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十年以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一直是许多人的追求。然而,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人们开始纠结于是否购房负债。本文将深入探讨购房对个人财务状况的影响,以及人们为何依然对房产执着不放。
近二十年来,"有房才有家"的思想逐渐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思想的形成来源于人们普遍认为房价会持续上涨。想象一下,如果你听说你心仪的一套总价100万的房子下个月就要涨价10万,你是否会尽快凑够钱购买呢?这种思维背后的逻辑是,当商品价格上涨时,我们的消费心理会发生变化,我们感受到钱变得不值钱,于是我们会更快地花掉手中的钱,以免贬值。当大家都这样想的时候,整体消费会增加,由此带动了人们的收入增加。而收入增加又进一步推动了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在通胀的环境下,生产、消费和投资都在扩张,经济也进入了正轨。
更重要的是,在通胀周期中,债务压力会逐渐减小。这就好比十几年前,那些借贷购买房屋的人,如今手握着几百万的资产,却只需要偿还一两千元的房贷。因此,在通胀状态下,借钱购买房产本质上是一种加杠杆赚钱的方式。然而,如果你购买的房产价格不再上涨,负债购房是否仍然划算呢?
从居住的角度来看,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来购买一件商品,而且还要承担债务,显然对一个家庭的财务状况非常不健康。然而,许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借款购房实际上与租房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一种将租金支付给房东,另一种将贷款支付给银行的方式。因为即使房屋是永久产权,但你见过有人住进已经有30年历史的房子吗?房屋使用的真实年限就是贷款能够提供的最大年限。因此,即使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你也不太可能愿意继续为一件已经无法再使用的商品支付债务。
而且,畸形的房屋租售比使得购房成为了人们的首选。与租房相比,购房的居住成本差距巨大。人们追求房产的安全感,实际上是追求资产的增值。然而,一旦资产不再增值,所谓的资产也不如存款划算。在大城市,拥有500万的房产仍然意味着你需要朝九晚六工作,而有500万的存款则可以通过低风险投资摆脱内卷的束缚。
对于那些声称不在乎房价涨跌,只打算购买自住房的人来说,他们应该问问自己一个问题:以自己目前的收入水平购买一件价值数百万的商品,是否真的负担得起?
是否购房负债?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购房对于个人财务状况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决定购房前,我们应该深入思考自己的经济能力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购房不仅仅是一个居住问题,更是一种财务决策。
这个作者你是天上来的吧[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没文化就多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