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北大高材生赴美读博,因嫉妒枪杀5人,直言后悔学物理!

汧以说国际 2023-08-06 12:51:02

文| 图南

编辑| 晓张

1991年11月1日,赴美留学的北大高材生卢刚,在学校里枪杀5人,还致1人终身残疾。死亡的5人分别是卢刚的中国师弟、导师、导师助理、系主任、副校长,1名学生秘书受重伤。

卢刚

卢刚曾是亲人朋友眼中的天之骄子,他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优异,为何最后会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他在成长过程中到底经历了什么?杀死5人后他又怎么了?本期晓张说带您回顾这一震惊中外的枪击案。

从小性格孤僻

卢刚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出生于1963年,父母都是厂里的职工。家里总共有3个孩子,卢刚是最小的,他还有2个姐姐。

情景再现(非本人)

父母二人很看重他们的宝贝儿子,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给卢刚,他们的这些行为甚至还引起了两个女儿的不满。

卢刚在家里可以说是“霸王”,小时候的他经常和姐姐打架,两个姐姐都不敢惹他,因为他一不开心全家人都不得安宁。

他性格不好,从小就没什么朋友,邻里街坊的小孩看见他都避而远之。长时间下来,卢刚的性格变得孤僻。

情景再现

卢刚身上有一个优点经常被父母拿来炫耀,那就是他聪明,学习好。不善言辞的卢刚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在班里名列前茅,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一面墙。

1981年高考过后,卢刚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物理系录取,他也成为全家人的骄傲。其实,物理并不是他自己选的,而是父母执意让他填报的。

北京大学

那时,卢刚一心想学计算机专业,但父母觉得计算机不可靠,还是物理稳当。那时候互联网在我国还没有普及,卢刚父母也没见过世面,所以他们就反对儿子报考计算机。

获得赴美留学名额

在北大读书的4年,卢刚没什么朋友,不少同班同学甚至和他都没怎么说过话。他在学校做任何事都是一个人,刚开始还有同学想跟他交朋友,但卢刚总是很冷淡,最后大家都远离他了。

孤僻的男孩

他不喜欢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有时候还在背后说别人坏话。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众人的反感,以至于辅导员都找他谈过好几次话,让他摆正心态做好自己。

北京大学人才云集,大一大二的时候,卢刚的成绩在整个物理系算不上优秀,比他厉害的人一抓一大把。

这种落差感让卢刚难以接受,他开始恶补物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经过一番努力,他的成绩慢慢提上去了,排名也一点点靠前了。

学校课堂

到了大三的时候,卢刚开始考虑自己以后的出路,到底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一番思索下,卢刚决定继续求学。

自费留学对于工人家庭出身的他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他只能争取国家的公费留学名额。

为了成功赴美,卢刚使出了全身力气,每天待在实验室,吃饭睡觉都在那儿,都快达到走火入魔的程度。

北大物理学院

最后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入围“直博”名单,获得了为数不多的公费留学名额。

1985年夏天,卢刚从北京大学毕业了。8月,他搭乘飞机前往美国爱荷华大学读博士。那时的他是父母心中的骄傲,他自己也洋洋自得,觉得地球都应该围着自己转。

人格扭曲,狂妄自大

在爱荷华大学读博期间,卢刚跟以前没什么两样,还是特立独行、独来独往。他跟外国同学经常闹矛盾,甚至还出手打人,学校都给了他严重警告。

大学

卢刚跟导师的关系很一般,两人常常因学术问题起争执,他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虽然有矛盾,但导师戈尔咨也没当回事儿,他觉得卢刚只是太专注于学术研究了才这样。

到了美国的卢刚在生活上变得放荡,除了经常出入一些酒吧、夜店外,他还频频进入色情交易场所,和国内的他判若两人。

卢刚也谈过恋爱,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自己是一个见异思迁、没有恒心的人。多年来频繁换女友,中国的外国的,已婚的未婚的,良家女失足女,他和这些人都谈过,但也只是短暂玩一玩,兴趣过了就火速分手。

不过,需要承认的是,虽然他的生活非常不堪,但他的智商确实非常高,学习能力也很强。刚读博的一两年,卢刚就发布了几篇高水平论文,还拿到了丰厚的奖学金。

然而,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到来,让卢刚又一次怀疑自己的能力,也致使他走向无尽的深渊。

中国师弟山林华

1987年9月,爱荷华大学来了一位中国留学生山林华。他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是公费留学生。

山林华

山林华出生于1964年,他的老家在浙江嘉兴一农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平时靠种地和打零工维持一家的生计。

他是一个非常努力上进的孩子,从小就学习刻苦,再加上聪明的头脑,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山林华算得上天才少年,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跳级,16岁的时候就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成为一名大学生。

少年班

他的专业也是物理学,在国内读了本科和硕士后,又获得了公费读博的名额,这便和卢刚有了交集。

山林华和卢刚是同一个导师,但山林华的性格稳定,在学习方面态度非常谦虚,也比较会说话,和导师同学们的关系很好。

两个中国学生拜在同一个外国导师门下,这本是一件好事,毕竟能相互照顾。可卢刚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山林华来了以后,自己的风头被抢走了。

山林华

导师戈尔咨很看重山林华,经常邀请对方跟自己做项目,师徒两人还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

这让卢刚心理很不平衡,他觉得这些原本应该都是自己的,却被一个后来者抢走了。于是,他开始看不惯山林华,觉得对方是溜须拍马之人,经常对他冷言冷语,还时不时造谣污蔑山林华。

卢刚

读博期间,山林华和一位安徽来的女留学生恋爱了,两人经双方父母同意后,领了结婚证。得知这一消息后,卢刚内心更不平衡,他甚至把山林华视为仇敌,处处跟他作对。

怨恨成倍增加

在确定博士毕业论文选题的时候,卢刚又出问题了。他放弃了导师帮他选的课题,非要自己选一个导师不擅长的方向,甚至还和导师戈尔咨大吵了一架。他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其他人的建议都是别有用心。

与之相反,山林华是一个很“听话”的学生,他的毕业论文选题是和导师商量后决定的,也是导师戈尔咨擅长的方向,所以他能在研究撰写过程中给山华林一些指导。

学生和导师交流

1990年,山林华和卢刚都参加了博士论文答辩。山林华的文章得到了众位专家的一致肯定,不仅答辩通过,还被评为优秀论文,甚至还获得了2500美元奖金。

目光回到卢刚这边,他不仅论文答辩没通过,还被延迟毕业了。

他的文章被专家们指出了很多问题,根本达不到毕业要求。然而,卢刚却觉得这是山林华和导师专家们合伙欺负自己,故意在自己身上找茬,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论文没有问题。

山林华

山林华不仅按时毕业,而且还留在本校继续读博士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卢刚,他年龄比山林华大,还比他毕业迟,还得继续改论文。

怨恨在一点点积累,卢刚内心的魔鬼快要按捺不住了,但他还是“忍着”,因为卢刚要博士毕业,他要成为父母心中的骄傲。

1991年,卢刚再一次参加了博士论文答辩,好在这次他顺利通过了。之后,他想继续留在学校读博士后,但学校方面却拒绝了他。明明是自己能力不够,但卢刚却觉得这是导师等人串通一气故意不让他留校。

山林华、卢刚

为了谋生,卢刚只能到美国各大公司应聘,但很多他中意的岗位都拒绝了他。原因是对方更想招一个实践型人才,而卢刚此前主要从事的是科学研究。

学业、事业都失意,卢刚对外界的怨恨越来越大。恰逢此时正在读博士后的山林华又取得了新成果,卢刚便将矛头指向了他。

买枪杀人

“杀了他们”,心中的魔鬼告诉卢刚要这么做。此时的卢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不仅厌世,还仇视一切人和事。

1991年10月,卢刚开始筹备杀人计划。他制定了一份报复名单,其中包括山林华、导师、系主任、校长等人。他还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了持枪证,并自费购买了两把杀伤力极强的手枪。

手枪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开始等待刺杀时机。在等待的过程中,他把自己的积蓄和一些贵重物品邮寄回国,还给万里之外的家人写了一封信,交代了后事。

11月1日下午,爱荷华大学物理系举办了一场学术研讨会。报复名单中的大多数人都出席了该会议,卢刚等待的时机到了。

他带着两把手枪,若无其事地走进研讨会现场,还特意坐在导师戈尔咨附近。导师看见他了,还以为他是来交流学习的,并没有当一回事。

情景再现

会议开始后,戈尔咨教授率先发言,其他人都在静静地聆听。

就在此时,卢刚猛地站了起来,掏出手枪直接朝着导师头上开了一枪。戈尔咨倒下后,他又朝着对方的脑袋再来一枪,致其当场毙命。紧接着,他又开枪杀了山华林、导师助理。

现场学生被吓得四散而逃,卢刚也随之冲了出去,他要寻找下一个目标。

情景再现

卢刚来到系主任办公室,直接开枪要了对方的命。就这还没完,他又发疯似地跑到校长办公室,准备刺杀校长。

不巧的是,校长当时有事不在,这下可惹怒了卢刚,他看见副校长和一个学生秘书在现场,直接将怒火撒在两人身上。

开枪自杀

至此,卢刚的报复计划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就剩他自己了。

其实在行动之前,他就想好了自己的去留。与其被押送到监狱,过着昏天黑地的生活,他宁愿直接赴死,而且他本来也没打算苟活。

杀完人的卢刚已经彻底成魔了,他仰天狂笑,然后毫不犹豫地举起手枪,朝着自己脑袋开了一枪。

警察赶到现场后,卢刚早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被他袭击的6人中,有5人当场死亡,只有最后杀死的那个学生秘书保住了性命。

救治伤者

卢刚当时没直接打中对方的脑袋,让她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子弹穿过了这位同学的颈椎,她脖子以下的身体部分瘫痪了,此后只能坐在轮椅上。

卢刚死了,他还带走了5个无辜的生命,毁了一个美丽女孩的一辈子。

山林华弟弟得知大哥被杀害后痛哭流涕,他不敢告诉父母哥哥去世的消息,独自到美国给山林华料理后事。山林华的妻子因为丈夫的去世整个人都抑郁了……

案发3天后,爱荷华大学整体停课一天,全体师生为5名死者默哀。

6名死伤者

警察介入此案后,将卢刚行凶前几天从美国寄出的信件、包裹拦截了,他写给家人的遗言也随之公之于众。

卢刚让家人不要给他收尸,不要给他办葬礼,直接让大使馆将尸体就地火化,运一些骨灰回去就行了。

他还表达了对物理研究的失望,后悔没有学一些更加实际的学科,埋怨父母让自己学物理。

卢刚觉得自己努力了这么多年,还是比不上原生家庭好的人,到头来还是穷光蛋。信件全文表达了他对人生的不满……

卢刚写的信

卢刚案的发生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它让我们看到偏激人格背后的可怕之处。

在卢刚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没有人关心他的心理是否健康,只是唯分数论,这导致他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学习机器,必须争优争先,不愿意承认别人优秀。

卢刚是可悲的,他本人其实非常优秀,如果能正确利用自己的长处,必将有一番作为,但他看到的永远是黑暗面,永远看到的是自己身上的不足,最终在心魔的控制下走上了绝路……

关于卢刚案,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77

汧以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