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五次科举都落榜,写《天工开物》成百科全书,明亡后成禁书

歪史 2022-09-17 23:58:28

明清易代之际,绝不仅仅是皇帝换了人,也不仅仅是江山换了姓,这次因为流寇引发的意外导致中国和世界彻底割裂,西方列强因为地理大发现而四处掠夺财富而后武装起来掠夺更多的财富,而东方的大清防汉如防贼,文字狱自始至终,保甲制度如影随从,始终坚持宁予友邦勿与家奴的方针,导致了全体国民不进而退。

当然,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你不跟上就注定落后,当满清如火如荼的搞文字狱的时候,西欧并没有一样,他们依据航海知识先是发现新大陆,四处建立殖民地,掠夺财富,而后用掠夺来的财富开展科学、教育等,进一步拉开差距。到了清末时候,和世界的差距已经不是一个梯队的,简直是人和猴子的区别,这一点,被权威归罪为儒家,坚持认为所谓封建制度导致了如此大的差距。

实际上呢,不说和世界的差距,明清的差距依然泾渭分明,在晚明的时候,出现了李时珍、宋应星、徐霞客、吴又可、徐光启等人的科学著作和世界的差别部队,甚至,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除清朝之外的地方有着不错的贡献,而大清呢从定鼎天下没多久之后就全面封禁了此书,导致的结果就是民国初年,科学家要跑到日本去寻找全书。

万历十五年,宋应星出生于江西,祖上都是官宦出身,甚至他曾祖但如果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务,但是他先后五次参加应试,分别是万历四十四年、四十七年、天启三年、七年、崇祯四年,但是每次都落榜,这对于从小颇有名气、出身官宦人家的他不得不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对于当时来说,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更添读书。

无法中榜的他感于“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萌生了著书立说的念头,正好三年后,被选为江西分宜教谕,有了生活来源的他开始编著《天工开物》,崇祯十年四月写成,由友人涂伯聚发行。全书三十八卷,里面收录了当时能够知道的所有科目,譬如农业、手工,机械、砖瓦、陶瓷、硫磺、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成书的时候,已经是李自成捣乱北方的时候,他自己或者明朝朝廷都没有想到7年后,山河变色,河洛膻腥,而宋应星的本意是想教天下人知道粮米如何二楼,蚕丝如何织造,事与愿违,在当时仅仅出版两次就因为江山易主而封禁。

天工开物出版之后,迅速洛阳纸贵,次年而宋应星也因为成绩优异而被提拔为福建汀州府推官。十三年辞官归乡。十六年,前往安徽亳州就任知州,期间民乱不断,甚至连府衙都没有,州内因战乱破坏,官员大多出走,百废待举。甲申年,对时局无奈的宋应星弃官回乡。而京师也在李自成的攻击下陷落,崇祯自缢。

南明时候,宋应星和其兄宋应声曾在南明任职。清兵南下,隆武二年年大哥宋应昇服毒殉国,宋应星弃官隐居不仕。永历十年,宋应星这一年他草成了其兄的《宋应升传》,在历史上变失去记载,也就是说他逝世于什么时间是不确定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致死没有投降清朝。

崇祯十年,天工开物出版时候就引起不小的轰动,但是此后战乱纷杂,大江南北都遭遇兵乱,尤其江南更是人间修罗场,不仅人民流离失所,经济奔溃,手工业等也遭遇灭顶之灾,清兵入关,扬州、江阴、嘉定等江南手工业核心区域城市被摧毁,许多手工业基地成为一片废墟,以受影响不严重的山西潞安,明末有织机三千余张,到顺治十七年仅剩二三百张,减少90%多,其他区域可想而知,结果就是本来有希望赶上科学末班车的我们眼睁睁的看着错过了机会,随后社会形态全面倒退。

而天工开物也一样,在顺治初年出版时,因为里面胡乱、北虏等伺候引来轩然大波,得位不正,极度精神敏感的满清全面封禁了这部著作,里面只要部分章节如同落叶一样散在其他图书中,冰火两样情,在满清被封禁的书飘洋过海到了朝鲜日本,到了西欧,在这边都得到了应得的重视,先是汉文版本风行世界,在19世纪初先后被翻译成法英德等文,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

然而,在满清,因为封禁,清末的时候连中文版本都找不到,丁文江打算重印的时候,不得不从日本寻找全本来, 他在《重印天工开物跋文》中记述他在国内千方百计想找《天工开物》,却找不到的经过。而当时在日本,其实《天工开物》一书反而非常容易见到。不得不说非常讽刺。

尴尬的是,这样一位科学巨子,现在的我们依然对他非常不公,知之甚少,去年,被电视台的人剃了头发,一生不降的他不知作何感想,配图部分来自《忘川风华录》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