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顶箱柜,搭配景泰蓝铜饰,富丽堂皇,不愧为柜中之王

花黎笙玥 2023-03-26 16:36:10

当我第一次进入花黎笙玥海南黄花梨体验馆的大门,一下子就被这庞然大物震感住了,它那高大壮观的体量,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压迫感。蜿蜒绚丽的木纹,和黄花梨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金黄色光芒,映入我的眼帘,深深地吸引了我,这种感觉,至今仍记忆犹新。

我仿佛还能感受到,当我打开柜门的时候,那黄花梨独有的天然香气扑面而来,芬芳馥郁,沁人心脾,令人心悦神怡。

这个家具就是——顶箱柜,也叫大四件柜,它是传统家具中名副其实的“柜中之王”。

(▲花黎笙玥的大四件柜)

顶箱柜是一对,一左一右摆放,像两个高大威猛的将军。中间是夹头榫平头案,其上有一个大理石插屏和一对掐丝珐琅的蓝色花瓶,呈对称布局放置。

明式家具的美,就在这一刻,展现无遗。

众所周知,海南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常被简称为“海黄”或“黄花梨”。正宗的海南黄花梨,木性稳定,色泽金黄温润,是硬木中的极品,堪称木中黄金,濒临灭绝,弥足珍贵,是明代皇家贵族制作传世家具的首选用料,其唯一产地就是中国海南省。

这款顶箱柜,通体采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储存下来的海南黄花梨老料,珍稀树种,极品木材,难能可贵,而且,是北京的中华木作大师胡生月的得意之作,采用传统木作技艺制作而成,也是珍贵的孤品,仅此一对。

(▲花黎笙玥的大四件柜)

胡生月,是中华木工委授予的中华木作大师。现任北京市东阳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红木产业主席团主席。是集设计、制作、修复、展示、典藏、传承于一身的木作大家。

他出生于东阳木作世家,其父胡兴福号称民国年间浙江木作行业的“第二把斧头”,声名甚隆。东阳胡家,是东阳木作手艺行业的一块响亮招牌。

(▲ 中华木作大师胡生月先生)

胡生月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家具——海南黄花梨家具和艺术品的创作。早年云走四方,博采南北各派木作精华,形成独特“胡氏木作风格”,作品被海内外知名收藏家收藏。

胡生月大师博采众长,匠心独运,妙手天成,将这款明式家具经典款式成功复刻,再度还原了明代文人高超的家具艺术水准。

(▲ 中华木作大师胡生月先生)

这款顶箱柜的尺寸:宽度106cm,厚度57.5cm,通高232cm。

古代顶箱柜也被雅称为“朝衣柜”,除放置被褥之外,也供放置官员的朝服,体量巨大,地位之高,堪称“柜中之王”。

(▲ 上方的顶箱和绚丽的木纹)

正面和两侧都是平的,采用平镶的作法,即板面和边框平齐,通体光素无纹饰,最为简洁利落,能更直观地呈现黄花梨的天然纹理之美。

对于比例和尺度,以及一些细微变化的把控,足以看出大师级水平的精湛和拿捏自如,体现出中华木作大师几十年的经验和功力。

顶箱柜的中间有闩杆,下部有柜膛。柜门也都是一木连做,规制严谨,很好的保证了木纹的连贯性和统一性,确保了颜色和纹理的协调。

(▲ 下方的柜膛和盖板)

在一个“立柜”上叠加一箱型“顶柜”,也叫“顶箱”,合成“顶箱立柜”组合。下方的柜膛有盖板,可以打开。这是传统家具特有的“闷仓”形制。

闷仓,是家具内可以密藏物品的空间,在柜身底部用严丝合缝的隔板开启,比较隐蔽,仿佛一个保险箱,很适合收纳贵重物品,这种设计非常人性化。

立柜内部是开放式,空间宽敞,可以自由安排,容纳大型的被褥衣物,或者其他大型物品。整个顶箱柜简直就是家庭的一个综合仓库。

这种纯无雕饰的大柜,除靠木材的天然纹理之外,也会利用铜件的造型取得装饰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柜的铜件采用了景泰蓝的工艺,面叶、合页均为莲瓣式,就连腿足也采用了景泰蓝的脚套,可以说是精美绝伦、情趣盎然。

(▲ 顶箱柜搭配景泰蓝的铜件)

景泰蓝,也叫“掐丝珐琅”,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诞生于皇宫,是皇家陈设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皇宫大殿镇殿之宝,有“皇家重器”之称。

景泰蓝以富丽堂皇、高贵典雅的特质绝冠天下,被誉为燕京八绝之首,是中华民族的艺术国粹。

(▲ 直足加景泰蓝的装饰)

亮蓝色为主的景泰蓝,再搭配金黄温暖的黄花梨色泽,交相辉映,形成绝妙的视觉反差,可谓是千娇百媚、奇光异彩。

顶箱柜作为现代人最喜爱的传统家具之一,因为超强的收纳功能,非常具有实用性,而且它比例匀称,方方正正,也非常方便跟其他家具组合摆放,合理占用空间。

简约大气的明式家具器型,木作大师的精湛制作,再加上顶级珍稀木材,使这对顶箱柜具备了极高的收藏、使用、观赏和文化价值,成为世代相传的传家宝。

海南黄花梨作为珍稀树种,生长极其缓慢,通常都需要几百年的周期才能成为优良的可用之材,这个期间要经历大自然的风雨摧残、风吹日晒,吸取天地精华,这些都是成材的关键,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好的海南黄花梨木材,如今真的是一木难求。

什么是顶箱柜

顶箱柜又叫四件柜,为居室组合家具,这类大柜大多成对,恰好四件,故而得名。因为上面的小柜与下面的立柜相连,一竖到底,故也称顶竖柜。

伍嘉恩女士在《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中介绍顶箱柜:“由上下两截组成,下一立柜,上顶柜又叫顶箱,由于柜子成对,每对柜子立柜、顶箱各两件,共计四件,所以又叫四件柜”。

顶箱柜由两部分组成,顶部为一个两开门的箱体,下部为一个两开门的柜子,柜子内下部有落膛,也就是柜肚子,一般有盖板,可以储存贵重物品。

造型端庄大气,容量也大,这样大气磅礴的家具,在古代多为皇宫贵族、达官贵人所用。

“柜”和“匮”是通假字,也叫“樻”,本身就有贵重的意思。据说在民国的时候,一对顶箱柜能换北京的一个四合院,足可见其名贵。

顶箱柜形体较大,所用材料非常讲究。两个顶箱的四扇门往往是施展板材自然纹理的主要部位,艺术表现力最强,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 顶箱内部绚丽的黄花梨木纹)

明代高端的顶箱柜多为黄花梨所制,海南黄花梨的顶箱柜是它的最高表现形式。

不需要太多的雕工和装饰,明式顶箱柜的简约,正好搭配极品硬木海南黄花梨那绚丽多姿的木纹和光辉,将黄花梨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使难得一见的黄花梨大料得到了一个完美展示的“舞台”。

(▲ 竖柜内部的黄花梨木纹)

明式家具,既是艺术,也是哲学,蕴含了很多文人的理念,它的形制历经岁月沉淀,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设计者们更尊重木材本身,更多展示的是自然,把自然的鬼斧神工挪为己用,更是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和思想哲学。

黄花梨的独特木纹,是树木在岁月中经历风雨等各种自然因素,加之自身高贵特质,经年累月而形成的勋章,是大自然最伟大的作品。

顶箱柜的历史演变

柜的使用历史悠久,据考证,我国箱柜的使用大约始于夏、商、周三代。古代的“柜”同今天的箱子,而古代的“箱”则指车内存放东西的地方。

周代便产生了“柜”字,但在此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中国人对于柜、箱、匣等藏纳家具的名称区分并非像现代一样清晰。

出土文物中,截至目前年代最早的柜子,应该是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的小箱和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彩绘二十八星宿衣箱了。

(▲曾侯乙墓的彩绘二十八星宿衣箱)

我们这里说它是箱子,是按现代人的说法,如果按战国时的称呼,则应称为“柜”。

如果按照现代人的视角来看,此时的柜,从形制到陈设更像如今所使用的“箱”。

根据马未都老师的说法,“柜”这个字,最早写成“匮”,《说文》中解释:“匮,匣也,俗做柜。”匮和柜是通假字。匣,就是盒子,说明早期的柜和盒子区别不大,分类比较混乱。。

到了汉代,才有了区别于现今所谓“箱”的小柜子,柜呈长方形,下有四足,柜顶中部有可以开启的柜盖,并装有暗锁,柜身以乳钉作装饰。

(▲许昌博物馆的东汉绿釉陶钱柜)

到了唐代,就有了较大的柜,能放置多件物品。宋代开始,已有专用的书柜,柜身呈方形,正面对开两门,内装两屉分为三格物。一直到明代之后,才创造出许多柜架类的新品种来。

直到宋代,古来沿流的这些问题才被分得越来越清楚。

更重要的是,宋以后的柜子在样式上,也越来越趋近我们今人对柜子“横拉设门”的认知。

(▲宋代《蚕织图》中的柜)

明代,为适应生活需要,又创造出许多柜的新品种来,有顶箱柜、书柜、圆角柜、亮格柜等,从而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古典家具中非常丰富的庋具体系,达到了世界家具艺术的巅峰。

顶箱柜是一种大器晚成的家具。在中国的家具史上顶箱柜成型较晚,但丝毫不影响它在明式家具中的地位,一经产生,便迅速风靡,成为皇族及达官贵人的上品家具。

(▲家具都有国家权威机构的材质认定证书和标签)

在中国明清时期,顶箱柜一般都是成对出现的,陈设于居室中,或两个并排摆放,或左右各一个对称摆放。

在紫禁城内的一些主要宫殿,如太和殿、保和殿、坤宁宫、乾清宫、养心殿、咸福宫内,都陈设有大型的龙柜,这些龙柜多数是顶箱柜,体型庞大,陈设在高大的宫殿里,显得恢弘大气、富丽堂皇。它们是皇权的象征,绝非百姓之用。

“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明朝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谈到家具设计时如是说。

成功人士大都拥有空间宽大气派的别墅豪宅,居室中若摆放一套如此做工考究的顶箱柜,让人感觉稳重古朴、气宇不凡,显示出了主人殷实的财力和家业,更彰显其高贵的身份、地位和不俗的文化品味。

非良木不择,非良工不用,非美漆不涂,非佳境不设。

这是东方美学的不懈追求,也是追求卓越的成功人士一生的信念。

(以上顶箱柜照片均拍摄于花黎笙玥海南黄花梨体验馆)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