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可当人生走到古稀之年,老伴先走一步,剩下的那个人就像丢了拐棍的独行客。德惠市的陈大爷就站在这个坎上——74岁的农村老汉,守着五间平房和三万块的年收入,在相亲市场上竟成了"香饽饽"。
九年前老伴因脑瘤去世后,前来说媒的踏破了门槛,可老爷子相看了二十多个愣是没成。您说奇怪不奇怪?这年头农村老头找对象,咋比城里小伙挑媳妇还挑呢?
陈大爷的算盘打得噼啪响:租地加补贴年入两万,存款利息再添八千,在朱城子镇绝对算得上"钻石王老五"。可相亲对象开口要两万彩礼时,老爷子当场就急眼了:"要是能陪我到死,五万都行!"这话听着硬气,却透着一股子心酸——他哪是舍不得钱,是怕花了钱还买不来真心。
红娘给介绍的马大妈倒是另类。72岁的农村老太太刚送走脑血栓的老伴,地里活计一把好手,开口闭口却像情窦初开的姑娘:"天南海北不在乎,就找真爱!"见着陈大爷第一面就红了脸,攥着红娘的手直发抖。可老爷子瞟了一眼就摇头:"眼缘不对。"
这场相亲活像两台年代久远的收音机,怎么也调不到一个频道上。马大妈说"有爱能多活五年",陈大爷嘟囔"七老八十还爱啥";老太太憧憬"要像原配夫妻",老爷子直言"就是搭伙过日子"。最绝的是当马大妈怯生生问"我想要的爱你能给吗",陈大爷搓着裤腿沉默半天,憋出三个字:"给不了。"
结局让人啼笑皆非——一个捧着真心找爱情,一个揣着存折找保姆。马大妈临走时还念叨"明明能活五年,有爱能活十年",陈大爷转身就嘀咕:"这把年纪还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这场夕阳红相亲像极了两片飘落的枯叶——马大妈还想借着最后的风力起舞,陈大爷早已认命地躺在了泥土上。现实给浪漫主义狠狠上了一课:当七旬老人还在纠结"眼缘",当存款利息成了相亲筹码,所谓的"黄昏恋"早被剥去了文艺滤镜。
不过话说回来,陈大爷的清醒何尝不是种智慧?他知道这个年纪的"爱"不过是病床前的一杯温水,马大妈的执着又何尝不是种勇气?就像老房子着火最难扑灭,迟来的心动反而烧得更旺。只是啊,老年人的婚恋市场终究是家超市——有人挑包装,有人看保质期,最怕的是拿着买玫瑰的钱,最后拎回家一捆大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