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崽,鬼子崽!”
上世纪40年代,吴善学经常被村子的小孩围住侮辱,还会朝他扔石头。
长大后他才知道,他的母亲曾是慰安妇,而亲生父亲是日本鬼子。
知道真相后的他,竟然要去寻找日本亲爸。众人好奇询问,他只有一句话“找到一刀砍了他!”
那么,后来罗善学找到父亲了吗?
被日本军队掳走
2007年,日本公然挑战历史底线。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二战时日本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的罪行表示怀疑。
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在“慰安妇”诉讼案终审中,无视史实和幸存者证言,判定日军没有强行绑架、侵犯中国妇女。
这一颠倒黑白的判决,激怒了中国人。面对日本的行径,志愿者们自发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慰安妇幸存者,希望用她们的证言还原历史真相。
这时,韦绍兰和罗善学母子,勇敢站了出来。他们本可安度余生,但为了让真相大白,重新揭开了自己的伤疤。
韦绍兰,1920 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的童年,虽不富裕,却充满了快乐。田野里的嬉戏,家人的关爱,让她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
长大后,她嫁给了罗巨贤,婚后的日子平淡而幸福。他们一起耕种劳作,看着女儿的诞生,这个小家庭满是温馨与希望。
然而,1944年,日本军队扫荡,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小古告屯。
24岁的韦绍兰,抱着襁褓中的女儿,匆忙出逃。可命运却对她露出了狰狞的獠牙,她不幸被俘虏。
和其他7名妇女一起,被带到了离家20公里外的沙子岭慰安所。在那里,暗无天日的生活开始了。
她不仅遭受着日军的侮辱,还要为他们洗衣服、做饭,过着奴隶般的生活。仅仅一个月后,她惊恐地发现自己怀孕了。
三个月后,韦绍兰终于等来了机会。趁哨兵打盹,她紧紧抱着女儿,拼了命地逃走。她一刻也不敢停歇,走了三天两夜,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
可等待她的,不是温暖的怀抱和安慰,而是丈夫的不理解、质疑和嫌弃。
曾经恩爱的丈夫,仿佛变成了陌生人。不久后,女儿因病去世,这让她痛不欲生,夫妻感情也彻底破裂。
绝望之下,她喝下了农药,幸好被婆婆及时救回。
面对肚子里的孩子,丈夫坚决要她打掉。在那个医疗条件有限的年代,这谈何容易。再加上婆婆的出面劝说,韦绍兰最终留下了这个孩子,生下了罗善学。
活在阴影下
罗善学的童年,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苦难。父亲罗巨贤对他十分厌恶,两三岁了还没有名字,韦绍兰心疼地给他起了小名阿告。
可在村里,他却被孩子们叫做鬼子告、鬼子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得知了自己的身世。
在学校看了相关电影后,他终于明白母亲曾经受过的侮辱,这让他痛苦不堪,甚至痛恨母亲将自己带到这个世上。
他只读过三年书便辍学了,回家帮着家里干农活,后来又帮大伯放牛维持生计。家人的冷漠,周围人的歧视,像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
弟弟甚至恶狠狠地说要找人砍死他,妹妹嫁人后也很少回家。绝望之下,他也曾喝农药自杀,幸好被救了回来。
成年后的罗善学,感情之路同样坎坷。韦绍兰心疼儿子,为他介绍对象,可一提到他的日本人血统,便无人愿意嫁给他。六次相亲,均以失败告终。
他也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会重蹈自己的覆辙,于是断绝了娶妻生子的念头。
1986年,罗巨贤去世,罗善学披麻戴孝为父亲送葬。从那以后,他逐渐被村里人接受,可依旧孤身一人,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
2007年,因为日本对罪行的否定,慰安所资料馆开始寻找亲历者。韦绍兰和罗善学母子勇敢地站了出来,罗善学成为了唯一公开承认,自己是慰安妇后代的人。
结束一生
2012年,母子俩的故事,被拍成了纪录片《三十二》,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人们被他们的遭遇所震撼,对日本的罪行更加愤怒。然而,那些被侵害者,终究还是没有等到道歉。2019年,韦绍兰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罗善学只有孤身一人,整天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到2023年3月,他突然患腿疾住了院。
可没想到,半年后,他再次因血管瘤破裂住院。进行了多次治疗,他的病情仍旧不见好转,没过俩月,便离世了,享年79岁。
回顾韦绍兰的一生,被抓去慰安所时,她抱着女儿和其他女人关在一起,在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中,是女儿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
逃跑时,她不顾一切地奔跑,五六个小时未曾停歇,心中只有回家的信念。回家后,面对丈夫的冷漠和女儿的夭折,她的世界崩塌了。
发现怀孕后,她想通过暴力流产结束这一切,却未能成功,最终在婆婆的劝说下留下了孩子,她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
罗善学也曾试图亲近父亲,可换来的只有暴力和谩骂。为了获得家人和村里人的认可,他肯干最脏最累的活。
父亲患病期间,他悉心照顾,父子关系才有所缓和。
2007年,他和母亲勇敢地揭露日军罪行,即便日本政界无动于衷,他们也从未放弃。母亲去世后,他逐渐释怀,最后一次露面是在2020年参加大学生慰问活动。
日本方面,一直以证据不足为由否定“慰安妇”罪行。面对韦绍兰等人的起诉,更是以个人不能起诉政府为由推诿。
他们试图掩盖历史,可真相永远不会被掩埋。这段历史,是我们民族的伤痛,更是全人类的悲剧。
我们必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让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发生。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走向真正的和平与未来。
参考资料:
文汇报——罗善学:“日本仔”的人生
澎湃新闻——罗善学:我是个不该出生的人
澎湃新闻——二战期间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韦绍兰之子罗善学离世
免责声明:本账号部分图片和内容,都来自官方媒体或互联网,如果存在侵权或其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马删除,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一部分进行了润色,如有雷同,请不要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