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养了个白眼狼!”
前几天,闺蜜又在小群里痛斥儿子的不是。
她的儿子进入青春期后,要么说话就开怼,要么问到跟前他也不理,气得闺蜜三天两头找我们“倒苦水”。
不得不说,养孩子真的太难了。
前几年,我们都羡慕闺蜜,把儿子教得服服帖帖,几乎没听说过有“鸡飞狗跳”的时候。
那时候,闺蜜经常批评我们管孩子太拖泥带水。她表示,管教孩子就是要“快准狠”。
如今看着闺蜜的“痛苦”,我们也不知道从哪里安慰。
但是,从闺蜜的亲子关系中,想起了《正面管教》一书中的一句话:
一种教育方法对不对,就看它是否长期有效。
5岁的孩子吼他一句,就能制止行为,10岁以后呢?
10岁的孩子打他一顿,就能管两天,15岁以后呢?
父母于子女,的确有很多制衡孩子且见效快的方法,但往往是见效越快,伤害越大。
教育是生命之间的滋养,不是百米冲刺的赛跑。
为人父母,要警惕以下3种“见效快”的教育方式,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在用。
打骂式教育-“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电视剧《你好检察官》中,有个叫李铭起的孩子,家境优渥,却和其他孩子一起,对同班同学进行校园霸凌。
朝人家扔篮球、冷水浇头、强迫交纳“保护费”,被霸凌的同学不堪侮辱,选择结束生命来逃离这一切。
一个家庭条件很好的孩子,为什么会把同学逼向绝境呢?
李铭起的爸爸是一名企业家,雷厉风行的性格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在亲子教育上,他也讲究速战速决。
他的教育理念就两个字:吼和打。
霸凌事件后,律师找到李铭起了解情况,当他吓得不敢回答时,爸爸直接一脚踹向了他。
《父母的觉醒》中说:“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方式,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暴力教育,传递给孩子的除了沿袭一生的恐惧、不安,更可怕的是处理事情的方式。
父亲每次落下的巴掌,无异于在告诉孩子:只要不听我,打一顿最有效。
成为妈妈后,我深刻体会到为人父母的难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孩子能快速改变、越来越好。
看过一个题为“当父母打你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的调查,对800人进行了问卷抽样:
A.改 B.怕 C.恨
结果显示,40%选择了“怕”,60%选择了“恨”,选择“改”的却是零。
被打的孩子,从来都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
不可否认,当身体和力量均占上风的成年人,采取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几乎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然而,孩子不是敌人,教育也不是战场。
用悬殊的力量让孩子屈服,这不是教育,而是教训。
内疚式教育-“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所谓的内疚式教育,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相对应的概念:罪疚诱导。
意思是关系中的一方通过让另一方感受到内疚,从而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愿。
也就是说:当父母不断地给孩子制造内疚,就是在为自己积攒道德资本,为接下来的控制做准备了。
就像综艺《不要小看我》中黄小桃的妈妈,因为4岁的女儿背不出课文而情绪失控:
“她每到那个地方又背错,我就抽自己一耳光……然后我就看到,女儿的表情变得特别的惊恐”。
这就是在通过给女儿制造内疚而控制她。
而从小经历内疚式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也特别容易为别人的情绪负责,甚至就会形成我们常看到的“讨好型人格”。
边界模糊不清,事事自我归因。
当“负罪感”成为生命的底色,一个人就很难感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
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说过: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觉得“我值得”,最差的教育是让孩子觉得“我不配”。
“内疚式教育”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那就是“我如果不能让父母满意,那我就不配得到他们的爱”。
这样的孩子很难实现自我成长,他们习惯了顺从和讨好父母,以此获取自己的存在价值。
但真正的爱没有愧疚,只有轻松自在。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拥有精神上独立的资本。
欣赏和接纳,才会让孩子把“我不配”的思维转化为“我值得”的力量,找到自我的价值。
恐吓式教育-“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微博上曾做过这样一个小调查:那些被恐吓长大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结果显示:有78%的人说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过父母的恐吓,其中有39%留下了心理阴影。
有一位网友的回忆很扎心。
小时候,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
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就是捡来的,再这样我就把你丢回去。
就因为妈妈的这些话,她被吓了整整18年,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哪一天会被抛弃。
所以,小时候无论父母说什么,她都一一顺从,总会在他们面前表现得乖巧,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 。
因为害怕被抛弃而讨好,是威胁式育儿下成长孩子的常态。
《无条件养育》中提到过,父母的这种做法叫“爱的撤回”:是一种情感抛弃,它是比体罚更冰冷的惩罚。
尤其是父母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之类的话,就是在“扼杀”孩子的安全感,会让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让孩子有一种心理负担:我只要乖乖听话,爸爸妈妈才不会丢下我。
被威胁后变得乖巧和听话的孩子,只是因为“恐惧”和“害怕被抛弃”而选择的被迫妥协,而非发自真心地想去做。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
一个人长期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源于内心的认同,而不是外界的压力,比如威胁。
孩子所有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都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认同。
它包含鼓励和尊重,让亲子关系达到“双向流动”。
只有让孩子有一种“我是被爱着的”的自信,才能在他心里筑起一座爱的“归巢”。
亲子相处时,父母可以发脾气,但绝不可假装抛弃、逼迫妥协和情感控制。
因为它们传递了一种信息,那就是“你并不是真的爱他,而是只爱不犯错的他”。
在孩子通往成功的路上,大人多一份忍耐,情绪收一点、语言柔一点、尊重多一点。
让爱在放肆中滋养,教育在成长中克制。
只有这样,孩子的成长才会装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