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过去交公粮的那些事

飞阳自 2024-03-25 05:17:37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农村人,都经历过交公粮的事。

其实,那时候人们也称为上统购,其中可分为公粮和余粮。公粮就是后来的农业税;余粮就是后来的提留款。

我们生产队是全区纳粮大户,因为水田多,种植水稻面积宽,人均面积一亩多,也是全区分产到户水田最多的生产队。

那时候,交通不便,任何东西都是肩挑背扛的,包括肥料、种子,缴公余粮也不例外。

粮站设在镇上,距离家里有十多里山路。每年要缴两次粮,上半年收成了小麦、油菜、胡豆,缴一次,称为“小春”作物;下半年秋收后缴一次,水稻、玉米,称为“大春”作物。我们这地方是以大春作物为主,一般稻谷人均是一百二十斤左右,玉米要少些,因为旱地少的原因,只缴五六十斤。

由于离粮站比较远,缴粮食那天,母亲早早地起床,煮上青菜干饭,青菜是“干青菜”,用毛米汤泡后,用刀切碎,放上化猪油在锅里炒香后,上面盖上米饭,加少许水,小火闷一会……这样的青菜炒饭,很香,吃起来很有胃口,能吃饱,耐饿。因为缴粮一般都要大半天,天不亮就出发,粮食都是头一天装好了的,男人挑上百十来斤,女人用背笼背上一口袋……

一般在路途中都会休息一下,很少有一肩挑到点的。

到粮店后,前面早早地都有人排好了队。收粮食的分成了若干个仓库——稻谷、玉米、小麦等分别各是一个仓库。每个仓库都有两个工作人员,一个负责质量(干湿、洁净问题),一个负责过秤、开单。

缴粮不打麻烦还是快,一般下午都可以回家,回家时还顺便带点肥料回来……偌是遇上那年天气不好,或收粮食的人刁难,说你粮食不干,要重新晒,或重新用风车扇……那样,有时都搞到夜深或第二天去。

记得每次缴公粮时,总是看见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衣着破烂,满身漆黑,特别是那脸黑得发亮。拿着帚把,在缴粮队伍或晒场四处捡粮食……听人称他“黑沙锅”,家里非常穷,往往吃了上顿无下顿,政府每年都给他救济,可他老婆又不会过日子,又拖着二三个孩子……又不会种庄稼,一年四季都靠在粮站里捡粮食,当然,粮站里能捡些粮食,有时,遇上好心人还能送上一点,或在仓库前,台秤边捡一些,粮站的工作人员拿他也无法,只能睁只眼的闭一只眼……

0 阅读:0

飞阳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