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搬家”,3万吨车站整体90°旋转,38天弧形平移288米

泽元聊国际 2023-06-03 23:51:14

挪动3万吨的建筑,不需要使用起重机,中国工程师想了一个妙招让它自己走。

建筑打包你听说过吗?一栋房子居然可以整体原封不动的搬到另一个地方?这可真是字面意义上的“搬家”啊!

搬建筑在我国并不多,但是这个在欧美地区是常见的操作,特别是在美国,“搬家”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他们的房屋都是木头制作的,重量非常轻,搬建筑的公司需要把房屋与地基进行分离,之后就用起重机把房屋吊装到一个大型的运输卡车上,然后这栋房子就可以整体搬离了。

这种搬家方式我国的工程人员看了很心动,修公路时遇到钉子户就可以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方式不会破坏房屋的结构要比拆迁要好得多。但是我国的房屋都是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普通的民宅最次也是砖混结构,重量比木制建筑大的多,这样的房子显然不好搬。

这对于基建狂魔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我国福厦漳高铁在建设时就遇到了搬家的难题。在高铁的规划线路上有一座车站,这座车站名字叫做后溪长途汽车站,后溪车站的外形非常现代,一看就知道这个车站是新建的还没有使用多长时间。当时修建时厦门市投入了很多钱,拆了非常可惜。于是工程专家想到了整体切割搬离的办法,把这个大家伙移动到轨高铁路线旁边的空地上。

不过这个后溪车站的外形实在难倒了一大帮工程师,后溪车站修的十分狭长有166米,宽度为33米,整个车站的建筑面积达到了2.88万平方米,重量更是惊人有3万多吨。

这么大的一个家伙哪个起重机能够吊起来呢?我国最大的龙门吊宏海号也只能吊22000吨,另外也没有哪个工程车辆的底盘能够承受住这么重的建筑,这要多少个轮胎才能承载这个重量啊?专家通过计算后得出起码要5000多个。

显然传统的搬离方式行不通,只能用一些新手段了。

为了让这座汽车站给高铁让路,专家们探讨了多种办法,最终采用了交替步履式顶推平移技术。这个技术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在建筑的底部安上一定数量的千斤顶,用这些大号的千斤顶把整个建筑顶起来,然后这些千斤顶调节升降角度实现建筑的整体平移,整个技术的难点在于精度的把握。

方案确定以后,专家带领着工人用大型切割机切割后溪车站的底下二层承重柱,每切割一个就用若干个步履行走器顶上,切割完毕以后一共顶上了532个步履行走器,整个建筑就像长了脚一样可以多方向移动。尽管如此,3万吨的大家伙移动速度是非常慢的,因为它的惯性实在太大了,为了避免危险,工程专家把速度限定在每天7.5米,这个速度人的肉眼甚至察觉不到它在移动。

让一个3万吨的建筑走路,最难的地方是如何控制每个步履行走器移动的距离和角度,在距离上需要精确到毫米级别,靠人为来控制是完全行不通的。在500多个步履行走器上,专家安装了623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数据汇总到后台,利用计算机模拟精准的预测出后溪车站最佳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

每个脚移动多大的距离,什么时候哪只脚该动,哪只脚坚决不能动都计算的一清二楚。一旦整体误差超过2毫米,系统就会自动警报,红光会闪烁不停,这时工程专家就要认为的做调整。

一般情况下这栋建筑是自己行走,不需要人为干涉。计算机处理数据后会将结果反馈给每个步履行走器,告诉它们下一步该怎么走,就这样500多只脚井然有序的做着动作,可以说这套系统就是500多只脚的大脑,有了它后溪车站才能平稳的前进。

后溪车站一共走了38天的时间,移动了288米,终于将路线让了出来。施工团队这次尝试无意中创下了一个世界记录,这次“搬家”行动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迁移,后溪车站的重量是法国凯旋门的两倍,埃菲尔铁塔的三倍,这次行动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基建工程师的智慧。

之前国外一谈到中国基建就会说我们有廉价的劳动力,中国是用人海战术完成的基建升级,这一次搬移心动啪啪的打了欧美专家们的脸,我们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也有斗转星移的智慧。随着我国科学的不断发展,这样的奇迹会越来越多。有了这个成功案例后,我们修建铁路遇到障碍可以不选择拆除,用这种交替式步履平移技术能节省很多人力和财力。

0 阅读:6

泽元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