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坐牢16年,出狱后却发现自己在北京有264套房,价值10个亿

竹影摇风幽梦凉 2024-12-05 16:59:11

牟其中在90年代那会儿,在中国商界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他以其大胆的商业操作和惊人的财富积累速度,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这位商业大亨的生活路途并不平坦,可以说是充满起伏变化。他的年轻岁月里发生的事,似乎早就注定了他以后的生活走向。

1941年,牟其中出生在四川万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父母依然省吃俭用,希望他能够好好上学。

牟其中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成绩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也是同学学习的榜样。但他性格中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爱“吹牛”。

他经常夸下海口,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这让他在获得赞誉的同时,也招致了不少非议。老师不止一次地提醒他要注意言行,但这似乎并没有改变牟其中的性格。或许,正是这种敢于“吹牛”的特质,造就了他日后敢想敢做的商业风格。

牟其中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用笔杆记录时代的风云变幻。但高考的失利却给他当头一棒,让他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他没打算轻易放弃大学梦想,最后成功以特长生的身份上了大学。入学仅仅半年,他就因为学籍问题被学校劝退,大学梦再次破碎。连续遭遇挫折,牟其中却没打算低头。

听说了新疆艺术学院招生,他二话不说,背起包就去了新疆。结果他辛苦赶到新疆,却发现那所学院已经关闭了。求学之路的坎坷,让年轻的牟其中第一次体会到了“天不遂人愿”的滋味。

求学无门的牟其中不得不回到家乡,开始考虑生计问题。有人帮忙,他在本地玻璃制造企业找到了锅炉操作员的职位。每天早出晚归,重复着单调而辛苦的劳动。

与其他工人不同的是,牟其中并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他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业余时间,他看完了不少书,特别对政治话题特别感兴趣。随着知识的积累,牟其中开始尝试写作,并完成了人生中最早的两篇文章。

他满怀热情地将自己的“心血之作”公之于众,希望得到认可。只不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的文章内容被认为过于敏感,最终导致他因“思想问题”被捕入狱,开始了长达四年的牢狱生活。

这四年的牢狱时光,对牟其中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反思。他开始认真琢磨自己的生活,琢磨自己真正想追求的东西。而这段经历也让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980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也给牟其中带来了新的机遇。刑满释放后,他很快就看准了时代变化带来的商机。尽管身无分文,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决心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

1982年,牟其中与人合伙创办了“万县市中德商店”,开启了他的商业之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如何让自己的商店脱颖而出,成为了牟其中面临的首要难题。

于是他就在店里推出了“三包”政策,就是可以退货、换货、修货。在今天看来,“三包”服务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当时却是一个创举,让“中德商店”迅速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口碑。

牟其中除了提供“三包”服务,还额外提供了“四代”服务,包括帮忙买、帮忙卖、帮忙组织、帮忙运输。这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中德商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迅速站稳了脚跟。短短一年时间,“中德商店”就实现了盈利,牟其中也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8万元。

第一次的商业成功,让牟其中尝到了甜头,也更加坚定了他在商界发展的决心。他开始用钱买卖各种东西,从中赚了不少钱。可是,随着买卖越做越红火,牟中的野心也跟着大了,他开始走偏了原本的生意路子。

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大的市场,并于1984年将“中德商店”改名为“中德实业”,开始了快速扩张的步伐。为了筹集资金,他四处贷款,为了招揽人才,他开办夜校,培养自己的团队。

在牟其中的带领下,“中德实业”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从旅游、服装到造船、装潢,甚至涉足建筑行业,几乎无所不包。

他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大胆的商业操作,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了当时中国商界的风云人物。

1992年,牟其中的身价过亿,正式开启了打造商业帝国的道路。不过,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暗藏着不少隐患。牟其中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开始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他进行各种投机倒把活动,甚至从事一些违法的商业行为。

1983年,由于“投机倒把、买空卖空”,牟其中第二次锒铛入狱,这次的刑期是11个月。

第二次入狱的经历,并没有让牟其中吸取教训。出狱后,他变本加厉,继续进行各种高风险的商业操作。他坚信“高风险高回报”,并不断挑战法律的底线。

1991年,牟其中策划了“罐头换飞机”的传奇交易。他利用前苏联解体后经济困难的局面,以低价的日用商品,从前苏联换回了四架图-154民航客机,然后转手卖给四川航空公司,从中赚取了巨额利润。

这笔交易在当时轰动全国,也让牟其中的名声达到了顶峰。牟其中靠“罐头换飞机”赚了大钱,这让他更相信自己,人也跟着傲娇了起来。他成立了南德集团,并将业务扩展到房地产、航空、农业等多个领域。

他提出了许多宏大的计划,例如炸开喜马拉雅山,引印度洋暖湿气流进入中国,将青藏高原变成鱼米之乡,开发满洲里,将其打造成“北方的香港”。

这些计划虽然听起来天方夜谭,却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那些看似宏大的目标,最后都没能成真。南德集团的快速扩张,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回报,反而使其陷入了巨大的债务危机。牟其中的商业模式,建立在高风险、高回报的基础上,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满盘皆输。

随着南德集团的经营状况日益恶化,牟其中的违法行为也逐渐暴露出来。

1999年,这个人因为涉嫌信用证诈骗被警方逮捕,最后被判了无期。这标志着牟其中商业帝国的彻底崩塌,也宣告了他的商业传奇的终结。三次入狱的经历,贯穿了牟其中的人生。

从早期因“思想问题”入狱,到中期因“投机倒把”入狱,再到后期因“信用证诈骗”被判无期徒刑,牟其中似乎一直在挑战法律的底线。他虽然拥有过人的商业天赋和胆识,但却缺乏对法律的敬畏,最终自食恶果。

牟其中在服刑的日子里,始终没有丢掉希望。他积极改造,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并坚持写作,记录自己的思想和感悟。

他开始认真回顾自己的过往举动,意识到自己的生意做法有问题,还有对法律不太在乎的态度。他逐渐明白,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更应该是对社会规则的尊重和遵守。

牟其中在监狱里,还是能跟外面世界有些交流。他的前妻夏宗伟经常去探望他,并为他传递一些外面的消息。牟其中在监狱里,夏宗伟的鼓励成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2016年,牟其中因表现良好,获得减刑,最终出狱。他出狱后意外地发现,自己名下竟然拥有264套房产,总价值高达10亿元人民币。

这些房产是当年南德集团为员工建造的宿舍,由于种种原因,最终登记在了牟其中名下。这笔意外之财,让牟其中重拾了重返商场的信心。

他召集了南德集团的旧部,成立了新的公司,并邀请他的第一任妻子杜宗莲加入,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他表示,要吸取过去的教训,重新开始,打造一个全新的商业帝国。

牟其中的再次创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人认为,他宝刀未老,仍然有机会东山再起,也有人认为,他年事已高,时代已经变了,他的商业模式已经过时,很难再取得成功。

牟其中的商业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空手套白狼”。他善于利用信息差和资源不对称,以小博大,创造了“罐头换飞机”这样的商业奇迹。但是,这种做法其实挺有风险的。

它缺乏稳定的盈利模式,过度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一旦出现意外,就会导致全盘皆输。牟其中对法律的漠视,也是他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人一心只想着怎么赚钱,不管是不是违法,最后还是被法律收拾了。

信息来源:

《前中国“首富”、南德集团前董事长牟其中服刑16年今日出狱》澎湃新闻

《最高法裁定提审牟其中案:曾入狱18年 坚持申诉无罪》新京报

《前首富牟其中出狱后发现——在北京还有264套房子!》观察者网

文/编辑:清辉夜凝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