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来,一整天都无精打采,间歇性懒惰,做好了计划,总是想着还有时间慢慢来,等别人一催,就又开始着急。
又或者呢,太过期待一个结果,会因为害怕失败而焦虑,浪费时间而悔恨,反反复复,内耗不止,最后当你发现真的没时间了,你开始逼迫自己把全部的知识,能量全都用来干这一件事儿。
却发现还是比不过那些从一开始就有所准备的人,如果说你也是这样,那么不要怀疑你已经被拖延症困扰。
你想要改变却找不到方向,建议大家认真看看这篇文字。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拖延症:
1. 拖延症是一种明知道会影响自己做事效果,却仍然自愿推迟既定事项的行为。
2. 拖延症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愿推迟。它是一种我们没有真正思考过却去实践的行为。
拖延症带给我们的代价是什么:
拖延引起压力
由拖延引起的压力在很多方面都对我们的健康不利
(例如:焦虑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
2.拖延延误健康
慢性拖延者会不必要的延误一些健康行为,(比如锻炼、健康饮食和充足睡眠这些小事上面。)
我们的思维为什么会招来拖延这个毒瘤?
1.在短期回报面前低估将来的回报
2.低估做事所需的时间,高估自身能力
3.在比起今天更倾向于明天
4.为保自尊进行自我设限
5.不够理性地考虑任务及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
6.通过改变想法,使之与行为一致来制造快乐
改变策略开始行动,是应对拖延症最有效果的办法。
只要开始行动,你对任务的看法就会改变。
当压力越来越大别考虑太多,开始做吧
开始行动为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拖延症并不仅仅是开始行动的失败。我们在目标追求的不同阶段都会面临许多问题和不必要的耽搁行为。
我们必须准备好处理由挫折和失望所致的情绪变化,必须准备好处理干扰物,克服障碍。
有效的应对策略:减少分心之事、强化执行意图
我们开始渴望意志力
要是我有意志力就好了。
要明白意志力是有效资源,需要有策略的使用
意志力就像肌肉,经常锻炼可以增强自控力。
睡眠和休息有助于恢复自控力。
积极情绪的增加有助于减少自律受损的情况。
执行意图能够增强意志力。
自我约束依赖于可供血糖含量。
性格与拖延症
性格不应该成为借口
1. 学会做预先决策,知道自己面对一种情况会如何反应。这样就不会过分依赖性格或者惯有的反应了。
2. 强化执行意图,尽可能减少或者清除干扰物。避免那些典型的冲动性直接行动的反应。
3. 创建“要做之事”的子任务清单,让你的任务有一定的结构,让自己明白需要采取哪些行动。
告别拖延,从改变开始,记住以下几点是关键。
1. 自我改变是长期的过程
2. 前进两步,后退一步
3. 需要耐心,更要坚持
4. 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5. 别想着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
6. 学会自我宽恕
7. 唯有坚持,才有收获,才能改变
意志坚定是让我们集中于任务的预先决策的一部分,是解决学习拖延的症的重要部分,所以作业必须及时完成。
拖延的本质原因是我们屈从于感觉良好,而意志坚定能让你快速完成每天的事。
只要开始行动,只要能坚持,只要肯去努力。 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功的。一切都还来得及,战胜拖延、懒惰,开始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