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北京是什么水平?自主安排经费,学生实践资源丰厚!

高考志愿孙同学 2025-01-10 14:49:00

进入2024年尾月,回顾这一整年,中国航天又取得了许多科技成果。

6月25日,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6月22日,中、法合作研制的“中法天文卫星”升空;10月31日,我国“爱因斯坦探针”天文卫星在轨交付并正式命名为“天关”,开启了X射线时域天文学探测;11月14日,发射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

细数今年各项航天成就会发现,我国众多高校都参与其中,它们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许多智慧和力量。例如11月15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搭乘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点火升空。其中,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静电探测团队牵头研制的静电探测载荷也实现了天舟飞渡,开启了该校太空静电探测的历史先河。

据悉,2022年我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但空间碎片对空间站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极大威胁。针对微小空间碎片探测这一难题,信息科大机电工程学院唐凯副教授带领团队提出了“静电探测微小空间碎片技术”。而该项技术不仅被静电领域唯一院士——刘尚合院士评价为“开创了静电探测领域全新研究方向,是从0到1的突破”;也被空间碎片领域专家评价为“是我国空间碎片探测技术领域的一项原始创新,为人类的太空探索做出了贡献”。

也正是由于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外非接触碎片探测领域的空白,众人开始重新审视信息科大的机电工程学院。为什么在机械制造领域有着深厚学术积淀的机电工程学院仅用两年时间就走向太空?那么本篇文章就为大家解答这一问题。

我们说,学科质量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科研和教学的基底。根据软科公布的2024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信息科大共有6个学科跻身全国前50,其中机械工程是机电学院的特色优势学科。而自“学科交叉融合”提出以来,该校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整合仪器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其他优势学科资源,又开设了智能感知与控制、智能制造与装备等多个学科方向,打破了原有学科壁垒。

如此,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就可以将不同学科知识相互交织,编织成一张多维度知识体系网,让学生能获取更全面立体的知识架构,并拓展他们的知识边界与思维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科大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推动了科技创新,也催生了多个“新工科”专业,例如需要具备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智能制造专业;融合人工智能、艺术思维和设计能力的智能交互设计专业…… 这些专业大都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契合,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学生。

此外,在教育教学方面,该校机电工程学院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培养。为保障学生实践,形成实践氛围。例如该学院每年都有50多万的创新专项经费,能够支撑40多个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且经费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同时,学生竞赛如果拿到国家或省部级奖项,则在研究生推免、荣誉奖项评选等环节有资格获得素质加分,拥有更强劲的升学或就业竞争力。

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名校林立的首都,该校都已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金字招牌”。不管是学科建设水平、还是科研成绩,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都有着极为突出的实力,更能综合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帮助学生实现跨学科发展。因此,若你也想选择一个好的平台成就自我,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