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中国电池巨头遭美国封禁!

电池小站 2025-03-22 00:19:27

3月1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一致通过编号H.R.1166的《与依赖外国对手电池脱钩法》,禁止国土安全部从六家中国公司购买电池,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能源、亿纬锂能、海辰储能以及国轩高科。

美媒称,中国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的主导地位已经成为与美国地缘政治紧张的最新来源,这个亚洲最大经济体生产了全球约80%的电池和约75%的锂离子电池,使得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不同程度上都必须依赖其中国的合作伙伴。尽管耗资和代价高昂,美国国会仍努力提出政策希望追赶实力,解决长期在电动车电池方面对中国的高度依赖。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示,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和科技问题政治化,中方也将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美锂电产业链博弈升级:技术封锁与反制背后的全球话语权争夺

美国对华电池产业链的多维围堵国防采购禁令先行2023年12月,美国通过议案禁止国防部采购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六家中国电池企业产品。尽管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回应称其业务集中于民用领域,未涉美军合作,但此举标志着美国试图切断中国电池与核心战略部门的关联。关税政策层层加码拜登政府:2024年5月,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从25%提升至100%,锂离子电池关税从7.5%提至25%,并计划2026年对储能电池加征同等税率。特朗普政府:2025年2月,宣布对华所有商品加征10%关税,叠加原有3.4%基础税及储能电池25%《301条款》税,中国锂电池综合税率飙至38.4%;2025年3月再追加10%关税,最终税率达48.4%。企业打压与安全指控全球龙头宁德时代成重点打击对象,其向杜克能源的电池供应被美方以"安全威胁"为由调查,凸显美国遏制中国技术输出的意图。中国反制:技术出口管制精准破局

2025年1月,中国商务部拟将锂电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含磷酸铁锂及磷酸盐技术)、锂/镓等关键矿物加工技术纳入出口限制清单。此举被视为对美国技术脱钩的针对性回应,旨在保护产业链核心优势,强化全球供应链话语权。

产业链博弈的短期冲击与长期隐忧短期窗口与抢出口效应分析指出,美国关税政策或刺激中国企业在2025年加速储能电池出口,缓冲后续限制影响。宁德时代等企业通过技术授权(如与福特合作建厂)迂回布局美国市场。中长期结构性挑战美方困境:行业普遍认为美国已错过构建独立锂电供应链的最佳窗口期,中国占据全球60%锂资源加工和75%电池产能,短期内难以替代。中企风险:尽管中国在矿产、材料、制造环节占据优势,但地缘政治导致的海外市场准入壁垒、技术封锁及本地化合规成本,将长期考验出海企业。博弈本质:绿色工业革命的主导权之争

中美在锂电领域的角力,实质是对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万亿级产业制高点的争夺。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本土补贴"重塑供应链,而中国则以技术管控反制,同时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未来竞争或将延伸至固态电池、钠离子等下一代技术,产业链自主可控与开放合作的平衡成为关键。

0 阅读:0

电池小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