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山的雨从来不会迟到,就像娱乐圈的镜头永远在等待故事。当玫瑰园的水雾裹挟着咸涩海风扑向人群时,有人撑着黑伞轻笑:"这场面比大S婚礼那天的大风还戏剧化。"确实,十年前那场被风吹乱的婚纱,如今化作墓园里被雨打湿的郁金香,倒是完成了某种宿命般的首尾呼应。
要说安保措施比颁奖礼还严格,防窥雨棚支棱得比舞台顶灯还夸张,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谍战片。六个机位的直播车在三百米开外挤作一团,活像抢食的秃鹫。这年头连悲伤都要明码标价,家属哭够三分钟就能冲上热搜榜,你说魔幻不魔幻?

那位抱着骨灰盒的韩国欧巴,硬是把悼亡现场演成了韩剧番外篇。白天跪着摆泡菜锅,晚上被拍到在便利店啃饭团,这剧情反转比《顶楼》还刺激。要说深情,他手上那条据说能通灵的水晶链子倒是挺唬人;可看看财产公证处刚流出的文件,价值两千万的信托基金受益人栏可是空着呢。这年头,眼泪能造假,法律文书可不会演戏。

汪某人这会儿正在对岸摔酒瓶,社交媒体小号凌晨三点还在单曲循环《等你等到我心痛》。要说他不想来,海关记录显示人明明就在台北;要说他能来,看看禁止令上的红印章,比结婚证上的钢印还鲜艳。这对怨侣的剧本,连金牌编剧都不敢这么写——离婚时撕得全网皆知,死后倒上演起"阴阳两隔情未了"。

最绝的是那个雕像企划,听说要请意大利大师照着二十年前的杉菜造型雕。要我说,不如直接装个全息投影,每月初五十五还能搞个粉丝见面会。资本家的算盘打得响,陵园参观票预定量三天涨了五倍,旁边花店老板乐得连夜把白菊批发价抬高三成。

小姨子抹着眼泪说"姐姐最爱体面",转头就被拍到在化妆间补了三次妆。狗仔的镜头可比记者的笔尖毒辣,眼线晕没晕染,睫毛膏结没结块,都是能上头条的细节。倒是那位传说中爱逛夜店的妹夫,这会儿鞍前马后端茶递水,愣是演出了二十四孝好老公的戏码。

要说这场葬礼最值钱的周边,非子女信托协议莫属。条款里写着"每月生活费按通胀率浮动",却把探视权锁在遗产执行人手里。要不说豪门水深,连悲伤都能换算成小数点后四位的数字。律师楼灯火通明那几晚,可比灵堂的蜡烛亮堂多了。

医疗记录显示,从确诊到进ICU不过四十天,这病程快得连狗血剧都不敢这么编。但你要真信了"突发恶疾"的说法,可就太天真了。看看病历卡上那些被马赛克掉的药名,再瞅瞅保险受益人变更记录,活脱脱一部现代版《甄嬛传》。

粉丝们举着应援手幅哭成泪人,殊不知他们眼泪浇灌的流量田里,营销号正连夜收割热搜话题。有人统计过,#最后一程#话题下的广告植入比偶像剧还密集,从骨灰盒到旅行团,商家把黑色经济玩出了花活。

雨停时分,管理员拎着钥匙串叮当作响:"各位抓紧时间,下个明星家属预约的三点场要来了。"你看,连悲伤都是限时体验版。玫瑰园的海风依旧咸涩,只是不知裹着多少真心的盐粒,又掺杂多少利益的沙尘。

#豪门遗产暗战# #泡菜锅供奉之谜# #葬礼黄牛票炒翻天# #病历马赛克疑云# #韩式哭丧文化输出# #骨灰盒时尚单品# #明星墓园观光热# #生前合约比冥币值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