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制度作为中古时期的一个基本政治制度,曾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可历史告诉我们,欧洲的资本主义率先突破封建制度的桎梏开展资产阶级革命,其近代化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为何都历经封建制度,欧洲和日本就比中国更快实现近代化?

放眼东亚,自古以来深受中国影响的日本,也在封建制度的束缚下,先于中国开启明治维新,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欧洲封建制度,自罗马时期以来,一直维持到中世纪末,直到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后,欧洲才走出封建制度。关于欧洲的封建制度,我认为其本身有着适应欧洲历史环境的因素。
而在世界范围内,我个人非常认同冯天瑜先生关于欧洲的封建制度同日本十分接近这一说法。
本文我想谈谈我对欧洲封建制度的一些思考以及欧洲和日本、中国之间的封建制度之对比,以及各自的封建制度对后来的近代化所存在的影响。
首先,关于欧洲的封建制度,其本身就是适应欧洲地中海环境的产物。有人说,罗马时期的欧洲更像中国封建制度下的秦汉。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有其道理。
毕竟罗马时期,欧洲类似于中国有着辽阔的土地,统一的中央权力,以及强有力的军事实力。罗马时期遗留下来的庄园奴隶经济对于后来欧洲的封建制度有很大的影响。

而且,来源于日耳曼人的亲兵制度,首领和亲兵之间的契约关系为后来欧洲的封建契约关系奠定了基础。显然,在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很难长期维持罗马这样的大帝国。
欧洲注定是分崩离析,众多国家林立。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君主们很难有很高的权力。这点和中国大为不同。中国领土广阔,大一统观念自秦汉以来深入人心。
中国的君主权力比欧洲大的多,这也导致在后来近代化的过程中,欧洲所遇到的封建势力远没有中国如此的强大。
中国发展到明清时期,君权达到顶峰。而欧洲封建制度下的君主,其权力本身就较为分散。

欧洲教皇给国王授权
一方面,欧洲的基督教会权力很大,教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凌驾于王权之上,君主的权力被教权所分割。
另一方面,自日耳曼的亲兵制为基础,欧洲的君主与分封下的领主关系微妙。他们的关系不同于中国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欧洲的君主把土地分封给那些公爵,而公爵下还有若干侯爵、伯爵、骑士等。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契约关系,君主相当于领土的所有者,其将领土分封给各个封臣。
这里的关键是土地的所有关系,欧洲的封建制度,无论有没有分封的土地,其名义上都是属于君主的。
也就是说,封臣们是没有土地的所有权的,君主只是把自己的土地分享给这些封臣,让他们在这些土地上开辟自己的庄园和事业,而封臣要做的就是帮助君主守好土地,保护君主。

这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虽然公爵后来可以世袭,但君主随时有权利收回领土,封臣无权将领土随意转让买卖。
这一点在中国情况就很不一样了。
中欧对比下的日本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代表中国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公主。土地名义上归周天子,而实际上,当诸侯受到分封后,这些土地便成为了诸侯的所有。
诸侯有权决定土地的去留,也可以世袭给后代。
以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可以自行打仗,以吞并更多领土,这在欧洲是绝不可能大规模进行的。
而且,在君主与分封者之间的关系上,欧洲更多是一种契约关系,而中国则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为核心,建立起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这导致中国的封建制度下的君主有着较为稳定的权力,不像同时期的欧洲君主。因为诸侯的孩子无论如何,都要尊奉周天子为公主,也要定时朝贡。
而欧洲则出现,臣子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这种现象。欧洲封建制度下的封臣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庄园,自力更生。国王很少过问封臣的经济。
这是因为不同于中国的进贡,欧洲封臣并不用定期向君主进贡,而周天子却要诸侯进贡才能维持。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的封建制度契约关系的存在,使得欧洲那些封建国家较早的出现约束王权的议会。

欧洲早期的封建制度下有议会出现
这些所谓的议会不同于资产阶级,他们大多是封臣们各自联合组织,以共同维护封臣的利益,限制领主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为英国后来的温和过渡有所帮助。
如果说在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封建制度同欧洲相似,我认为日本可以算一个。
不过,欧洲和日本的相似并非是由于互相影响。二者在近代以前几乎并没交集,可以说他们的相似是一种自发性的。是一种巧合。
因为日本自大化改新后,进入封建时代。日本作为岛国也和欧洲一样,难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在封建制度的发展下,君主给予大名们土地,这种土地大名们也不能随意处置,显然同欧洲的采邑有些相似。并且,日本的领主与封臣之间有着强烈的上下级关系,他们严格的遵照契约行事。

日本的天皇依靠这种类似于欧洲的封建制度,让日本分散的情况得到了好转,武士阶层的发展也同欧洲的骑士类似,为后来日本的近代化上,天皇正是有武士的拥护得以将改革强有力的执行。
可以说,日本的封建制度同欧洲非常相似。不过,日本的宗教并没有欧洲强势。
倘若要说,日本的封建制度对日本的近代化有没有好处,我认为还是有的,理由有三。
一是日本这种类似欧洲的封建制度,没有中国的封建势力如此顽固,有利于其接受新的文化好政治,明治维新得以实行。

日本明治维新
二是,日本的封建制度下武士阶层的发展,对后来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维护作用。因为这些武士无条件的服从于主人,在推进近代化的过程中,他们的服从性让改革很快的得以贯彻。
三是,日本的封建制度同欧洲的相似性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其接受欧洲的变革有所帮助,也就是说日本在接触到近代欧洲的情况后,很快的就从欧洲身上找到了自己能够效仿的近代化之路,二者相似的封建制度为后来变革的顺利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总之,欧洲的封建制度,究其历史因素及其发展特点来说,有着自身独特的特性。其本身的种种特性让欧洲和日本的封建势力较中国而言更容易被取代。
此外,彼此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法人伦,地理环境与民族特性,都导致各自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