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本能入主中原,为何却未能实现?庸主错失良机

乾坤见史 2025-02-18 18:23:37

其一,中原这边乱成一锅粥。

后晋高祖石敬瑭一死,他侄子石重贵就继位了,打这起,后晋和契丹的关系就越来越差。从944年起,契丹就一个劲儿地派兵来中原捣乱。到了946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打进汴梁,把后晋政权给灭了。耶律德光,还想直接统治中原,竟然就在开封搞了个登基大典,把国号改成辽了。可他根本没法有效统治,中原这地儿反叛不断。

原后晋的密州刺史皇甫晖、棣州刺史王建他们,为了躲开契丹,就带着一帮人投奔南唐去了。淮北那块反对契丹的义军,也向南唐请求归附。这对南唐来讲,可真是个特别难得的好机会。南唐有些官员也提议向北派兵进入中原。就像虞部员外郎韩熙载,他给南唐中主上书说:“陛下,现在可是恢复祖宗大业的时候。要是契丹的首领回到北方去,中原又有了新的主人,那再想打中原的主意可就不容易。”

二、能力达不到。

可是,南唐中主李璟没抓住机会。他晓得契丹军队往北边撤了以后,就任命李金全当北面行营招讨使。但还没来得及出兵,就听说刘知远进了汴梁,建立后汉。那南唐中主李璟为啥把这好机会给错过了?实际上,李璟不是不想往北发展,而是没那个实力。在这之前,南唐刚打完一场大规模的仗,国力被消耗得特别厉害。

你知道吗?在944年的时候,闽国发生内乱了,这时候李璟瞅准了机会,就派兵进军福建,然后就把闽国给灭了。但是,之前闽国的将领李弘义,他得到了吴越的支持,就接着跟南唐干仗。南唐的军队人倒是不少,可老是打败仗,就像在福州之战里,一下子就损失了两万人马,还有好几十万的军资器械都扔了。这时候中原乱成一锅粥了,可南唐的主力部队正在福建打仗,还损失那么惨,想北上根本就没那能力。

三、平庸的君主李璟

李璟,在文学史上的知名度可比在政治史上大多!他老是写些诗歌,都和《诗经》《离骚》有相通之处。李璟文学艺术修养很不错,他写的词感情特真诚,风格还很清新。虽说就留存下来五首词,可却有像“小楼吹彻玉笙寒”这种流传千古的妙句。李璟是个很棒的词人,但不是个好皇帝。他性子懦弱又平庸,生活还奢侈,治国方面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说起来,李煜和他爹李璟可像了。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