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14个演员谢幕,台下只有6个观众,票钱一共60块钱,大伙怎么分?
如今的“德云社”日进斗金,成为了与“主流”媲美的存在。
谁能想到,郭德纲艰难的岁月里,有一段这样的“不堪”。
在当时那个年代,有个叫孙红雷的小伙子,凭借“霹雳舞”红遍了大江南北,更改了人生的轨迹。
而摆在郭德纲面前,是一片迷茫,看不到前方道路的未来。
事到如今,人人皆知这位相声大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3次入京。
却不知道,在他的背后,有一个老头子。
这个人就是张文顺,德云社的创始人,比侯耀文分量还要重的人。
德云社的的核心人物,郭德纲记在心里一辈子的“恩人、贵人、知己”。
飞黄腾达的郭德纲,承诺要照顾张文顺的子孙,帮侯耀文养闺女,他的承诺兑现了吗?
三个人之间,有着一段什么样不为人知的“情深义重”?
时隔多年再看,张文顺绝对是相声界,不可抹去的辉煌一笔,师承佟大方(这可是与侯宝林比肩的人物)。
出身豪门的他,是北京大栅栏金店的少爷。
在当时那个年代下,这样的出身,让他很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值的一提的是,他从未放弃过梦想。
后来凭借自身的努力,张文顺考上了师专。
另类的他,并没有在专业领域生根发芽,转身他报考了曲艺团。
艺术天赋极高的张文顺,曾曾几时也是班级里的佼佼者,怎奈何命运从未给予他绽放的机会。
张文顺的同班同学李金斗,火的一塌糊涂,而他就像是被遗忘了。
他有一点不好,脾气非常的倔强,是一个执着的人。
无论在什么地方演出,张文顺都秉持着对得起观众的信念。
反观郭德纲,15岁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前往北京追梦。
怎奈何仅仅一年的时间,郭德纲就被退回天津了。
为了追求梦想,他过上了“跑江湖”的日子。
在农村唱戏的时候,郭德纲在舞台上翻跟头,台下的工作人员用笔记录。
如果有人叫“好”,就加5毛钱。
宛如跳梁小丑一般,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相声”。
攒够路费,郭德纲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道路,但仅仅4天的时间,他就灰头土脸回到了天津。
因为没有人哪个相声团体愿意接纳,接连两次的否定,郭德纲伤心不已。
他不明白,自己满腹才华,一心求学为何无人给机会?
不甘心的郭德纲,最终想着为了“孙子”也要待在北京。
为什么这样说?对于他而言在天津娶妻生子,幸福美满的度过一生是一种选择。
但是有一天老了,抱着孙子的时候,用手指着电视机中的相声演员说:“当初爷爷要是去北京,现在肯定比他强”。
这样的情况下,孙子一定会问:“你为啥没去”?
郭德纲心中怀揣着这份信念,第三次进了北京。
他暗暗发誓无论遭遇什么样的苦难,都不走了。
第二年,他遇到了退休的张文顺。
就像是命运的安排,两个对“相声痴迷”的人,在一个小剧场相遇了。
看着舞台上的小胖子,张文顺心中非常的欣慰。
他转身对同行的孟凡贵说:“这小子,日后定能成事”。
在郭德纲的眼睛里,他看到了艺术的热爱,那是骨子里烙印上的赤诚。
回到家里之后,张文顺辗转反侧,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捧红这个相声界的“希望”。
随后,张文顺、李菁、郭德纲创办了“北京文艺德云曲艺研习社”,也就是“德云社”的前半身。
最艰难的岁月里,张文顺赔着钱,默默的支撑郭德纲。
他深信相声有观众、有需求,可能一时见不到“光亮”,事在人为一定会重新得到众人的喜爱。
也是在创办初期,郭德纲刻骨铭心的一幕“出现”了。
台下只有6个观众,舞台上14个谢幕演员,票钱拢共60块钱。
最终是张文顺出钱,给所有人了等值的“酬劳”。
毫不夸张的来讲,郭德纲一路前行的过程中,都是这位老人在为其“保驾护航”。
随着队伍越来越大,人员逐渐的增加,“北京文艺德云曲艺研习社”更名成了“德云社”。
在很多粉丝看来,“德”取自郭德纲,实际上张文顺的子女,在相声这个群体是“德”字辈。
这个“德”字任重道远,时时刻刻惊醒后人,德行要端正方能成大器。
“德云社”初期,日子举步维艰,曹云金、何云伟等人,是第一批拜在郭德纲脚下的人。
指的一提的是,曹云金第一次看到郭德纲的时候,并不是很服气。
直到郭德纲表演了一场《卖布头》,他被震撼到了。
有了徒弟是件好事,但一群人的开销,如何养活这帮人,摆在了郭德纲的面前。
2003年,郭德纲收到了《超级大赢家》真人秀节目的邀请。
急需用钱,也急需要露脸的郭德纲,二话不说就参加了。
节目中有一个环节,需要在全透明的玻璃橱窗中,待上48个小时。
过程中还要和路过的行人互动,一天三顿饭都是泡面,睡觉也在橱窗里面。
郭德纲非常的淡定,他放下了所有的身段,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追梦人打开了知名度。
同年于谦加入了“德云社”,他和郭德纲两个人,参加了“相声大赛”。
贾玲获得了一等奖,于谦和郭德纲凭借《你好北京》斩获了三等奖。
幸运的是,他被侯耀文一眼看中。
得知这个消息,郭德纲喜极而泣,他恨不能翻上几个跟头。
要知道,侯耀文的“橄榄枝”,等同于给了郭德纲“名正言顺的身份”。
之前两次进京,灰溜溜的被退回,就是因为郭德纲“师出无门”,处处被人挤兑。
侯耀文的认可,等同于提升了整个“德云社”的地位,这是雪中送炭的情分。
但是消息传出之后,“主流们”就不乐意了。
可侯耀文很清醒,郭德纲是一个人才,在他的身上,这位相声大师看到了“希望”。
最终三拜九叩,两个人成为了“师徒”关系。
有名有份之后,郭德纲的日子也不好过。
曾经有位艺术家抵制,张文顺非常的气愤,就要和对方理论。
风雨之后见彩虹,郭德纲带领着“德云社”,走到了观众的面前。
凭借《我要幸福》、《我这一辈子》等,逐渐的在相声界站稳了脚跟。
不成想,徐德亮和王文林退出,轰动了整个曲艺界。
张文顺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收回了徐德亮的“德”字。
毕竟德云社火了之后,就会有人心里不平衡,人各有志郭德纲没有强留。
张文顺也给出了声明,直言:“我和郭德纲创立德云社,并非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看到相声重新繁荣”。
徐德亮没多久自立门户,对外声称从未拜张文顺为师。
接受采访的时候,多次对外声称,德云社分钱不均,管理非常的混乱。
郭德纲没有给予理会,而是用心发展事业。
他的事业越来越有起色,张文顺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甚至被查出了食道癌。
2008年的时候,陪伴郭德纲一路前行的老人住院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好兆头,为了不让张文顺孤单,德云社的弟子轮流照顾。
同年张文顺70大寿,郭德纲邀请了不少的名人,前来为恩人祝寿。
他还专门安排了专场,重病缠身的张文顺,戴着氧气最后一次踏上了梦想的舞台。
那是郭德纲一生中,最难忘记的时刻。
张文顺坐在轮椅上,他从未忘记过自己对观众的承诺。
这位相声的守护者,最终昂首阔步,将最好的一面,呈现给了台下的观众。
郭德纲当即决定,将演出的费用,都用于给张文顺治病,如果不够“德云社”继续添。
表演完毕后,张文顺将外孙叫到了身边。
对着郭德纲,他语重心长的说:“以后,郭德纲就是你的爸爸”。
面对恩人的托付,郭德纲没有拒绝,收下了宁云祥,不仅仅是为了报恩,还有将相声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随后张文顺回到了医院,他很开心,尽管嗓音沙哑,但梦想不曾熄灭。
2009年2月22日,相声演员张文顺病逝。
郭德纲带领德云社全体成员为其送行,不少曲艺界的名人,也纷纷到场悼念。
他一直都在灵堂的上首,对悼念的宾客感谢。
最后,郭德纲带着德云社全体成员叩首,这一拜有千言万语。
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这位相声大师许下承诺:“张先生的家人,我们一定会全力帮助,以后也会照顾”。
时隔多年,郭德纲兑现承诺了吗?
德云社的后台,一直都挂着张文顺和侯耀文的遗像。
这两个对“德云社”有恩的人,郭德纲自始至终都没有忘过。
对于张文顺的子孙,郭德纲各种照拂,都安排在了德云社中,担任中层干部,是核心人员。
至于孙云祥,郭德纲早前也在力捧,但并没有泛起太大的水花,目前人在幕后工作。
对于恩师侯耀文的遗孀,这位艺术家也是非常的尽心。
这相声大师去世的时候,因为“遗产分配”惹起了不少的“是非”。
侯耀华在哥哥女儿侯瓒,没有放弃继承权的情况下,鸠占鹊巢宣布继承遗产。
作为侯耀文的徒弟,郭德纲多次发声内涵,声援侯瓒替她出头。
指的一提的是,侯耀文有一套别墅,但并非是全款购买。
这笔债务在其去世后,转到了女儿侯瓒的身上。
面对高昂的费用,她无力承担,最终房子被拍卖。
手头不太宽裕的郭德纲,东拼西凑买了这套房子,给了师傅遗孀一个家。
因为这个举动,侯耀华代替“侯家”做出了一个举动,声称要将郭德纲逐出师门。
是是非非从来都没有中断过,但是郭德纲的“情”和“义”,众人都看在眼里。
公道自在人心,对于两位恩人的承诺,他都做到了。
(完)
原来郭大师把这房买了,还拿给侯耀文媳妇了?
又丑又长的文章!
[笑着哭]某钢和杨师傅闹,就是杨师傅错,跟同行闹,就是同行错,跟徒弟闹,就是徒弟不是东西…反正,不管怎么样,错的都是别人,他就是个完人…
不是说师徒如父子吗?师父牵的债不是徒弟要替还,咋变成了房屋买卖呢?有这样的父子吗?[得瑟]
闹了半天,侯瓒是侯耀文媳妇,难怪郭大师老说侯震是侯家长子长孙,孙越的外公是李文华。
贼不空跑
张文顺的子女是德字辈?德云社养的写手真是越来越次了!
支持老郭[点赞]支持德云社[点赞]
我孙子特喜欢郭德纲
郭 基础硬 自己搞的 这点不服不行
最后,玫瑰园的别墅到了郭德纲的手里,也有可能在王惠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