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关
黄花县西九折坂,玉树宫南五丈原。
子午山里杜鹃啼,嘉陵水头行客饭。
诗佛王维在作品《送崔五太守》里如此描写陕南别致的灯光,也让黄花县这个真正以植物命名的中国古代县级区划地名进入了文学史上。唐朝开元十九年(731)或二十年(732)王维入蜀之时曾经过这里并留下数首诗歌,想来当时他应该不止一次到达黄花县;其中就有后世为人称道的“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过青溪水作》,以及《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里的“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等,这些佳句也让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仅存在144年的县因此在文学史上有了一席之地。
唐朝·黄花县地图
这里王维诗句里时常出现的黄花县是个怎样的存在,她在什么位置、如今又是什么身份呢?这些问题要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蜀水经》所记上游支流白龙江之时,曾有有黄花川“源出大散关西,经黄花县(今凤县西北黄花镇)故城,又西,入汉(即嘉陵江)”的内容。
从《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这个标题提到的大散关和黄花川这两个关键词,结合《汉中府志》的相关记载;其中黄花川是黄花县由来的源头,因此若确定了黄花川的所在地也意味着黄瓜县的位置确定了:《汉中府志》有“黄花故城在凤县北六十里,东汉故道县地梁泉县之梁道乡也;其东有黄花川故名”的记载;可见王维诗句里出现的黄花县如今是在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的附近。
那黄花县有着怎样的历史轨迹呢:唐武德元年 (618) 从梁泉县析置黄花县,上隶属凤州,县治在梁泉县(今陕西凤县凤州镇)东北六十里的黄花故城;《汉中府志》有“黄花故城在凤县北六十里,东汉故道县地梁泉县之梁道乡也;新其东有黄花川而得名”的记载。
天宝元年(742)凤州改设为河池郡,乾元元年(758)河池县更名为凤州;黄花县一直随属。直到宝应元年(762)黄花县因被并入梁泉县而失去县级建制的身份。后来经历了南宋咸淳四年(1268)梁泉县并入凤州,以及明洪武七年(1374)凤州降为凤县这两个阶段。黄花县最终成为了如今凤县的一部分,它的县治也在经历了黄花镇、凉草驿等身份之后,成了凤县红花铺镇下属的草凉驿村,这里距离县城37公里,正好与典籍中记载“(黄花县)县治在梁泉县东北六十里的黄花故城”相符。
图源:高庙山人
我国有很多以植物命名的地名,比如因桂树成林而得名的桂林、因凤栖梧桐而得名的桐乡等,沿革说起来这些都是多了一次溯源的间接式以植物命名的地名;像攀枝花市、莲花县、长沙市芙蓉区等名字直接以植物命名的反而相对较少,类似于黄花县以及天水市历史上曾出现过的黄瓜县等有悠久历史的直接以植物(蔬菜)命名的就更难得了。
沧海桑田,仅仅存在144年的黄花县虽然最终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但其实她的辖区其实一直都处于沟通关中和巴蜀通道上的重要位置,据相关资料记载中国四大名关之一、陆游诗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大散关(散关)当时就在黄花县境内。
如此来看黄花县的辖区在历史上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秦汉时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通道;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以及诸葛亮北伐都曾经过大散关;唐朝天宝十五年(756)安史之乱时,玄宗南逃时曾来到黄花县并入住草凉搂而在当地留下“贵妃香消马嵬驿,明皇夜泣草凉搂”的传说;以及《读史方舆纪要》“五代十国时期后梁贞明初年,蜀王建置城于此,为戍守之地”的内容所谈及威武城即今在凤县红花铺镇草凉驿村附近。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