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相信有不少人已经开始盘算要买些啥东西,还有什么时候去趟银行换现金发压岁钱了。
很奇怪,一到过年,大家都变得比平时更“慷慨”:
平时这舍不得吃那舍不得买,越到年关反而越大方,不还价就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搬。
这里我想提醒一句,你过年越大方,年后越遭殃。
虽说春节很重要,下面这3笔冤枉钱最好少花,不然后面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01-
置办年货的钱
每逢过年,很多人都会采购各种各样的年货,糖果、蔬菜、鸡鸭鱼肉、饮料等等,恨不得把冰箱塞满。
哪怕价格上涨的离谱,也咬着牙备上一些。
可实际上呢?
过年也就一周左右的假期,很多东西根本吃不完,零食干果倒是还能放,蔬菜肉食那些就不行了,不新鲜了不说还可能发霉变质。
以前是过年就没人卖东西了,都得提前准备好。
现在不一样了,很多超市过年都不关门,想要买什么东西随时都可以去买,完全不用提前囤太多。
所以说,置办年货时悠着点儿,买上平时一倍的量足够了,别瞎花冤枉钱。
02-
红包和压岁钱
过年发压岁钱,自古就有这样的习俗,可如今有点变味了。
见过不少这样的人,平常挣的不多,给自己买东西时抠抠搜搜,过年发红包倒是大气,派头十足。
完全忘了自己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每月背着车贷房贷,孩子的奶粉钱都要发愁,说是捉襟见肘也不为过。
结果就是,发完后,一边叫苦不迭,一边埋怨别人给自家孩子发得少,年也不过好。
体面是有了,兜里被掏得一干二净,只能发愁往后的日子该怎么熬过去。
03-
聚会喝酒的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流行起了同学聚会,各类饭店娱乐场所爆满。
本来大家一起简单吃个饭,聊一聊一年的得失,挺好的。
有的人却不自觉的摆起了谱,总选那些高端的餐厅、酒店吃饭,仿佛吃的不是饭菜,而是“面子”。
可过来人都知道,那些个高档餐厅说白了就是“智商税”,普通的凉菜稍微摆个盘就卖你大几百,吃不饱还给心里添堵。
更关键的是,搞得大家都拘束了起来,原本欢聚的热闹氛围都没了。
所以,没必要去那些个高档地方浪费钱,不嫌麻烦的话就在自己家里吃,既省钱又能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也别忘了,过年最重要的意义,是多陪陪家人,而不是喝酒应酬。
总之,建议大家,过年收起所谓的大方。
衣食住行别总想着面子,踏踏实实,守住自己的里子,为来年的生活开个好头。
最后,希望你我都过上一个既有意义又不破费的舒心年!
*我是武叨叨,专注阅读/认知/成长,带你每天持续精进,全网同名,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