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为“国民奶奶”,
1938年生的她,退休后78岁才走红,
在娱乐圈中是个例外。

作者-韩 编辑-韩
84岁金鸡奖影后拿到手,
还捐出片酬累计600万。
但是自己还住着老破小的房子,每月生活费2000元,
日子简单,女儿还在国外,她图啥?

吴彦姝的起点在山西。
那是1938年,她呱呱坠地,
家里不算多有钱,但也饿不着。
年轻时,她没想过自己会跟演戏这行当扯上啥关系。

二十出头那会儿,1959年,她进了山西话剧院,
算是正式迈进了艺术的门。
刚进去没多久,她就接了个电影活儿,
叫《流水欢歌》,导演是雷镪。

这片子在当时没啥大动静,可对她来说,
算是头一回在大银幕上露脸。
不过拍完之后,她也没多想,
电影这东西对她来说就是个小插曲,
真正让她扎根的,还是话剧院的舞台。
在山西话剧院,她一待就是几十年。

从60年代开始,她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戏,
最拿手的当属《刘胡兰》。
这戏讲的是个革命烈士,
吴彦姝演得特别有劲儿,眼神里全是故事。

那时候,她站在台上,台下掌声响起来,
她就觉得这日子过得值。
听说有回演出完,连人民大会堂都请她去演了好几场,
周恩来总理还亲自接见过她,聊了几句,夸她演得真。
她心里那股高兴劲儿,估计到现在都没散。

慢慢地,她在话剧圈里混出了名堂,
一级演员的头衔也落到了她头上。
白天排戏,晚上演出,忙得脚不沾地,
可她乐在其中,觉得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到了2003年,吴彦姝退休了,
之后照顾老伴儿张一菲,后来他也去世了,
房子里就剩她一人了。
那时她六十多岁的人,按说该歇下来了。

她在山西住了大半辈子,房子是单位分的,
老楼房,墙皮有点黄,窗户关不严,
家具也是几十年前的老物件。
她倒没觉得有啥不好,退休金够花,
日子过得清清静静。

女儿那会儿已经去了加拿大,
1990年代末就走了,后来在那边结了婚,
生了娃,18年过去,早就成了加拿大人。

吴彦姝一个人守着老房子,
偶尔跟以前的话剧院同事聚聚,
聊聊当年在舞台上的日子,喝口茶,
翻翻老照片,时间就这么慢慢流过去。
她不是那种闲不住的人,
可也不是啥都懒得动的主儿。

v退休后,她没啥大追求,
每天就是看看电视,收拾收拾屋子,
冬天冷了就裹个毯子坐在沙发上。
房子不大,东西也不多,可她住着觉得挺舒坦。

女儿隔段时间打个电话,问她过得咋样,
她总说挺好,不用操心。
她没想过搬走,也没想过换个新地方,
觉得这老房子跟了自己大半辈子,
有股熟悉的味儿,住着踏实。

日子平淡了几年,
2011年,女儿看她一个人在山西过得太冷清,
干脆把她接到了北京。
到了首都,吴彦姝也没打算就这么闲着。
她那性格,退休了手艺也没丢,
骨子里还是个闲不下来的人。

女儿给她张罗着联系了些演艺圈的朋友,
本来是想让她随便接点活儿打发时间,
没想到这一接,就接出了后来的大动静。
她开始跑跑龙套,演点小角色,
戏份不多,可她演得认真。

慢慢地,有人发现这老太太不简单,
站在镜头前不慌不忙,眼神里有东西,演啥像啥。
北京的生活节奏比山西快多了,可她适应得挺自然。
刚开始,她也没啥大目标,
就是觉得演戏挺有意思,能动动脑子,
还能跟人打交道。

她住的地方还是老房子,没换,
家具还是那些旧的,可她不讲究这些。
白天去片场,晚上回来煮点饭,
日子过得忙碌又简单。
演着演着,她的戏路子就宽了,
有人开始找她演点稍微重头的角色。

她不挑活儿,大戏小戏都接,
只要觉得有意思就行。
年纪大了,腿脚不如以前利索,可她从不喊累,
导演咋说她就咋做,那股认真劲儿让人没法不服气。
2016年,吴彦姝的事业来了个大转折。
导演薛晓路找她演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的一个奶奶。

这片子挺火,讲的是爱情和生活,吴彦姝演了个配角,
可那几场戏让人忘不掉。
她往那儿一站,话不多,
可每个动作都透着生活味儿。

片子一上映,她的名字就传开了,
还拿了个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因为这次的角色还被人们称为“国民奶奶”。
那年她78岁,别人这岁数早歇了,
她却在片场跑来跑去,忙得跟年轻人似的。

紧接着,2017年,她又演了部电影《搬迁》,
里头是个“马家老太太”的角色。
这戏成了她事业的顶点,演得太到位,
观众看完都说这老太太把生活演活了。
从那以后,她的片约就没断过,
大导演小导演都找她。

她不挑角色,只要剧本有意思,她就点头。
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可她从不偷懒,
拍戏时站几个小时都不带皱眉的。
剧组里的人都服她,说她这岁数还能这么拼,真不简单。
后来,她终于拿下了金鸡奖影后。
这奖可是电影圈的顶尖荣誉,能拿到手的没几个。

她得奖那年,站在台上,头发花白,
笑得挺淡,可谁都能看出来,她心里那股高兴劲儿藏不住。
那一刻,多少人感慨,这老太太退休后才出道,
愣是把一辈子没干成的事干成了。
片酬也跟着涨,听说这些年她赚了600万,
这数字听着挺吓人,可她没留给自己花,全捐了。

她没说捐哪儿了,也没到处嚷嚷,
就是悄悄地把钱给了出去。
有人问她为啥,她就笑笑,
说自己用不着这么多,够吃够喝就行。

她把她的片酬捐出去了,她的生活却一点没变。
她还是住在那老破小的房子里,北京的房价多贵啊,
可她压根没想过换个大地方。
屋里还是那些旧家具,墙皮有点掉,
窗户冬天漏风,冷得要命,可她觉得这样挺自在。
她不爱讲究,衣服也简单,吃的喝的也不挑。

有人劝她换个舒服点的地方,
她就摆摆手,说住惯了,懒得折腾。
女儿在加拿大过得挺好,早就劝她过去一块儿住。
毕竟她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北京跑来跑去,
家里人总归不放心。可吴彦姝不愿意。
她觉得自己还能演,演戏是她后半辈子最大的乐趣。

女儿隔三差五打个电话,
和外孙视频里聊聊天,她就挺满足。
加拿大那边的房子是大别墅,带花园,
可她总说住不惯,觉得还是北京这老房子有味儿。
她喜欢这儿的生活,早上起来煮点粥,
晚上看看剧本,偶尔想念一下远在海外的女儿。

吴彦姝对演戏这事儿,有股子倔劲儿。
84岁的吴彦姝,有次在一档节目中,
她说经常有人问她,家里的人都不管她吗,
年龄这么大了还出来拍戏。

她说,不管多大年龄,人要有事做,才会有好的精气神!
拍戏之余,插花、打篮球都是她的业余爱好。
说真的,像她这个年龄的人,还能打篮球属实不多见。
吴彦姝还透露她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她想开车。
看来她还真是越活越年轻了。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精气神,她的演艺事业也越来越好。

人们常说“岁月不败美人”,
87岁自信、优雅的吴彦姝,
眼里泛着的光芒,总是让人想起这句话。
人不无论什么年龄,都应该有一个年轻的心态,
很多人还年轻就已经老了,很多人老了依旧热爱生活!

信息来源:
1、吴彦姝百度百科
2、|吴彦妹 皱纹 是生活的一部分: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