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会好奇的是:为啥甘地闹个绝食,就将英国人赶出印度了呢?
实际上如果仅仅只是甘地在闹绝食,估计甘地饿死都很难将英国人赶出印度,真正将英国人赶出印度的还是得靠枪杆子。
而甘地背后的男人,也就是主张用枪杆子赶走英国人的印度领导人,大概就是尼赫鲁以及钱德拉·鲍斯了。
尼赫鲁可能大多数人会熟悉一点,毕竟再怎么说也是印度独立后把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大佬,甚至说起来要不是后来尼赫鲁带着印度打输了那场仗,他绝对算得上印度版“强人”。
但其实冷局更想谈的还是钱德拉·鲍斯(Chandra Bose)这个人。
如果说起来,钱德拉绝对算得上和甘地以及尼赫鲁齐名的印度独立领导者几个巨头之一。
更令人惊讶的是,钱德拉极其激进的主张。
在钱德拉的设想中——独立后的印度,应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最早他在1938年就提出了这个观点:"应在最广泛的反帝国主义阵营上将国际劳工组织起来,其目标是赢得政治自由和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但钱德拉是一个忠诚的社会主义者的同时,却也曾多次和纳粹德国以及日本合作。
钱德拉与希特勒会面
即是社会主义者,却又和法西斯国家合作,钱德拉这人说起来实在是很复杂。
下面冷局也来给你说说,这个差点将印度变成红色国家的印度独立运动领导者——钱德拉·鲍斯。
Ⅰ:印度独立前的局势在聊起钱德拉这个印度独立运动的领导者前,冷局觉得有必要一说的是印度独立前的内部局势。
其实关于印度的独立,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出现的最多的两个关键词应该是"非暴力不合作"以及甘地,但实际上真正领导印度独立的是国大党。
在此处需要先明确一点,甘地对印度独立有没有贡献?有,这点绝对是不需要质疑的。
不过甘地对印度独立运动有贡献不假,但他在其中的作用其实更多的还是一个旗帜,或者说图腾,即一个象征性的领袖作用。
再来说国大党,因为我们的教科书中极少涉及别国政党的,所以很少人会去关注印度领导人所在的政党派别。
但实际上国大党才是印度独立运动的主要力量。
太复杂的笔者就不说了,但你只要大概知道的是印度独立前的局势是国大党与穆盟两个党派在运作印度独立运动。
国大党的支持者是广大的印度教徒,这部分人群占据了当时的英属印度至少四分之三的人口。
说到这里,你大概能知道国大党在印度独立运动中的作用了吧?
甘地当时是国大党的高层之一,尼赫鲁也是,今天冷局重点要说的钱德拉也是。
钱德拉在印度总理办公室附近的雕像
但这其中的差别是,甘地是国大党内部的温和派,他们抵抗印度采取的措施大概是我上述提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期望以这种温和的方式将英国人赶出印度。
但你大概也能猜到,如果仅靠甘地这种"绝食抗英"的话,那估计等来的只会是英国人的武力镇压。
而国大党内部有温和派,自然也少不了激进派了,其中的代表性人物自然是尼赫鲁还有钱德拉了。
钱德拉带领着印度自由军的邮票
钱德拉就是国大党内部的左翼领导者之一,曾担任国大党主席一职,他对印度独立的期望就是暴力抗英,用武力将英国人赶出印度。
他绝对是国大党内部最激进的领导者,应该没有之一了。
为此他甚至不惜和法西斯领导下的德国以及日本合作,但有意思的是另一方面钱德拉的内心却是一个忠诚的社会主义者拥护者。
时代周刊上的钱德拉
好了到此笔者大抵讲完了印度独立前的局势,下面开始细说钱德拉这个激进的印度领导人吧。
Ⅱ:钱德拉的民族主义钱德拉出生于1897年的印度孟加拉省,他是家中14个孩子中的第九位。
幼年的钱德拉与家庭成员合照
少年时期的钱德拉其实没有过多的好说的,由于家境还算不错因此钱德拉早年受过较为完整的欧式教育。
但大概钱德拉二十来岁开始,受到了当时的爆发的民族主义影响,开始对占据了印度统治地位的英国人感到不满,特别是他在加尔各答的那段时间中曾多次被英国人用言语侮辱就更加深了这点。
1921年,当钱德拉以ICS考试第四名的优秀成绩被录取为英国公务员的时候,他却不想在外国人的政府部门下工作,因为这意味着给要给英国人服务。
钱德拉在英国时和同学的合照,右边站着那个即他
同年,他在给自己的哥哥萨拉特·鲍斯(Sarat Bose)写道:"只有在牺牲和痛苦的土壤上,我们才能建立自己的国家。"
1921年4月23日,钱德拉放弃了当时大多数印度人向往的英国公务员工作,回到了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Ⅲ:步入政治的钱德拉1921年,回到印度的钱德拉创立了报纸斯瓦拉杰(Swaraj),其主要宣传内容为印度独立运动,以及鼓励志愿者组织人民运动的相关内容。
由于负责宣传的表现不错,他很快就得到了导师Chittaranjan Das的赏识,并且不久就当选了印度青年大会的会长,这里也是钱德拉政治生涯的真正起点。
也是从1921年开始,由于钱德拉曾多次在报刊上发表极端的种族言论,被英属印度当局曾多次抓捕。
但好在自一战后印度总督府对英属印度的控制力已大大降低,因此虽然钱德拉多次被抓捕进 了监狱,但在多方压力下钱德拉每隔不久就会被释放。
而钱德拉每次被抓捕进监狱后,出狱后的他都会得到一次不小的晋升。
1927年,钱德拉成了国大党的总书记,而在次年开始钱德拉也开始在加尔各答组织起了印度国民大会年度会议,1930年成为加尔各答的市长……
Ⅳ:在政治道路上有所成就的钱德拉,也开始为印度独立运动开始不断奔走,但令钱德拉失望的是掌控了印度绝大多数支持者的国大党对总督府的软弱无能以及妥协。
在这里需要一说的是:虽然国大党是印度独立运动的主要力量,但在起初的国大党也只是英国人为了更好掌控印度扶持起来的政党,即使后来的国大党开始走向自主,但其内部依旧有着大量对英国的"妥协派"。
也因此,想要完全依靠国大党本身的力量用暴力赶走英国,钱德拉认为是不现实的。
为此,他开始四处寻找外援,以寻求"印度武装独立运动'。
不过当时的大英帝国可不是今天的"嘤国",即使经历了一战后的英国已经有所衰落,但扯出来的虎皮还是十分唬人的。
因此钱德拉寻找盟友的道路不断碰壁,最后没有太多选择的钱德拉选择了德国以及日本作为自己的盟友。
1941年1月17日晚,钱德拉在逃到苏联寻求援助无果后,最终经过德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帮助下乘坐着一辆飞机前往了柏林。
钱德拉在德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援助,在德国印度事务局的帮助下,钱德拉在柏林建立了自由印度政权。
钱德拉与一众纳粹高层的会晤
不仅如此,德国人还将从北非俘虏的数千名印度战俘交到了钱德拉手中,而再经过钱德拉的整理,一支4500印度人组成的印度军团成型了。
这支四千多人的印度军团,同时向钱德拉和希特勒负责,实际上德国对这支印度军团拥有控制权,但钱德拉也有名义上的统领权。
钱德拉本以能从希特勒这里得到德军的援助,但随着德军在东线的僵持,在42年与希特勒的会面中他的梦想也随之破碎。
1943年,钱德拉乘坐着德国的U型潜艇前往了日本,寻求日本的帮助。
钱德拉在日本
在日本,他得到了比纳粹德国还要多的援助,钱德拉得以在日本的亚洲殖民地中召集四散的海外印度裔,将他们团结起来组织成军队。
在和日本人合作组建印度国民军后,钱德拉曾带领着印度国民军和日军合作,曾试图以武装攻打英属印度的武装军队(U-Go行动),甚至还拿下了多个据点,但很遗憾的是最终被印度本土军队以及英军给联手打退了。
在U-Go行动失败后,很大一部分印度国民军选择了向盟军投降,而还有部分的人随钱德拉向马来西亚以及泰国撤退。
Ⅴ:钱德拉的死因是个谜,表面上他是因为在由于飞机失事而死亡的,但在印度的学术界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是英国人对钱德拉所乘坐的飞机动了手脚,才导致了最后钱德拉因飞机爆炸而死亡。
在钱德拉死去后,他的墓碑被定在了日本东京的一家佛教寺庙中。
钱德拉在日本一家寺庙中的墓碑
甘地对钱德拉的评价是:钱德拉是个好人,尽管他被误导了。
而在钱德拉死去后,和他同为激进派的尼赫鲁也有所收敛,最起码没敢像钱德拉一样高喊用武力抗英了。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如果没有钱德拉以及尼赫鲁这类国大党内部的激进派,单纯想要靠甘地那套绝食抗英的法子,估计英国人绝对不会当一回事。
换句话说,正是钱德拉以及尼赫鲁这类人,才是真正让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的领导人。
哦对了,钱德拉即使到了死前也是个忠诚是社会主义者,1944年他在对外讲话的时候提到:我们的国家(独立后的印度)应该是国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综合。
很可惜钱德拉死于了那场似乎是意外的空难中,不然今天的印度到底会如何,那一定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