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甘肃玉门油田,高炉林立。
1956年,甘肃玉门油田的运油车。
玉门,这座因西域和阗美玉由此通关而得名的城市,不仅自然风光壮丽,更因石油而名扬四海。这里是新中国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和第一个石化基地的诞生地,素有“石油城”之称。1956年的玉门炼油厂,正值其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无数石油工人在这片戈壁腹地挥洒汗水,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贡献着力量。
拍摄这一组老照片的,是新西兰摄影师汤姆·哈金斯(Tom Hutchins)。
1956年,一位名叫汤姆·哈金斯(Tom Hutchins)的新西兰摄影师,怀揣着对遥远东方古国的无限憧憬与好奇,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这一年,他35岁,正值壮年,以首席摄影师的身份供职于《奥克兰星报》,并时常向《时代周刊》和《生活》杂志投稿。哈金斯自幼在新西兰奥克兰长大,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
1956年的中国,正值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国上下洋溢着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背景下,哈金斯带着他的相机,走进了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记录下了无数珍贵的瞬间。其中,甘肃玉门炼油厂的见闻,成为了他镜头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新中国的建设者在荒滩隔壁上,建起了当年中国最大的油田,真的是不简单。
我这里不少的老照片、老版宣传画
喜欢我发的文章,就请关注一个,还请经常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