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老师是很多女性的榜样,她尽力让许多贫困出身的女孩们完成了学业。
很多文艺工作者都敬佩张桂梅女士,将她的事迹改编成了影视作品。
当然,影视作品的首要目的肯定是赚钱,不可能和原本的事迹一模一样。
目前,关于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已经有一个电影版和一个电视剧版。
从形象上来看,显然是海清的电影版比宋佳的电视剧版更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41590f7ac886350d37c6a530787e20e.jpg)
但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电影版的质量简直是完胜电视剧版本。
张桂梅老师是短发形象,海清也是短发形象,在观众的印象中,她就肯定比宋佳更像张桂梅。
另外海清经常出演一些生活剧,大众对她更加熟悉,这都是海清的优势。
可是神似比形似更加重要,电影《我本是高山》的内核有问题,就注定海清演不出真正的张桂梅老师。
《我本是高山》这个名字起的还是很不错的,体现了张桂梅老师高大伟岸的形象。
可是在剧情中,“高山”显然指得并不是张桂梅老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42c23ab990f3eae8a7b342e8e96461.jpg)
现实生活中的张桂梅创办女校完全是出于对贫困女孩的爱护和自己的一腔热血。
她的精神支持是党的领导,绝对不是什么儿女情长。
可现在的影视作品没有恋爱就演不下去,非要给张桂梅老师安排一个白月光的亡夫。
张桂梅老师和亡夫的关系确实很好,可是电影过分的夸大了他的作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d6f4b4c1bd8b3928fdfa494f678a86.jpg)
在电影中,每当张桂梅老师坚持不下去就会回忆起自己的亡夫,然后就有了动力。
这样的安排显然是贬低了张桂梅老师自己的坚持,增添了男性的作用。
张桂梅老师的故事本来就是用来激励女性的,电影版这样的做法就是画蛇添足。
值得一提的事,张桂梅老师的亡夫由胡歌出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547bbb1ee5d28fa693d945e0632b435.jpg)
最近胡歌有一部作品叫做《楠丁格尔先生》要播出,没想到却遭到了网友的抵制。
因为南丁格尔是著名的女护士,这部电视剧却要把她的名头安插在男性身上。
无论是《我本是高山》还是《楠丁格尔先生》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忽略了女性的力量。
电视剧版《山花烂漫时》就完全不同。
如果说《我本是高山》这个名字体现了张桂梅老师的坚韧,那《山花烂漫时》就体现了她的无私奉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971505fb4006d01e4aa15502130a0f9.jpg)
这部剧中,宋佳饰演的张桂梅达到了神似的地步。
宋佳身材高挑,和张桂梅是有一些不符合的,但她一定是认真钻研过角色的。
她没有用刻板印象来看待张桂梅女士,而是将其出演的有血有肉。
剧中的张桂梅老师没有苦大仇深,却有一点幽默乐观,面对原则性问题显得很坚定。
现实中,曾有一个华坪女中走出来的学生当了家庭主妇,张桂梅老师直接拒绝了她的捐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496c2c975b9b95344cbda73bb74d373.jpg)
看似张桂梅有些不近人情,实际上她的做法却体现了自己坚守的原则——女人必须靠自己。
在电视剧里,一位同学曾经因事退学,再想回来的时候,张桂梅老师却始终不肯让她回教室。
当然,这只是张桂梅老师的考验,她想让这名女同学记住女人必须靠自己的道理。
除了剧情和设定,海清和宋佳自己对女性独立的理解也会导致两人的演出效果有差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db550c2390e33e132980c015f3ca325.jpg)
在一次颁奖典礼中,海清公开诉苦,说中年女演员多么多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给机会。
她的做法看似在给所有中年女演员发生,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牟利,还要拉其他人一起下水。
宋佳一点也不惯着她,直接说以上观点只代表海清个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5d1c8138c20139f628aa2d73024b885.jpg)
因为宋佳认为自己可以靠实力获得演出机会,而不是像海清一样博取他人同情。
所以海清会输给宋佳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