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细节感人:贴满白头春联,这是对先烈最深情的敬意

嗨饭趣事 2025-01-27 15:56:34

没有一抹白,哪有万家红?

传统保护得最好的地方说是广东,大家没有意见吧?比如舞狮、英歌舞等让大家印象深刻。

这几天,深圳地铁的春联在网上火了,中国人春节有贴春联的习俗,为什么独独深圳地铁的春联会火呢?

因为深圳地铁站的春联,跟我们传统的春联有点不一样,红色春联顶部有一小截是白色的,特别惹眼。

这叫“白头春联”,又称“白额春联”,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均有过年张贴白额春联的习俗。

写“白头春联要用一种特制的白头红纸,即在红纸上方留有两寸长的白纸额头,称“白头联”,这一特殊形制的春联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各地民间说法不一。

在广西地区,白额春联作为孝联,寓意白发父母在上、子孙后辈需铭记长辈恩情。

还有的地方将白额春联赋予了“上有青天白日,下有红火日子”的说法。

追溯历史,白额春联有长达近500年的历史,最初是纪念戚家军的,纪念为抗倭牺牲的将士和人百姓。

而两广地区有“白头春联”习俗,据羊城晚报报道,起源于1932年的淞沪抗战。

当时驻守上海的粤军十九路军英勇抵抗日本侵略,无数广东子弟兵誓死捍卫家园,许多人再也没能回来!

粤军百万出,归来只三千,百姓心疼未能返乡的将士,当年在春联上留下一寸白寄托无尽哀思,后人传承下来,以此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令人动容!白额春联既喜庆又庄重,里面有家国情怀,是人们对先烈最深情的敬意!

白额春联,就像是后人与先烈开启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您们好吗?看看您们当年舍身保卫的国土,如今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谢谢您们!”

贴上白额春联,就像纪念碑前虔诚的鞠躬,祭祀祖先撒下的酒水,我们没有忘记,我们与先烈共享太平新年!

有网友这样留言:世人皆知川湘桂,却无人知晓粤地户户挂白绫,粤军百万出,归来只三千,这就是白额联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川军在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主动请缨参与抗战,其实早在1931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粤军就已经在上海与日军展开了激战,打响抗日第一枪!

当时驻守在上海的就是粤军第19路军,粤军当时的口号是抗日“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我们广东人第一个上!”

当时的19路军的大多数官兵来自粤地,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都是广东人,蒋光鼐生于东莞虎门镇,蔡廷锴出生于罗定县龙岩乡。

还有一位营长李荣熙,出生于台山的富庶家庭,曾海外留学,体会到了弱国子民受人欺凌的辛酸,归国后毅然投笔从戎,奔赴抗日的战场!

当时日军的四次总攻都被粤军击退,尽管日军动用了海陆空全部力量,激战了一个多月也没有突破粤军的第一道防线。

虽然最终19路军奉命撤退,但粤军英勇无畏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有了 “无川不成军,无粤不成国”的说法。

在整个抗战期间,广东省共有92.5万好男儿投身战场,是出兵数量最多的五个省份之一。

一句“粤军百万出,归来只三千”,足以说明战争的残酷和粤军的英勇,以至出现粤地户户挂白绫的悲凉景象。

又一个春节将至,深圳地铁站张贴白头春联,那一抹白,就像是我们未愈合的伤口,提醒我们勿忘历史、勿忘先烈。

先烈们舍生忘死守住的江山,已是繁华盛世,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景,如今都已成真!

下面一大片喜庆的红,吉祥祝福的文字,代表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和平、安稳、幸福、红红火火!

让我们带着对先烈先辈的敬意和感恩,一起开开心心过大年!



0 阅读:2

嗨饭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