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大起大落:国产动画的辉煌与思考
当《哪吒2》的内地票房一路狂飙冲破百亿大关之时,整个社交平台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炸开了锅。手机里的各个影迷群都在疯狂刷着同一句话:“把卡神的《阿凡达》从王座上拽下来!”可不是嘛,此前还从未有哪部国产影片能如此这般逼近世界第一的宝座呢,要是错过这个机会,说不定得再苦苦等上半个世纪。
回溯三个月前的首映日,朋友圈就像被分成了楚河汉界的两派阵营。原著粉们一个劲儿地吐槽魔童变成正太的人设改动,就差没跳脚了;特效党呢,却在扯着嗓子狂夸金箍棒震碎IMAX银幕的超震撼视效,那嗓门儿仿佛要冲破云霄。当时最乐观的预测机构,也只敢大着胆子预估60亿的票房,谁能料到这个裹着红肚兜的小娃娃,就像开了挂一样打出了国产动画从未有过的票房神奇曲线呢。
上映头三天就狂揽20亿票房,这就像是开场的一声嘹亮号角。当敖丙和哪吒在九霄云外展开“元神对决”的时候,真实票房战场也进入了白热化的白刃战阶段。10天斩获50亿、17天冲破100亿、23天达到120亿……这部顶着国漫光环的作品,就像一阵旋风,硬生生地把暑期档搅成了春节档那般热闹。连影院门口卖爆米花的经理都忍不住感慨:“上午场的座位都能被抢个精光,上次看到这样的盛景还是《战狼2》上映的时候呢。”
然而,就在影迷们雄赳赳气昂昂地高举“冲击180亿、狂虐好莱坞”的大旗时,市场数据却像一盆冷冰冰的冷水,“哗啦”一下浇了下来。八月中旬某个平平无奇的周二,《哪吒2》的当日票房一下子跌破2亿大关,相较于前一周,那跌幅简直就是断崖式的,高达67%。某平台的知名影评人打趣道:“这走势就跟参加奥运马拉松的选手似的,前三十公里把别人远远甩在身后,最后十公里却气喘吁吁,只能扶着路灯艰难前行。”
其实在这背后,老道的资深院线人士早就瞧出了门道。二刷率突破38%这个异常的数据,就像一个泄露天机的小狐狸尾巴,暴露了背后的真相。狂热的粉丝们把《哪吒2》当成了自己的“文化身份证”,有人甚至自爆都看了11遍。可普通观众的热情就像燃烧的火焰遇到了寒风,慢慢地消退了。一位参与过《流浪地球》策划的制片人私下里悄悄地说:“从特效轰炸到世界观设定,这部作品的上限也就那样了。”
在国际舞台上,最残酷的比较无情上演。官方宣称《哪吒2》杀进了全球票房前十,可跟《阿凡达》系列动不动就180亿的成绩一比,《哪吒2》的疆域就只能局限在中国市场这个小天地里了。行业论坛上还流传着这么个诙谐的调侃段子:哪吒要是想追上卡梅隆的蓝巨人,那得让全中国8亿城镇人口每人多掏钱买两张电影票,这还没算海外市场那将近80%的票房缺口呢。
不过呢,当我们放下那种非要“登顶世界”的执拗念头时,这部国产动画神话其实还是有它的非凡意义的。它以超级英雄片的水准对传统IP进行了重塑,让现代特效成功地把混天绫、风火轮这些极具文化内涵的符号给完美消化了。更关键的是,它向世人证明国产动画的票房极限是能够突破百亿大关的。要知道,三年前《哪吒1》的50亿票房纪录,还被看作是无法逾越的天文数字。
现在片方正卯足了劲儿冲击密钥延期,妄图挑战150亿的目标。但那些深夜两点还在给票房数据打榜的年轻人们呀,也许真的该清醒清醒了。与其死死纠缠于这些数字游戏,还不如静静地等待彩条屋的下一部封神宇宙。毕竟,亲眼见证国产动画真正征服好莱坞的那一天,才是专属于我们这代影迷的无上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