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纪黄邑侯施粥饥民》
清·杨士美
寒云酿雪烈风催,无告人争就食来。
淮上有炊转使德,青州无旱相公才。
百间屋覆鸠形老,千袭衣温鹄面孩。
按策救荒心力到,六经治术信栽培。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觉得,有钱才是温暖的保障,有钱才能保证衣食无忧,温暖度日。但其实对于一些人来说,其实温暖很简单,但有粗茶淡饭裹腹即可。
可能一碗清粥,一碗稀饭,足以让人倍感生活温暖,在记忆中回味良久。
很多时候,温暖并不在于物质的堆砌,而在于心灵的触动与记忆的共鸣。一碗粥,一份情,足以让人在纷扰的世界中寻得片刻宁静与满足。它教会人们,生活的美好往往藏匿于平凡之中,等待着用心去发现和珍惜。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妨偶尔放慢脚步,给自己一点时间,去品尝那些简单却温暖的食物,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滋养与放松。因为,真正的温暖,从来都不昂贵,它就在身边,以最质朴的方式存在着。
清朝时期诗人杨士美,就用一首《纪黄邑侯施粥饥民》诗记录了这样一份温暖,让人感受到来自三百多年前的温度,是那样的温馨,充满悲悯和艰辛。
02
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西北遭遇大旱,尤其是甘肃兰州一带尤甚,大量饥民逃荒,到中卫后,停留了下来。时任中卫知县黄恩赐把县城校场和高庙外空地改设为粥场(棚)捐粟煮粥,以济灾民。
到了第二年,大旱继续,来到中卫的饥民越来越多,官府维持秩序的人手吃紧,黄恩赐亲自主持救灾,加设场(棚)施粥,并且对那些衣衫破烂者,发给衣物以御寒,持续近半年时间,中卫以及周边无冻饿流殍。
施粥赈灾,在古代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救济渡自然灾害的方式。
因为那时候生产力相对不高,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够,所以灾难频发,为了稳定局面,这就需要官府出面给这些难民以庇佑,解决温饱是最为基本的诉求。
每当旱涝或者虫灾等灾害侵袭,致使田地荒芜,百姓饥肠辘辘之时,地方官府或是有善心的士绅便会组织起施粥赈灾的活动,以解民众燃眉之急。粥棚往往搭建在空旷之地,方便灾民聚集。炊烟袅袅中,一锅锅热气腾腾的稀粥被分发给排队等候的人们,那是他们在绝望中唯一的温暖和希望。
施粥之时,也不乏温情脉脉的细节。有的士绅会特地吩咐在粥中加入些许野菜或是碎米,以增添口感与营养;更有心善之人,会在粥棚旁设立医棚,为那些因饥饿而体弱的灾民提供简单的诊疗与草药。孩童们在父母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捧着碗,眼中闪烁着对生命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
03
当然了,施粥赈灾只是治标之策,真正要解决灾荒带来的问题,还需从根源上着手,比如兴修水利,改良农耕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同时,鼓励民间储蓄与互助,增强社区的自我恢复能力,也是长远之计。
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施粥赈灾的形式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那份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共渡难关的精神,却如同薪火相传,激励着后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更加团结一致,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人性中的光辉,却永远熠熠生辉。
而杨士美记录的则是发生在宁夏中卫其中的一场救济赈灾场面。
寒云酿雪烈风催,无告人争就食来。在这饥寒交迫的时节,天公亦不作美,风雪交加,使得本就艰难求生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纷纷涌向那一线生机之地。
淮上有炊转使德,青州无旱相公才。说的是那淮水边上,有德行之士开仓放粮,炊烟袅袅中尽显仁心;青州之地,更是得益于贤相之才,连年无旱,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即便如此,天灾人祸亦难完全避免,饥荒之困仍时有发生。
百间屋覆鸠形老,千袭衣温鹄面孩。在这饥荒之年,无数老人形如鸠鸟,瘦骨嶙峋,得以在简陋的屋舍中勉强避寒;而孩子们更是面黄肌瘦,如同鹄鸟一般,幸得千袭衣物温暖其身。这一幕幕,无不令人痛心疾首。
按策救荒心力到,六经治术信栽培。黄邑侯(黄恩赐)深知此理,他亲自按策救荒,心力交瘁,只为能让百姓度过这艰难岁月。他深信六经之中蕴含着治国安邦之术,亦能指导他如何解救苍生。在他的带领下,施粥赈灾,广施仁政,使得这方土地上的百姓渐渐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04
杨士美这首《纪黄邑侯施粥饥民》诗,不仅是对黄邑侯善举的颂扬,更是对那个时代百姓生活艰辛的真实写照。它让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更激励着人们心怀善念,尽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同时杨士美这首《纪黄邑侯施粥饥民》赈灾救济诗,也道尽悲悯,人生温暖有时只需要一粥一饭足矣。
在那饥荒肆虐的年月,作为一方父母官,黄恩赐挺身而出,设粥棚救济,炊烟袅袅升起,伴随着粥香四溢,那是生的希望,是人间至善的温暖。
粥虽薄,却足以暖胃;情虽淡,却足以暖心。饥民们排成长龙,老弱病残者优先,孩童们眼巴巴地望着那口大锅,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佳肴。并且黄恩赐还亲自监督,确保每一粒米都落入粥中,每一勺粥都饱含深情。在这片粥香四溢的小天地里,人性的光辉得以彰显,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被无限放大。岁月流转,那粥棚早已成为过往,中卫的人们也已经不知道还有这样一段历史,但那份温暖与希望,却在诗中得以留存,那一粥一饭的温情,便是人间最美的风景,也是杨士美诗中最为动人的篇章。
05
说起黄恩赐,他对宁夏中卫的地方发展贡献很大。
他是云南人,于乾隆壬申恩科(公元 1752年)进士及第,开始了官宦生涯。历任甘肃碾伯、中卫知县,后升任清朝礼部主事,兼任例馆纂修,充乾隆乙酉科(公元 1765年)顺天乡试同考官。
他在中卫任知县六年倡儒学、办教育、修水利、恤民情、赈灾民、撰志乘,恪尽职守,政声颇著。卸任临走,百姓十里相送,这也算是一代清官了。
不过,如今人们认识他,更多的是因为他写的枸杞诗。其实,那只不过是他诗词中的一部分而已。
这首诗也让人感受到了他的仁政和尽心。中卫也因为有他,而变得温暖!
而杨士美,则是中卫当地的一个举人,可以说,他是这场赈灾救济的见证人。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