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2023年已经来到10月24日;在经历了8天的中秋、国庆假期后,打工人没办法再享受懒觉的生活,而要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日常的工作、学习中。
根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2022年底,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口高达13.45亿人,占总人数的95.34%,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全民覆盖。然而,坏消息是,2022年的参保人数比2021少了1705万人。更糟糕的是,居民医保下降了2517万人。对于此事,网友评论道,本身是惠民,最终成为人民的负担,弃保也是无奈啊。
事实上,大家绝对不是身体好,而是没钱了。目前由于每年的医保费用不断上涨,很多人负担不起,一些中年人身体素质较好,认为没必要买医保。还有一些医保受益面窄,很多项目不给报要自费,大病负担重等原因。打个比方,以感冒为例,以前不报销也就花个70到80元;现在报销完了,反而还要花300到400元。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不买医保了。
保费持续上涨,看不见头。医保减少,民众苦。保费上涨,何时休?生活艰难,无处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其实在居民医保退保这件事上,看似简单,实际上隐藏着无数错综复杂的因素,甚至涉及到了医疗保险政策、医疗服务质量、居民个人经济状况等多个层面。而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影响人们决定的关键因素。
首先,医疗保险政策是决定人们是否愿意继续参保的重要因素之一。政策的制定是否合理,是否能够真正保障广大参保人的利益,这些都是影响人们参保积极性的关键因素。而当政策出现漏洞,或者执行出现问题时,就可能导致部分参保人选择主动退保。
其次,医疗服务质量同样也是影响参保人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医疗服务质量不高,不能有效解决参保人的健康问题,那么参保人可能会选择放弃继续参保。此外,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会直接影响到参保人对医疗保险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最后,居民的个人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其是否愿意继续参保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一些经济状况较差的居民来说,他们在面对医疗保险的高昂费用时,可能会选择主动退保,以减轻经济压力。
免费医疗?
就这医保都赔钱 你们晓得吗 我们大医疗系统要不是国家补贴都要去街上要饭去了 你们缴个千来八百的怎么了 能看懂的知道我在说什么
有没有一种可能居民医保减少是因为参加了职工医保也就是五险一金是不需要买居民医保的[呲牙笑]
不累积最坑人
农保一年保险涨到400元/年在年轻人眼中4百多算不了什么钱,但是年长的人感觉舍不得…毕竟老百姓从苦日子走过来的…每天都在涨钱是否合理,老百姓是否有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