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大清失去半壁江山。在失去东北退路以后,面对汹涌澎湃的反清浪潮,大清走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十字路口。宣统皇帝退位交出江山,还是和革命党殊死一搏?毫无疑问,对于一个统治中国276年的政权来说,轻易放弃江山是不可能的,而大清麾下最强的武装力量,便是北洋六镇。于是在排挤袁世凯收回军权、重用满人成立皇族内阁的基础上,摄政王载沣派镶黄旗人、陆军大臣荫昌督师南下,准备一举扑灭革命党,再造大清江山。结果荫昌对军事一窍不通,也毫无统兵实战的能力,彻底辜负了摄政王载沣的期望。皇族内阁的总理是庆亲王奕劻,副总理是那桐和徐世昌,这三个人都是袁世凯的政治盟友,而袁世凯继承了李鸿章的衣钵,统领北洋十余年,是北洋六镇官兵都服气的老领导。他们便劝摄政王载沣:“非袁世凯不能收拾局面。”载沣遭遇巨大的军事政治失败,又见群臣的意见一致,便在10月14日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到湖北后又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命他全权镇压起义。随后袁世凯任命冯国璋为第一军总统,11月底便焚烧汉口、攻克汉阳,将革命军逼到武昌城里。同月袁世凯任命张广建为山东布政使,让他奔赴济南收取山东。12月,袁世凯派北洋军第三镇兵临娘子关,挫败阎锡山和吴禄贞的晋燕联军。命河南布政使倪嗣冲统兵进入安徽,北洋军第二镇统制王占元统兵逼近潼关。这一系列战事,意味着袁世凯巩固了大清北方局势,随时可以提兵南下,和革命党会猎于江南。所以在1911年底,袁世凯是大清唯一能用的人,袁世凯的一举一动,决定了大清的命运,乃至中国的走向。此时的袁世凯是金戈铁马,只手弄乾坤。南方的起义军虽然人多势众,拥有的兵力总数也占绝对优势,但问题是,起义队伍里的实力派如新军统领、咨议局成员、豪商士绅等等,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扩大地方权力,对战争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只要大清皇帝退位,中国改朝换代,他们就满足了。而革命党扎根于城市,论战于报纸,根本没有左右局势的实力,能掀起这么大的革命运动,无非是在汉人对大清不满的历史进程中,革命党“排满反清”的口号,成为最大公约数,团结了大多数地方实力派而已。革命党想打仗,但没有实力发起战争。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起义阵营的目的不同,并没有统一的领导,不能有效调动人力物力。一盘散沙的阵营,只能被袁世凯压着打。所以在北洋军的几次打击后,起义军便提出议和的要求,说只要袁世凯能调转枪口,逼大清皇帝退位,就拥戴袁世凯做大总统。而经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英法德日美俄等国,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他们特别害怕南方的反清革命燃起熊熊烈火,扫荡了他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这些国家也在积极调停南北战争,希望中国保持和平状态,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如果南北战争实在停不下来,这些国家就准备出兵,直接干涉中国内政了。外国对南北战争的立场,导致辛亥革命后独立的省份,特别担心外国出兵干涉,重演一次八国联军侵华。真到了那个时候,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必然受到损害,自己的利益也不一定能保得住。于是外国的立场,更坚定了南方起义阵营的议和立场。既然外国希望和平,起义阵营希望和平,大清唯一能用的人是袁世凯,那么议和这件事,便是南方、外国和袁世凯的三方谈判。这个时候,袁世凯该如何选择?继续在满人帐下做奴才,随时被王公们替换掉,还是顺势而起,做开朝立国的大总统,这个选择其实并不难做。1912年1月1日,南方各省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致电袁世凯,说就任总统是因为南方各省缺乏统一机关,不利于和大清朝廷对等谈判,暂时就任而已。1月12日,庆亲王奕劻在朝堂提出,民国政府有待清室的条件。1月16日,袁世凯亲自逼宫,说大清皇帝退位后仍保持尊号,享受岁费。1月26日,袁世凯授意段祺瑞等北洋将领发出通电,请求大清皇帝退位。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清室条件》,带着溥仪退位。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提交辞呈。2月15日,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中国历史上流血最少的一次改朝换代,就这样轻松完成了。原本辛亥革命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是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等人发现,如果和大清一刀两断,就失去了满蒙疆藏等地的法理依据,中华民国的合法领土,就只有汉地十八省。为了继承大清的政治遗产,他们便出台了《优待清室条件》,允许大清皇帝继续使用尊号,中华民国以外国君主之礼对待,每年拨给费用四百万两,大清王公的世袭爵位称号不变,满蒙回藏的王公世袭爵位不变。通过这些条款,中华民国保证了满蒙疆藏王公的既得利益,换取他们对中华民国的支持,以及大清和中华民国的合法过渡。总的来说,中华民国就是没有爱新觉罗家的大清,但因为政体改变,中华民国没有自古以来的神圣皇权加持,权威远远不如大清。
袁世凯则风云际会,凭借北洋将领的支持,外国、革命党、大清的互相妥协,摇身一变成为这个新政权的大总统。
2
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共同把袁世凯推到大总统的宝座上,看起来袁世凯得到天大的便宜,实际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是个烫手山芋。在政治方面,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的时候,依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实行的是总统制,大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还是政府首脑、海陆军最高统帅。这个大总统是实权职位。但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以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前,南京的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样一来,袁世凯的中华民国大总统便成为虚职,实权属于可以竞选的责任内阁。孙中山等人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就是希望让出大总统宝座以后,还能通过选举组阁,重掌中华民国的军政大权。事实上,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以后,同盟会也改组为国民党,双方始终在扯皮斗争,导致一年的时间,内阁总理就换了三个。这样的混乱政局,非常不利于民国的中央政府统一意志,推行建设国家的政策。在经济方面,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更虚弱。大清的最后几年,不论是皇族内阁、铁路国有,还是贬黜袁世凯、设立陆军部和海军部,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大清在向地方实力派收权,重建中央集权制度。辛亥革命,本质上是地方实力派对中央集权的反扑。所以在辛亥革命以后,各省的督军、市长、议长等实力派,很快就利用改朝换代的机会,得到职权范围内的财政权和人事权。这意味着晚清的中央集权功亏一篑,原本属于中央的权力下移到地方。既然地方得到财政权和人事权,便会提出地方自治的政治纲领,并截留税收留在地方使用。这样一来,袁世凯的中华民国,能从地方提取到的财政收入就非常有限。据留下来的历史档案显示,民国初年各省的农业税,大部分被地方截留,中央政府真正的财政收入只有海关关税和盐税。大清时2.9亿两的年度财政收入,民国初年连一半都得不到。但袁世凯要花钱的地方却很多。民国继承了大清的政治遗产,做为代价,必然要继承大清的债务,所以袁世凯刚做大总统,就接手了大清留下的5.26亿美元的债务,此外还有全部公职人员的工资、全国50万军队的军费、政府和军队的日常开销。以虚弱的财政应付如此庞大的开销,民国政府显然力不从心。所以说,做了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其实是接了一个烫手山芋。3
袁世凯是在大清朝堂搏杀数十年的政治强人,麾下有全国最精锐的八万北洋军,面对纷繁复杂的民国政局,政令不行的弱势政权,他会怎么做呢?当然是肃清政敌,整顿吏治,重建强悍的中央集权制度。他在大清时期就是知名的改革派人物,不论是编练新军、创建警察制度,还是设立新式学堂、开办矿务总局、协助预备立宪,袁世凯都是主导这些改革事务的人物之一。这样的人,绝对不是满脑肥肠的昏庸官僚。而且慈禧太后死后,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贬黜回家,正是因为大清皇族要搞中央集权,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很难说袁世凯没有深度思考过。那么民国的乱象从何而来,因何而起,袁世凯也不可能不清楚。所以袁世凯要重建中央集权制度,本质上是和革命党合流推翻大清之后,以汉人的身份接续大清中央集权的路,反过来对付夺权的革命党。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就必须死。因为1913年2月,民国首次国会选举中,国民党获得多数席位,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理事长宋教仁即将出任内阁总理,组建国民党的责任内阁,并继续在法律层面削弱大总统的权限。
一旦宋教仁组阁成功,便意味着国民党重新取得民国的政权,那袁世凯准备重建中央集权的野望就要破灭,宣统年间出兵打仗、和革命党谈判、回京逼宫也都成了给国民党做嫁衣裳。这不是被人耍了吗,对于袁世凯这种政治强人来说,这能忍?所以宋教仁刚赢得选举,就在上海被人刺杀。归根到底的说,宋教仁不是死于袁世凯的野心,而是死于国民党和北洋的权力斗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政治强人袁世凯和革命领袖孙中山的斗争。他只是夹在其中的牺牲品。宋教仁死后不久,孙中山就到上海和黄兴见面,提出要武力讨袁,同时报纸上发表《大总统之叛逆》之类的文章,在舆论上批判袁世凯。民国政局走到这一步,袁世凯也知道,政治分歧最终要用军事来解决,南北战争一触即发,于是在4月份以盐税为抵押,签订了“善后大借款”的协议,向英法德日俄借款2500万英镑。有了钱,北洋政府就有了底气,北洋军就有了士气。紧接着在5月份,袁世凯命段祺瑞为代理国务总理,并和黎元洪结盟,派一万精锐军队开进湖北,占据了长江上游的有利位置,从而在北、西两面战略包围东南地区。这样一来,袁世凯在财政和地缘方面,就占了先机。1913年7月“二次革命”正式爆发,安徽、广东、福建、上海等地纷纷宣布独立,但短短三个月后,冯国璋便攻占南京,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失败。国民党失败的这么迅速,除了没有直属军队、实力不强以外,根本原因在于,袁世凯能用盐税抵押借到2500万英镑,孙中山却没有抵押物,向外国借不到钱。孙中山曾希望得到日本的支持,但日本给袁世凯借了钱,当然希望袁世凯打赢战争,然后获取丰厚的回报,对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并不热心。而这次战争的胜利,最大战果是袁世凯的北洋军占领了云南、贵州、广西、浙江、福建、四川、疆藏之外的大部分省份,在全国各派势力中,拥有绝对压倒性力量。至此,袁世凯的地位彻底夯实,他终于可以推行中央集权了。于是在1913年底,袁世凯宣布国民党为非法组织,取消国民党籍议员的资格,并下令解散各级议会,这样就没人能对袁世凯指手画脚了。随后袁世凯发布政令,废除各省的自治权,并任命了省巡按使到县知事的各级行政官员,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军政体系。但在袁世凯的计划里,这远远不是终点。袁世凯是1859年生人,在出任民国大总统之前,始终在大清朝堂做官,不是追随李鸿章和荣禄做事,就是和庆亲王等满洲王公结盟,要么就是给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摄政王载沣跪下磕头。在新生的民国政权,袁世凯这代人是老派人物,身上有浓厚的旧时代习气,在他们的认知里,君臣纲常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东西。那么要重建中央集权,身处民国的袁世凯,就没有任何现代经验可以借鉴,他唯一可以借鉴的经验是被时代抛弃的大清。所以在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以后,袁世凯认为还缺一个东西——皇帝。民国大总统虽然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但和自古相传的皇帝相比,皇帝有“君权天授”的神性,以及两千年历史的强大惯性,在世人的心目中,皇帝的权威远远超过大总统。如果能重立皇帝,用皇帝的权威重建中央集权,是不是比大总统更好一些?或许,袁世凯是这么想的。当然这个想法的背后,肯定有袁世凯的个人私欲。就这样,在公私两方面因素的驱使下,1915年12月,袁世凯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准备登基称帝,成立中华帝国。洪是洪武的洪,宪是宪法的宪。但是袁世凯没有想到,他走到这一步,反噬也就开始了。
4
袁世凯称帝这件事,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对于四万万老百姓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态度,只要能驱除外侮守护太平,让老百姓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不论民国大总统还是洪宪皇帝,其实都一样。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对于袁世凯来说,称帝是重建中央集权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称帝意味着重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法统,追随袁世凯的,主要是杨度等君宪理论的拥护者。那为什么和袁世凯共事的大清遗老们,不积极拥护袁世凯呢?他们当然拥护君宪制,但宣统皇帝还在紫禁城呢,人家爱新觉罗家276年的江山,论法统论权威,都比袁世凯强太多,如果是拥护君宪,他们宁愿拥护宣统皇帝,也不拥护袁世凯。所以袁世凯称帝,君宪制的大多数拥护者成了看戏的一群人。真正对袁世凯称帝不满的,还是地方实力派。那些督军、议员、官员、地主豪商们,已经在辛亥革命后摆脱大清的束缚,在民国初年的纷乱政局中尝到甜头,不仅保住了经济利益,还扩大了政治权利。“二次革命”后袁世凯重建中央集权,让他们非常不满意。而且袁世凯派到各地任职的北洋军政官员,在拥有地方权力之后,也和当地的士绅名流、地主豪商合流,成为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例如在南京任职的冯国璋,保护东南地方的利益,其实就是保护自己的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袁世凯以民国大总统的身份称洪宪皇帝,就完全破坏了自己施政的合法性,地方新旧实力派们便有了充分的条件,向民国初年的中央集权倾向反扑。具体的做法很简单,他们假意赞成袁世凯称帝,等改元诏书发布以后,更改国体便成为事实,地方实力派们迅速起兵,以讨袁的名义重建地方权力体系。虽然没有全国性的串联,但很巧合,这是全国地方实力派的共识。
1915年12月“改元诏书”发布,同月,梁启超和蔡锷就组织起“护国讨袁”运动,武力捍卫共和国体,袁世凯命四川巡按使、成武将军陈宦征讨护国军,结果陈宦和护国军达成和解。而坐镇南京的冯国璋,既不支持袁世凯称帝,也不支持护国军,领导东南地区和云南、北京鼎足而立。众叛亲离之下,袁世凯深感政治生命已经终结,谋划数年的中央集权也走不通了,1916年6月因尿毒症去世。5
袁世凯称帝当然是历史的倒退,这篇文章绝不是给袁世凯洗白,我想说的是——袁世凯称帝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清末新政的延续,是袁世凯这个老派人物唯一能想到的重建中央集权的手段。袁世凯称帝失败,也和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一脉相承,都是政治、经济、军事权力下移到地方以后,对中央集权的抵制。民国初年的几件大事,总结起来,其实就这么两句话。袁世凯失败之后,各省的实力派再无约束,联省自治一度成为主流政治理念。打着联省自治旗号的北洋军阀们,动不动就脱离中央政府的管理,主张联省自治的广东军阀陈炯明,最终也坑了孙中山。众人寄予厚望的中华民国,正式进入群雄纷争的乱世。既然乱世是地方实力派争权夺利开启的,那么终结乱世的,便只能是自下而上闹革命,从基层农村开始重建地方权力结构,铲除地方实力派存在的土壤,进而重建中央集权的农民革命运动。从这个角度来看,重建中央集权是发轫于晚清,收功于新中国。袁世凯称帝,不过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试错阶段。
作者:温伯陵 来源: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