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苏-35的中国之旅与未来去向

凤栖梧桐花满枝 2025-02-10 17:20:41

朋友们,咱们今天不聊别的,就聊聊这苏-35。这玩意儿,在中国空军里,那可是个传奇,或者说,曾经的传奇。2014年,咱们一口气买了24架,那阵势,真是风光无限。可转眼到了2025年,这苏-35在咱们空军的地位,却有点……怎么说呢,尴尬得像个沉默的局外人,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这飞机,还能飞多久?还能飞去哪儿?

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得好好捋捋这来龙去脉。想当年,咱们空军的主力,还是那些老伙计——第三代战机。跟那些军事强国比,技术上确实有些差距。而咱们自己造的那些牛气哄哄的第四代战机,歼-20、歼-16,那时候还在襁褓里呢,没法大规模装备部队。所以,为了撑撑场面,也为了学习学习先进技术,引进苏-35,这买卖,看着还真挺划算。

这苏-35,说白了,就是改进版的苏-27,号称“四代半”战机,装备了先进的雪豹E雷达和117S发动机,飞起来那叫一个灵活,机动性杠杠的。当时买它,除了弥补技术上的短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咱们当时的涡扇-10发动机技术还不太成熟,苏-35上的117S,能帮咱们好好研究研究,取长补短嘛。

不过,这苏-35的风光日子,可真没持续多久。随着歼-16、歼-10C、尤其是歼-20的批量服役,苏-35的优势瞬间就被碾压了。在各种对抗演习中,“被击落”的次数多了,这老家伙的地位,也急转直下,从曾经的明星,变成了今天的……陪练。

要说这苏-35的性能,其实也一般般。它的航电系统,跟咱们国产的歼-16比,那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儿。综合性能上,也完全不是对手。说实话,就这水平,咱们只买24架,已经算是给足了面子。想想埃及和印度,人家买的时候那叫一个豪气,可最后怎么样?结果不都一样吗?

所以现在,这苏-35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咱们国产战机当陪练,帮它们提升实战能力。这地位,你说尴尬不尴尬?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苏-35,以后怎么办?转手卖了?理论上是可以的,毕竟这玩意儿好歹也是个先进战机,总比报废强。可这二手战机,价格能打多少折扣?俄罗斯那边,肯不肯卖?这一系列问题,都得考虑清楚。

说实话,把这些苏-35卖掉,可能性并不大。这涉及到技术保密、国际关系、经济利益等等一系列复杂因素。你想想,真要卖了,那些买家会怎么看?会不会觉得咱们的技术不行,才把这么先进的飞机转手?影响不好啊!

所以说,苏-35在中国空军中的这段经历,就像是一场短暂而精彩的演出。它曾经闪耀,也曾经黯淡,但它最终的归宿,却难以预料。也许,它会继续在训练场上默默奉献;也许,它会迎来新的主人,开启新的征程。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段值得我们回味的故事,一段关于技术发展、国际关系、以及军备竞赛的复杂故事。

接下来的文章,咱们还会继续聊聊解放军战机的发展历程,敬请期待!

那么,朋友们,你们觉得苏-35还有哪些故事值得挖掘?它在中国的命运,又将如何走向终局?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探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