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仍有三位猛将激战玄武门,杀李世民两员大将

杨司马说历史 2024-10-22 16:32:07

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

“玄武门之变”作为中国史上一重大历史事件,人们往往只关注到李建成、李元吉在此次权力争斗中的失败,鲜少有人注意到,他们的部下并未因此而停止行动。

纵观这次激战之中,三位将领的忠诚与英勇令人动容,他们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顽强地抵抗着李世民的部队。

李世民的两位得力干将在这场冲突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当此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是何种力量驱使这些将士在主公身亡之后,仍然坚守阵地,浴血奋战?

正文

公元626年二月初,在气势磅礴的长安城太极宫北宫门前,悄然爆发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政变。政变的两位当事者分别是功盖一代的秦王李世民以及身为太子的李建成。

原本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却在这一天走上了相互残杀的道路。这场政变的影响深远,甚至连李世民的弟弟齐王李元吉也被卷入其中。

当天的天空阴沉如墨,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在预示着这场皇权争夺战的残酷无情。

尽管李建成在军事谋略方面颇有建树,然而他在民间的声誉并不高,相较之下,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朝廷中的文武官员,都更加倾向于支持李世民。

而李世民本人,凭借其卓越的战功,早已怀揣着夺取皇位的野心。他对兄长李建成的诸多决策持有异议,对两人之间手足相残的形势感到深深的忧虑。

这场激烈的政治角逐终究从书桌之上延伸至现实世界,曾经情深意笃的两兄弟最终走向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而李建成却严重低估了李世民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以及他个人的才干。

尽管李建成竭力寻求与李元吉的合作,试图在朝廷中孤立李世民,但由于手中无实权,他并未能成功掌控局势。最终,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平息了这场纷争。

这无疑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反而进一步提升了李世民在群臣心目中的地位。

在这场明争暗斗之中,李建成一心想要扳倒李世民,却未曾料到李世民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李世民善于收揽人心,重用贤能之士,为自己打造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李建成企图联合冯氏陷害李世民之时,李世民得以顺利渡过难关。在正面战场上,李世民麾下拥有众多英勇善战的将领,他们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即使面临刺杀太子、背叛国家等重大罪行,仍愿为其承担责任。

无论面对生死关头,亦或是铲除敌手,这些追随李世民的勇士们始终坚定不移。

此外,李世民擅长任用忠诚正直的将领。

在政变后期,那些原本与李世民对立的将领纷纷转投其麾下。可以说,在整个玄武门之变中,无论是前期的布局谋划,还是后期的激烈战斗,李世民均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正如古语所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亦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治理天下的智慧,或者说,作为一个君主,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文治武功,更为关键的是李世民那样的识人用人之术。

正是凭借这种独特的能力,李世民采纳了众多贤良之臣的谏言,从而开创了大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

而即便是强盗,也会有几个忠贞不渝的部下,何况是身为太子的李建成呢?

尽管李建成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傲慢自大、智谋不足的缺点,但他手下依然有三位勇猛无比的将领,在主帅遇害之后,他们毫不畏惧,勇敢地冲向敌军,斩杀李世民两名得力助手!

这三位将领分别是冯立、谢叔方和李安俨。

尽管他们曾经忠实地追随着李建成,然而最终并未能得到善终,然而我们仍需承认,其中的每一位将士皆是抱负重重、奋不顾身作战的勇士。

他们三人的传奇经历,每一段都充满了惊险刺激与引人深思之处。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冯立的命运最为悲惨。

身为冯太后家族成员的冯立,无论在皇帝或者太子面前,都堪称炙手可热的人物。然而,正是这种显赫的身份,使得他陷入了思想和权力的桎梏之中,一生英勇善战,却始终未能辨明哪位是真正的明君。

幸运的是,最终他选择了和谢叔方一同投靠李世民,展现了难得的勇气和决心。

然而相比之下,第三位将领李安俨则显得狡诈复杂得多。当李建成兵败之时,此人表面看似投诚于李世民,表现得忠诚无比。

而事实却是,他犹如一枚定时炸弹一样潜伏在李世民身边,随时伺机要致其于死地以报复旧主。

这三位将领中,唯有谢叔方的人生相对较为平稳,其余两位最终均遭李世民处决,在历史长河中的记述也寥寥无几。

如果单纯从他们的智慧和武艺来看,这样的结局无疑是令人遗憾的。他们本应在大唐盛世的时代里大放异彩,却不幸卷入了皇室内部的争斗漩涡,或是前朝后宫勾结,或是一生未能领悟真理,他们或多或少都误入歧途,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而值得一提的是,类似于冯立这样忠诚不二的将领,并非仅限于李建成麾下,李世民作为皇子,同样拥有众多此类人才。

,在玄武门之战中,李世民身边的诸多猛将纷纷丧命。有的死于阴谋诡计,有的未能幸免于难,李世民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此过程中,必须提及的一位便是尉迟恭。正是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从李元吉手中救回了坠马的李世民。此后,他多次在危急关头拯救李世民于水火之中。

尉迟恭最初并非李世民的部属,而是在平定高阳民乱之际收编的一员偏将,甚至连他的姓名都是由李世民亲自赐予的。

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他有着再造之恩,而他亦心甘情愿地回报李世民的知遇之恩。在唐朝统一初期,无论是面对王世充、徐圆朗等人的叛乱,还是其他各种危机四伏的局势,尉迟恭总是身先士卒,屡建奇功。

直至他离世之际,还荣获了“忠武”的谥号,得以陪葬于昭陵。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他的信任和宠爱程度之深。

在后世,尉迟恭更是与李世民的另一位功臣秦琼共同成为一对门神,深受百姓爱戴。

自古以来,皇室之间的权力争夺往往伴随着兄弟阋墙、骨肉相残的悲剧,像李世民这样仁德宽厚的君主,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他们的结局大多较为美好。

结语

玄武门之变,既是改朝换代的政治斗争,亦是兄弟骨肉相残的悲剧。通过此役,唐太宗李世民篡权称帝,开启了大唐繁荣盛世。

权力之争常伴随惨重代价。在这场激烈角逐中,权欲对亲情、野望对道义,皆付出不可挽回的损失。

2 阅读: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