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古代人均寿命只有30-40岁,应该是差不多的。

史料各路大神都引用了,我也就不班门弄斧了,另外,史料矛盾的地方也不少,可信度也是个问题,毕竟谁也没法真正穿越到古代去统计,而根据墓碑的统计偏差会非常大(比如这一片突然糟了瘟疫,根本无法确定是否是正常死亡)。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另类的方法:身边统计学。

古代嘛,医疗条件肯定不如现代,在1949年之前,天灾人祸只多不少,人均寿命肯定更低。
以我姥爷为例,我姥爷是1930年生人,已经于2018年故去。他兄弟姐妹一共8人,还在世的只有3人,平均年龄80岁,还有2个早夭的(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一个45岁去世,一个61岁去世。那么我姥爷8个兄弟姐妹的平均寿命是:88+80×3+0×2+45+61≈54.25岁,这个数字虽然还能增加一点,但是已经基本无意义,结果是55岁或者56岁基本没区别了。我姥爷上一辈更夸张,我太姥爷那一辈,兄弟姐妹6个,一个71岁,一个63岁是寿命最长的,其他都差不多是30-40岁壮年而亡,还一个早夭的。也就是说,我姥爷1930年生人,他的上一辈(大概1900年左右出生)的平均寿命,差不多就是30-40岁。
再以我爷爷为例,我爷爷是1933年生人,目前还健在,他的两个兄弟平均寿命大概是70岁上下,看起来兄弟三个平均寿命80岁左右挺高的吧?别急,我太爷爷是逃荒来到的青岛平度,兄弟姐妹就活了他一个,他差不多活了50来岁,他这一辈的平均寿命怎么算?能有20来岁?
我太姥爷和太爷爷虽然出生在清末,那已经算近代了(1840年开始),医疗水平,粮食亩产量,日常生活水平肯定已经比古代高一些吧?清末的乱世,再怎么乱也不至于“十室九空,岁大饥,人相食”的程度,更何况,他们既然活到了1949年以后,起码有青霉素了,卡介苗也有了,天花也很难死人了,比起古代,条件还是进步了很多的。
青霉素的出现,挽救了数以亿计的生命。

总结,结合身边的统计学,可以做到管中窥豹,虽然不能说绝对准确,但是古代人30-40岁的寿命大差不差的。
公众号:【尼布尼布】,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