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细雨之间,有一种淡淡的欢愉,那是人间真正的味道。它或许不浓烈,但却足以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这种欢愉,是经历沧桑后的一种领悟,是走过风雨后的一种心境。
人生如一场修行,我们在其中寻觅着自我,也在这过程中饱尝了世间的酸甜苦辣。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坚韧的内心,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简单而纯粹的时光。
诗词,是心灵的寄托,是情感的流露。它们以柔美的笔触,描绘了生活的点滴,也记录了我们对人生的感悟。在这七首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每一首诗,都是一段人生旅程的缩影。它们诉说着过去的沧桑,也展望着未来的美好。在这些文字里,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影子。
当我们品味这些诗词时,或许会有一种共鸣在心底泛起。那是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未改变。这些诗词,正是对这种向往和追求的最好诠释。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七首诗词的世界,去感受那份人间的清欢,去寻找那份内心的宁静。在这里,我们将发现生活的真谛,也将找到人生的意义。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同僚钱穆父被调离京城,苏轼为他饯行,并留诗赠别。
一别就是三年。其间,钱穆父在京城与吴越之间漂泊不定,生活艰苦,如今又要远赴瀛洲。途经杭州时,苏轼特意与他相会,以作送别
尽管他们脸上布满岁月的沧桑,写尽疲惫,但是他们的友情一如当初。
苏轼不愿卷入党争之中,所以自请在外为官,远离京城,保持淡泊的心境,坚守内心的净土,到杭州造福百姓。
如今与钱穆父重逢,他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分别是凄苦的。想到故友即将离开,苏轼心里十分难受。
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才会重逢,甚至可能再无重逢之日,他怎能不难过呢?
送行时,那淡淡的月色、微茫的云色,都增添了几分哀愁,就连陪酒的歌伎也唱出阵阵凄婉的声音。最后,他发出感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一生游宦多地,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对他来说,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每个人都是旅途中的匆匆过客,走了又停,停了又走。
人生乃是一场漂泊的旅程,在此间,你如过客匆匆掠过我的生命,我亦如行云流水般路过你的世界。而后,彼此各自启航,在修行的道路上寻求真理与智慧,各自奋勇向前,于世间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与诗篇。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汉·佚名《生年不满百》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无名氏所作五言诗的总称,他们对昼夜更替,季节变幻,生命流逝的无奈进一步又产生了人生无常之感。
一个人活在世上通常不满百岁,心中却老是记挂着千万年后的忧愁,这是何苦呢?既然老是埋怨白天是如此短暂,黑夜是如此漫长,那么何不拿着烛火,日夜不停地欢乐游玩呢?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才对啊!何必总要等到来年呢?整天不快乐的人,只想为子孙积攒财富的人,就显得格外愚蠢,不肖子孙也只会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像王子乔那样成仙的人,恐怕难以再等到吧!
在这个浩渺的舞台上,你自己才是主角,无须在意观众的多少。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年华如何老去,你都要活出自我,熠熠生辉。
人生苦短,如同一场短暂的烟火,及时行乐,才不辜负这转瞬即逝的美好。
勇敢地去追求,去热爱,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这才是你应该演绎的剧本,也是你应该绽放的光芒。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一生生活不幸,他结婚九年后便丧妻,仕途坎坷,对他感打击很大。
因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于805年从监察御史贬为朗州司马;
十年后返京,再出为连州刺史;六年后转夔州刺史;三年后转和州刺史;二年后离官还京。也就在这时,一次相遇使他与同年出生的诗人白居易交上了朋友
826年,他从和州返回洛阳,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人在扬州相逢共饮。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诗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23年,颇为刘禹锡抱不平,也为自己的类似经历而叹息。
对于白居易的安慰和委婉的赞扬,刘禹锡便写了此诗来酬答他,表达不为自己的厄运悲伤,而能为他人成功而喜,对于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表现出了十分豁达的胸怀。
我就像将要沉没的破船,身旁却有千百只帆船急速驶过;又像一株枯病的树,前面却有万木逢春,欣欣向荣。
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挑战和勇敢意志的那天。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人生聚散无常,离合悲欢是舞台上上演不衰的永恒节目。在人的一生中,谁也难保不在这节目中扮演着某一角色。
创造,从中获得一种韵味绵长的审美情趣。
国家和社会的动乱,是人生颠沛、亲朋离散的主要根源。诗人和他的表弟十年离散一朝邂逅的悲喜剧正是由那个时代所一手导演的。
“十年离乱”的“乱”是指发生了天宝十四年(755年)历时八载的安史之乱以及随后发生的吐蕃对我们的连年侵扰、各地藩镇的不断叛乱。
动乱前,诗人和他的表单思都是本活世事的七、八岁的儿童,一场动乱,使他们各奔西东,黄对心,音信杳无,如今各自都成了饱经忧患、阅尽沧桑的成年人了。
离乱后的一别十年,成年后的一夕相逢,时间、空间的久远癸离,儿童、成年之间的生理巨变,战争的艰难岁月在人们内心和外形上刻下的不一样的形象。
忧国伤时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沉感慨隐括而出成了“沧海桑田”并和“十年离乱”相呼应;
相认之后相谈甚欢,谈兴很浓,要说的话滔滔不绝,时间不知不觉地逝,待到传来寺院的杳杳暮钟声,知已是黄昏。
天色向晚,才从相逢的欢快中想起明日又将匆匆分手,表弟又要登程远去巴陵
匆匆相逢匆匆相别的时间是令人伤感的秋天,又以山重水复表示别后天各一方,路途遥远,相会无由,上次一别,整整十年,此次分离,相会何日?
人生苦短,离怀苦多,无限惆怅,不尽伤感,尽藏在“秋山又几重”的水墨画面之中。
人生,就是不断的分别与重逢,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如此坚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蒋捷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过的是灯红酒绿的贵族公子生活。后来由于父母相继去世,家境每况愈下,他最后虽没有到饥寒交迫的地步,却很难维持当日的荣华了。
蒋捷只能刻苦攻读,在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考中了进士。
然而当时的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元兵的入侵使老百姓无半日安宁。兵荒马乱中,蒋捷也被迫经常随着逃难的人群四处流浪。
这天晚上,蒋捷投宿在一座寺庙中。他和衣躺在床上,窗外的雨敲打着窗棂,一夜未停。
整整一夜都听到雨声点点滴滴地打在阶前,仿佛在诉说些什么往事一般。
少年时,五花马,千金裘,行乐歌楼酒舍,不知愁为何物,红烛灯前的锦罗帐中,耳畔萧萧不断的春雨,犹如丝竹之音令人陶醉。我在歌楼上烛光昏红的罗帐中听淅沥雨声,就觉浪漫。
到了中年,元兵长驱直入,中原大地狼烟滚滚,他慌忙乘舟而逃,萧萧秋雨中,只见云低江阔,一阵阵秋风中北雁南飞,声声凄厉,催人肝肠。
独自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而行,常常东奔西跑,漂流四方,恰如孤苦无依的孤雁。
我在客船上听着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音,江水辽阔,云层低垂,雨声中还夹杂着几声孤雁划破西风的凄凉叫声呢!此时听雨孤独悲凉。
老年时期,风雨飘摇,江山易主,蒋捷已是两鬓斑白,悲欢无情,万念俱灰,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回首前尘往事。
从少到老,一事无成,一生怀恨,僧庐听雨,心中埋着的却是大悲苦。
在南宋灭亡之际,蒋捷描述了从少年歌楼、中年客舟到暮年僧庐的听雨心声,三个时期的三种心境,一生的悲欢离合与忧患离索,见证了历史的悲欢离合和岁月流逝。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宋·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冬天的早晨,落下了一阵细雨,轻风吹过,令人感到阵阵寒意。
首词写于十二月二十四日,正值深冬时节,此时的风应该十分寒冷,但苏轼却用“作晓寒”表现出一种毫不在乎的姿态,显然是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以至于寒风吹来也不觉得冷。
只见淡淡的烟雾渐渐散开,滩边那片稀疏的杨柳,在初晴后的阳光下显得更加娇媚。他的心情顿时大好,其喜悦的心声通过“媚”字传递出来。
苏轼由眼前的淮水想到了位于淮水上游的洛涧,那里的水是碧绿的、清澈的,可汇入淮水之后就变得一片苍茫,仿佛没有边际。
一杯乳白色的好茶,一盘新鲜的春蔬,足以表现他内心的喜悦和欢畅。
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正是他所向往的,因而他感叹:“人间有味是清欢。”人世间最美好的味道还是那清淡的欢愉,这顿时显露出他内心的高雅之情与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
面对美好的景色,他是喜悦的,内心的欢愉从词意中溢了出来,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此时的他已清楚,自己将被宋神宗起用,他盼望多年的时刻终于要到来了。
人生中,很多时候,不是东西好吃,而是心态平和,心情在作怪。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据说一年崔护进京应试而落第,于清明节独游长安城南,见一村舍绿树环绕,桃花盛开,寂若无人。
因口渴叩门求饮,一女子开门送水,姑娘倚桃伫立,风姿娟秀,绰有余妍,两目流盼。看着眼前的书生,她含情脉脉、似有话要说,但欲言又止。
崔护饮水后对此女子暗生情愫,可是因自己落第不中,心中总是缺少点勇气,故而离庄而去。
第二年清明,崔护重游故地,心有所期。心心念念的他,望能再见丽人。然而风景依旧,桃花照样盛开,烂漫如火。而门户却紧锁着,人迹杳然。
于是崔护不胜怅惘,题此诗于门壁而归。
人世间每天的事物,不断地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所谓“岁岁年年人不同”;而事物却生生不已,“年年岁岁花相似”。“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一句句的诗句,无不提醒我们抱紧眼前人。
千年已过,岁月蒙霜,青春早已凋零,芳华早已谢尽,可怜的少男少女们,遇到合适的那个人, 你还要等待多久?
一段感情,不要在你最想珍惜的时候,那个人已经散落在人海,这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错过也就是错过了,我们也要学会自宽自慰,也许正是因为有了遗憾才显得它的美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