语害人害己
知识分子的寄生性与摇摆不是说没就没的……啥叫知识分子?知识多还是有用的知识多?
熊丙奇应该是开明人士,实事求是的人,敢说真话的人,是有识之士,支持。
既然这样,那就请文章的作者先批判和质疑一下你的莫言大师,不要再为你的莫言大师唱赞歌,行吗?
世界这么复杂,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了解,认识几个字,某个专业类学历高的所谓知识份子就不要出来瞎比比。什么画画的,教书匠,主持人啥的等等,在你的专业领域你是大牛,但是不要乱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