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地球有太阳的光芒普照万物,促使地球万物生命的生长与进化;夜晚,地球有月亮的光辉润洒大地,带给地球万物生命以美好和安详。
其实,地球上的万物生命既离不开太阳,也离不开月亮。
如果没有月亮,地球上将不会有进化成如今的万物生命形态,地球也不会是如今的自转和公转模式。甚至,地球上不会有我们人类的出现。
有研究者分析指出,没有月亮,地球的运转状态将会变得极为不稳定:地轴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摇摆晃动,地球的磁场状态也会变得极为紊乱,可能会经常出现南北磁极翻转的状况。地球的自转速度会变慢,地球的公转轨道会变得更加扁平。地球上海洋的潮汐运动将会减慢变弱,海洋的生态系统环境也会大大改变。尤其,地球遭受小行星和彗星的击中频率也会大大提高。
由此可见,月亮几乎同太阳一样,对地球的万物生命如此的重要,令地球如此的依恋而离不开。
我们知道,太阳终有燃尽的一天而会与地球做最终的告别。那么,月亮是否也会有一天与地球作道别呢?甚至,比太阳更早地向地球说“再见”?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者,曾对月球到地球的距离,进行过不同年代的分析研究。
他们首先从鹦鹉螺化石的生长纹上,进行过不同地质年代月球到地球距离的分析研究。之后又通过地质年代计算法,分析计算出不同地质年代,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天数。
从奥陶纪,石炭纪,侏罗纪,白垩纪,新近纪,直至今天,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分别为:9天,15天,18天,22天,26天和29天。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者,根据引力法则以及牛顿运动定律,做进一步的计算分析后得出:4亿年前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仅为现在的将近一半。
也就是说,月球正在离地球渐渐地远去,而且速度并不稳定,有时快,有时慢。侏罗纪时,月球每年离开地球的速度大约为3米左右;奥陶纪时,月球每年离开地球的速度大约为1.5米左右;公元前5000年时,月球每年离开地球的速度约为1米左右;而如今,月球每年离开地球的速度大约为5厘米左右。
不管每年离开的速度快还是慢,总而言之,月球正在离我们的地球远去。想想4亿年前的月亮,距离仅为现在距离地球距离的一半,在满月的时候,那皎洁明亮如大银盘般的月亮,或许看上去比太阳还要大上几倍呢,是不是很梦幻童话?
可是月亮正在离我们远去,总有一天,或许会完全脱离地球的引力而独自远行,到那时候,我们的地球将会何去何从呢?
有研究者进行过分析计算,也进行过计算机模拟,预估大约8亿年后,月亮就会彻底脱离地球而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过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到那个时候,人类或许早已离开了太阳系,遨游于宇宙之中,在宇宙中的诸多星系的诸多类地行星上,定居安家。也或许,到那个时候,人类的科技水平早已可以制造出许多个月亮,说不定到时候天上会有几个月亮同时出现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