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将于今年7月访问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他在位于洛杉矶的停机坪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是否决定访问沙特阿拉伯,拜登先是回答:“不,没有”。但片刻之后,他又改口道:“这是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一次规模更大的会议。这就是我要去的原因。”这一回答颇显前言不搭后语,不过美国总统赴中东出访一事,应该还是板上钉钉的。
随着俄乌冲突和西方对俄制裁的持续,国际油价居高不下,欧美国家多次向沙特等中东产油国施压,欲使其增加石油产量,以平衡因对俄制裁而造成的能源危机。显然,西方此举是打算对同为产油大国的俄罗斯釜底抽薪。
然而,沙特等中东国家很清楚,盲目加大产量没有好处,故并未积极响应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要求,只是采用了“有限增产”的做法,在面子上糊弄西方而已。毕竟,对中东石油出口国而言,高油价意味着高收入,何不利用当今的油价高位大捞一笔?
除了在石油产量上采取“有限增产”,沙特还有意让渡出部分市场份额给俄罗斯,这等于是给西方对俄罗斯的包围圈打开了一个缺口。可以说,普京政府能够不紧不慢地在乌克兰战场上持续用兵一百多天,与沙特等中东产油国的“暗中相助”不无关系。
由此想来,拜登中东之行的目的大概就在于此,即拉拢沙特等主要产油国,让它们服从和配合美国的对俄制裁。我们知道,沙特阿拉伯曾是美国的“老朋友”,更是美利坚重要的中东盟友之一。对美国而言,与沙特保持良好的关系,是维系白宫方面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与此同时,沙特王室也很青睐于各类美制武器,进口了大量军火,一度被外界戏称为“中东版美军”。在2015年~2019年的巅峰时期,“财大气粗”的沙特所购买的美国军火,占据了美国军贸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
不过在2018年,沙特境内发生了“卡舒吉遇害案”,拜登一度公开称沙特为“贱民国家”,甚至在竞选总统时承诺,要让沙特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拜登在就任美国总统后,更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暂停了美国对该国的军售计划,两国关系一度降至最低点。据白宫官员透露,近几周的时间里,美政府一直在给沙特打电话,但均遭到了沙特王储穆罕穆德·本·萨勒曼的拒接,可见双方闹得多么僵。
站在沙特阿拉伯的角度来看,拜登政府如今的做法很明显是要对沙特“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当美国有需要的时候,沙特就得乖乖地听命照办;当美国不需要乃至厌恶沙特时,美政府就能冷落乃至抨击沙特,这是哪门子道理?作为堂堂的石油出口大国,沙特阿拉伯自然不可能任由美政府摆布。不夸张地说,美国在中东“呼风唤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即便拜登亲自去盟友的“家里”卖自己的老脸,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