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资金周转需求让贷款变得常见,却也给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虚假贷款类诈骗频发,骗子常冒充正规贷款平台客服,以低门槛、快速放款为诱饵,设下重重陷阱,让急于贷款的人一步步陷入其中,造成财产损失 。#榆林头条#
一、
案情摘要
2月5日,榆林一男子小帅(化名)报警称:他接到一陌生电话,根据对方指导下载一假冒“还呗”App贷款后,被骗2.5万元。
二、
被骗详情
小帅接到一通自称是“还呗”客服的电话,对方询问他是否有贷款需求。正好小帅近期有贷款打算,便通过微信添加了客服为好友。随后,客服发来一个链接,声称点击下载App即可办理贷款。
小帅下载注册后,填写了个人信息并申请了5万元贷款。平台很快显示贷款审批通过,但当他申请提现时,平台却提示小帅因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导致资金被冻结,需要联系客服经理处理。
小帅按照提示下载了一款名为“畅聊”的App,联系上客服经理后,对方发来一份所谓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声称因小帅个人填写失误,需缴纳2.5万元认证保证金才能解冻提现。为了尽快拿到贷款,小帅向经理提供的账户转账2.5万元。
然而,转账后再次申请提现时,经理却称提现金额与账户金额不符,导致资金二次冻结,需再转账7.5万元解冻后才能提现。此时,小帅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随即报警。
三、
诈骗套路解析
(一)伪装身份骗取信任:诈骗分子冒充正规贷款平台客服,广泛撒网。利用受害人对正规机构的信赖,发送下载链接,引导下载虚假贷款App,为后续诈骗做铺垫。
(二)编造借口设置障碍:当受害人申请提现时,诈骗分子以卡号错误、等常见理由,告知资金被冻结,要求联系指定客服。随后,客服发送伪造的监管文件,以解冻资金为由,要求受害人缴纳保证金,利用文件的权威性增加可信度。
(三)反复设套持续诈骗:受害人缴纳保证金后,诈骗分子又会以各种新问题为由,如提现金额异常、账户存在风险等,称资金再次被冻结,要求继续转账解冻。利用受害人急于拿到贷款的心理,不断制造障碍,持续骗取钱财。
四、
警方提醒
(一)谨慎核实身份信息:接到自称贷款客服的电话,切勿轻信。诈骗分子常伪装成正规金融机构人员,仿冒正规金融机构制作虚假贷款App,切勿下载。下载贷款App一定要通过官方应用商店,对于来路不明的链接和非官方App,不要点击和安装。
(二)时刻警惕资金陷阱:正规金融机构在贷款发放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一旦被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金等,肯定是诈骗。请务必守住钱包,坚决拒绝转账,防止财产遭受损失。
(三)遇到诈骗及时报警:如不幸被骗,一定要第一时间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并立刻拨打110报警,最大限度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