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慈心三昧?即排除一切杂念、远离怨恨和仇恨,专致于慈悲心,专心观想一切众生普遍蒙受喜乐。三昧是正定之义,慈心三昧,简单来说,就是慈心正定,是大乘菩萨修慈悲行的基础。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大慈悲心。这种慈悲不依赖于境界,而是自性而生.
在所有菩萨当中,有两位大菩萨的慈悲修养最为突出。一个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另一个是弥勒菩萨。因为他慈悲心很广大,所以人称“慈氏菩萨”。
而作为一个初学慈心三昧的人,他没有办法一开始就做到不依境界而起慈心。反而是要依境界而激发慈悲之心,这就是佛经里面,佛教初学菩萨应当观众生苦而起慈悲心,这是初学者的功夫。
按照种功夫修到慈心无处不在的时候,就要更进一步修无漏慈悲心。这种无漏悲心,不依众生为境界,他是自性当中自然而然,而生出的一种悲天悯人的心态
到这时候心无所依,心无所住,才能进入慈心三昧。这是从有漏慈提升到无漏慈的境界,他是依有漏慈心为基础,同情一切,怜悯众生。
不但对三恶道的众生心生怜悯,就连二十八天的天人他也同情怜悯。因为他知道,天人福报再大,无论生命有多长,最终都会在五衰之前衰败,会堕落转世。
当一个人修行慈心,能做到慈心周三界,遍六道的时候。说明他所修的有漏慈心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时候就应当依《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来修行无漏慈心三昧。
怜悯一切众生,但不要苦于众生。虽然众生皆有。而不是被众生所累。因为他的心无处可住。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53-145280的大白伞盖佛母唐卡: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玫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