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子女比喻成“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哪个母亲不疼爱儿女呢?但有时候,一旦有了家长的身份,就可能变得不知足。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逼着后代去完成,看上去像是鞭策他们努力;实际上有多少不过是源于自身的虚荣和控制欲呢。一个家庭的悲剧再次提醒我们这个道理。
因单元测试考砸了,初中生被母亲严厉训斥,家长看到遗书才后悔初中阶段看似不起眼,却是学生们“分层”的关键期。有位母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虽然不是“天生学霸”,但比很多人更懂得努力。
(网络图片)成绩上总体看来属于班里的中上层次。看到如此乖巧的女生,亲朋好友不禁羡慕:这大闺女真好。但学生的母亲却更羡慕那些学霸家长,人家的娃怎么那么拔尖呢?
她或许还没意识到,这种心态正是导致严重后果的根源。在月底的单元测试后,女生失落地把成绩单告知她。估计大家也能猜到母亲的反应。
家长在校门口指着女生严厉地训斥说:看你像挺努力的样,学的东西都被你就着饭吃了?说了半天不停,学生实在忍不住含泪请求母亲别再说下去。
但家长听到这话,反而更愤怒了:本来就考砸了,现在连认错悔改的态度都忘了,竟然顶嘴?后面的场景可想而知。最后家长狠狠地甩给学生一记耳光。
女生学会了安静,却用最“安静”的方式回应了家长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你赢了,我把命还你”,家长看到遗书才知道后悔,可惜女儿已经从高楼跃下。
家长对“好学生”的不公平,在于不允许他们犯错不少邻居看到母亲抱着女生,边哭边说着“回来吧,再也不逼着你学习”的话。可惜人生没有后悔药,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受后果。
有些事情与其说是“意外”,不如说早有伏笔,只不过很多家长关心的是成绩而不是学生本人,所以没有及时意识到。
大家可能会发现,那些采用极端方式来反抗家长的,往往都是平时看起来老实懂事、甚至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不知情的人会特别纳闷:平常看着这么好的娃,咋做出这么不负责的事?
可真是学生“不负责”吗?在我们要求学生懂事之前,是否该先看看父母是不是“懂事的家长”呢。对子女严格要求这本来没错,但这位家长的苛刻指数显然过度了。
试问,家长本身在工作中,能做到每月的业绩都拿第一吗?家长上班那么久,都能保证年年升职吗?可是为何有些父母非要学生考得比别人好,就连一次很普通的单元测试也不原谅。
不管家长还是老师,其实很容易进入这样一种状态,就是对“坏学生”宽宏大量,对好学生过于苛刻,不允许他们犯错。
用恰当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很多家长刚好弄错了评论区有网友认为,现在的学生也太脆弱了吧,不就是考砸了被家长骂一顿吗?至于跳下去吗,还是平时挫折不够多。
首先我们应该杜绝一个误区,就是“挫折越多抗压能力越强”。你让一个成年人背30斤东西,和让幼儿园学生背30斤东西,有可比性吗?
人的心智和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提升,挫折过多、每天接受来自家长的批评指责,未必能锻炼出抗打击能力,反而可能早就抑郁和敏感的性格。
其次,增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这方面常被当代人忽视。为啥以前的学生被打完,不久就释怀了。那时他们只要出去找小伙伴“疯玩”,就能释放这种委屈。
或者多接触大自然,出门随便逛逛,心情总比时刻对着试卷强。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希望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好像稍微放松一下就是“浪费时间”。
当然,这也跟外界的内卷指数有关,中考和高考里,进好学校的名额有限。大家都分秒必争,你放松岂不是落后吗?
这就要看家长的格局和眼光了。反过来想,考试考第一名,就真的代表前途无量吗?在现实职场里,学历、情商、背景、性格等很多因素发挥作用。把成绩当成唯一的指望,没必要。
【话题】你觉得该怎样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呢? (图片不代表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