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别急着裸辞,先看看《万物经济学》

刺猬公社 2024-05-22 11:32:21

文|啊游

编|陈梅希

去年夏天,朋友Luna裸辞后,开始尝试摆摊卖手工饰品谋生,但每天只有个位数的销量,很快让她认清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尽管硬拖了大半年时间,Luna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到了人生的分岔路口:左边,是彻底放弃自由职业,重新找个班上;右边,是坚持探寻生活的更多可能,投入一笔钱开设线上店铺。

Luna的故事某种程度上折射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共同困境,既有对自由的渴望,又不愿舍弃赚大钱暴富的欲望,两难的选择困境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判断力,往往是做出抉择、走出迷茫的关键。而一套有效且能切实运用于决策的思维路径,无疑是培养判断力的重要抓手。

《万物经济学》应运而生。

该片以经济学家薛兆丰的视角,对不同年龄、身份和行业的素人嘉宾进行了访问、探索,试图将抽象的经济学原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决策过程,从而加深观众对于经济学的认知与理解。

它的出现,第一次为社会大环境下努力生存的个体照亮了聚光灯,并在薛兆丰这位文化IP人物的加持下,为大众奉上了一本“绝处逢生”的经济学秘籍。

随着阅片的深入,慢慢就会发现,在这部内涵丰富有层次的纪录片里,能收获的绝对不仅仅只是“知识”,更宝贵的还有对待工作与生活的热情与勇气。

一堂年轻人的经济学课

经济学原本是一门将现实抽象成理论的学问,但《万物经济学》却选择了反其道而行。

以往的许多综艺节目里,薛兆丰留给观众的印象通常是,时刻保持理智、时刻引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的严肃形象。而在纪录片《万物经济学》中,尽管薛兆丰依旧是在围绕自身专业的“经济学知识”,为观众输出内容,节目的整体氛围以及其带给观众的感知,却大不相同。

在这档节目中,薛兆丰选择走出书斋,切身走到生活中去,走近每个复杂的个体,倾听他们遇到的现实难题。

“经济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问,它就像维生素,虽然每个人都需要它,但它却是乏味的,所以经济学必须要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才会变得更有价值。”节目的片头里,伴随着窗外传来的虫鸣与鸟叫,薛兆丰的旁白与悠扬的背景音乐一同响起。

短短六十余字,已经道尽了《万物经济学》的内核,这不是一场悬空的、彰显智识优越感的枯燥演讲,而是一堂试图将硬核知识与市井烟火结合起来的“趣味经济学”课堂。

每期30分钟的设定,将节目的经济学小班课氛围营造得恰到好处,至于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让观众吞下这颗浓缩的“经济学维生素”,考验的则是薛兆丰以及制作团队的策划功力。

社交平台上,我们发现观众将《万物经济学》称之为“送给年轻人的发财锦囊”,乍一看很难不有所怀疑,但认真看过节目后,会发现这样的评价其实并不夸张。

从节目选题来看,《万物经济学》的确每期都精准踩中了当代年轻人的现实困境,提出的问题也十分接地气。

节目最先讲述的是义乌创业者的故事,阿甜夫妇作为曾经月入5万的大厂员工,在前往义乌创业做电商后却收入寥寥。节目播出后立马登上了“#月薪5万夫妻裸辞义乌创业日入200”的微博热搜,评论区的网友纷纷表示“创业也很难”,并分享了很多自己创业失败的经历。

此外,节目还聚焦了AI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就业造成的影响。这部分的主要人物是一名受AI绘画影响而失业的原画师小林,看到小林在与AI绘画的比赛中失利时,弹幕上一直在飘过鼓励小林的暖心话语,也有不少观众表示自己在日常工作中遭遇过类似的打击。

至于最近更新的“短剧热拍下的‘竖店’”,虽然前往的是大众已经极为熟知的国内影视中心“横店”,但关注的却是过去半年来刚刚风生水起的“短剧”行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内容样态,短剧不仅收割了大量年轻人的时间和钱包,也在社媒上成为了最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从呈现形式来看,《万物经济学》没有大量堆砌经济学术语,而是采用了更为轻量、好理解的人文表达。

节目每期都会有一个“窗口人物”,比如前文提到的阿甜夫妇、小林等等,薛兆丰会与素人嘉宾一起四处拜访行业人士,在人与人实际的交流与沟通中,从经济学视角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与指导。

在“窗口人物”的选择上,节目团队大多选择的是刚步入某个行业不久、有着诸多困惑的年轻人,这也更容易让屏幕前的年轻观众更有代入感,仿佛就是自己在上一对一私教课。

与此同时,节目特意将“薛式语录”进行了摘录、强调,每期节目的最后也会对当期出现的经济学名词进行整理与释义,方便观众进行总结与回顾。正片内容之外,节目每期还推出了薛兆丰老师的语音加餐小课堂,帮助观众进一步丰富有关经济学的知识储备。

《万物经济学》采取了一种“走出去”的“教学”模式,这无疑是一种更开阔的视角,且能够容纳更多的人生可能。就像薛兆丰在安慰AI创业进展不佳的创业者佑江时,所说的那样:“用语言去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力量其实是非常微弱的,但是经验、事实和经历,是很有利的。”

一场数据背后的百态人生

“90%的人,创业都会失败。”“创业者的判断力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肚子饿了,有人是赶紧搞碗面来吃,读书人的想法却是先去研究一下水稻是怎么种的。”

观看《万物经济学》,时不时会遇到扎心时刻。 当一个个鲜活的经验教训明晃晃地摆在面前,当人与人的思维差异在对比中得到直观的显现,认知被打碎重建的痛感是不可避免的,但与这一切同时到来的,正是不可多得的“顿悟时刻”。

首期节目里,一向积极乐观的阿甜夫妇与薛兆丰前去拜访更为成熟的电商卖家,也许是对方更为强劲的实力让阿甜想到了自身的不足,也许是那句“大部分人都不适合创业”戳中了心窝,拜访结束后,阿甜还是没忍住掉下了眼泪。

但又不同于刻意的煽情或故意制造焦虑,《万物经济学》中虽然呈现了不少素人嘉宾落泪、失落、神情沉重的画面,最终结果却总是从泪水和打击中重获力量。

阿甜在用哭泣抒发完情绪过后,很快又恢复到了元气满满的状态,并感谢节目组提供的学习机会;在义乌做跨境电商生意的老板娘艺涵,一边哽咽着讲述过去十年间不断赔钱的起伏与跌宕,一边反复强调“所以更要努力”;创业者紫杰,头一天还在对全新的AI创业感到迷茫,后一天见识过同行的创业产品与思路后,虽然感知到了差距难免失落,却也因此领悟了未来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

“风口变得很快,但其中重要的决策点,需要权衡的要素,人的纠结,是长久不变的。”在薛兆丰看来, “经济学讲到最后,是一门研究人性的学问——你要什么?你要的东西怎么才能得到?变的是环境、风口,我真正关心的其实是‘不变’。”

身处现代社会,经济学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万物经济学》看似在聊生意、聊商业,但又何尝不是在展现人生百态。借由节目中呈现的真实故事,薛兆丰见缝插针地给观众解释了什么是成本效率,什么是边际的概念,创业需要的要素有哪些等一系列实用的经济学理论。

《万物经济学》理性,但不冷酷,处处流露出温情。

对于个体而言,《万物经济学》非但没有抛弃小人物的生活,反而帮助人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获得了努力生活、努力工作的勇气。

数据化衡量一切的社会里,人们通常更关注一个个数字,个体努力工作换来的成就被浓缩为一句“赚了还是赔了”,真实发生在人们生命中的付出与汗水、跌倒与爬起却鲜有人去关注。《万物经济学》却跳出来告诉观众:“大家以为经济学是关于数学、关于会计、关于炒股的,但经济学其实是关于每一个人的选择。”

没有故作高深的渲染银行、证券、投行等“高大上”金融机构的运作,有的只是俯下身来看清每一个在生活中挣扎的人。

对于宏观社会而言,《万物经济学》则是用小切口展现了大时代。

节目中,薛兆丰根据精心挑选的热门话题、问题、现象,选择城市、提取命题,从个人书斋走向城市街头,遇见面临不同生活境遇的百姓人物,一方面见证了经济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连结,另一方面也从经济学的视角上为这些热点话题做出了注解。

用薛兆丰自己的话来说,“经济学”是理解大时代的重要工具:“它不一定能改变世界,但一定可以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一部与时代同呼吸的纪录片样本

飞速变化的时代里,经常有人会对“我们是否还需要纪录片”提出质疑, 《万物经济学》则适时的提供了一个将纪实影像与时代脉搏相结合后,焕发长久生命力的新样本。

要想让纪录片能够焕发出直击人心的力量,最首要的事莫过于先搞清楚观众到底对什么感兴趣,以及,社会发展到底需要什么主题的内容?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2年,中国为知识内容付费的用户规模从0.5亿人快速增长至4.8亿人。2021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达到675亿元,是2015年的42倍,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808亿元。观众的审美需求、情感需求、娱乐需求和知识需求正历经巨大变化,其中,经济、教育、绿色发展是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三大议题。

结合着上述背景,再细细翻看优酷发布的纪录片片单,就会发现,这几年优酷纪录片一直在努力跟随用户的需求变化,布局自己的内容方向。

比如备受好评的《他乡的童年》就是在教育领域进行深入地探讨与剖析,今年还将上线全新拍摄的第二季;再比如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纪实类节目《地球修复师》也正在拍摄、制作过程中,将会对大量的绿色生态可持续议题进行探讨……

如此看来,《万物经济学》正是优酷纪录片在经济议题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从先前的经验来看,国内纪录片领域对于经济学相关主题的片子并不常见,而国外虽然有类似于《货币背后的秘密》《崩溃的银行》之类的经济学纪录片,但是这类片子记录的更多还是宏观的金融体系视角,能够聚焦到微观个体生活的纪录片少之又少。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万物经济学》不仅凭借着一场场“经济学漫游”走进了普通人关心的社会话题与热点,同时也填补了国内纪录片市场上的空白。

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薛兆丰表示《万物经济学》的内容出发点更多的是“人”本身在关注什么。“团队首先会考虑大家比较关心哪些事,再去找合适的普通人,因为不想选择媒体曝光度较高的对象,所以前期团队花费了很多精力在选人上。”

正因如此,《万物经济学》才能在社媒上收获了诸多反馈与好评。

据统计,节目播出后,相关的内容话题在微博、抖音、新浪、网易、快手等全平台共揽获了50个热搜热榜。 豆瓣、小红书等平台上,也有许多年轻观众纷纷发帖分享自己的“观后感”,担当流量自来水,号召更多网友关注这部“宝藏纪录片”。

《万物经济学》在社媒上的成功源于平台与网友的双向奔赴,而这也恰恰证明了:即便是看起来高深的、抽象的内容,只要能够与时代共振,从小切口抓取值得呈现的“真问题”,就总是具有存在的价值,能够打动人心。

纪录片本身的价值,也将因此而长存。

0 阅读:12

刺猬公社

简介:内容产业垂直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